«同步解析与测评»地理7上㊀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㊀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㊀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麦哲伦船队㊀球体
2.平均半径㊀约4万千米㊀表面积3.(1)7.3ˑ1010㊀(2)2ˑ106
[知识点二]
1.地球㊀比例
2.地球的面貌㊀特征㊀分布
3.地轴㊀北极㊀经线㊀纬线㊀南极
ʌ增效作业ɔ
1.D㊀2.C㊀3.B㊀4.B㊀5.A㊀6.D㊀7.D㊀8.C㊀9.A㊀10.C 11.(1)活动范围狭小㊀(2)球体㊀(3)地球卫星照片等. (合理即可)
ʌ核心地图ɔ
1.(1)6371千米㊀(2)约4万千米
(3)约5.1亿平方千米
2.标注略.
第2课时㊀纬线和纬度㊀经线和经度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1)画图略.㊀(2)①大圆圈㊀②赤道
(3)①圆㊀②不等㊀赤道㊀一点㊀③东西㊀④平行2.(1)赤道㊀北纬㊀N㊀南纬㊀S㊀90ʎ
(2)低纬度㊀中纬度㊀高纬度
(3)绘图略.
3.赤道
[知识点二]
1.(1)绘图略.㊀(2)南北两极㊀纬线
(3)半圆㊀相等㊀南北㊀南北极点
2.本初子午线㊀东经㊀E㊀西经㊀W㊀180ʎ经线3.20ʎW与160ʎE
ʌ增效作业ɔ
1.B㊀2.D㊀3.C㊀4.B㊀5.D㊀6.B㊀7.A㊀8.D㊀9.A㊀10.A 11.D㊀12.A
13.(1)填图略.㊀(2)甲:正确.赤道既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㊀乙:不正确.因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ʎW与160ʎE组成的经线圈,故西经小于20ʎ和东经小于160ʎ的范围为东半球,东经大于160ʎ和西经大于20ʎ的范围为西半球.㊀(3)方向发生改变.飞机沿经线向北飞,到达北极点后沿同一经线圈继续飞,方向变为向南,到达南极点后再沿同一经线圈飞又变为向北飞.
ʌ核心地图ɔ
略.
第3课时㊀利用经纬网定位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70ʎN,30ʎE㊀40ʎN,30ʎW㊀10ʎN,30ʎE
2.A㊁C㊀A㊁B㊁C㊀3.B
[知识点二]
1.正北㊀2.东南㊀3.西北
ʌ增效作业ɔ
1.A㊀2.C㊀3.A㊀4.B㊀5.B㊀6.A㊀7.D㊀8.C㊀9.C
10.(1)②㊀③㊀⑤㊀(2)画图略.西北㊀(3)不对.因为该船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方,而台风中心正在向西北方向移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线的指示方向.要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来辨别方向.
画台风中心移动路线图时,注意标上箭头.
ʌ核心地图ɔ
填图略.㊀(1)40ʎN,60ʎE㊀北㊀正西㊀东北(2)40ʎS,0ʎ㊀东㊀西南㊀正南
第二节㊀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㊀地球的自转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地轴
2.自西向东㊀绘图略.
3.24小时㊀一天
4.昼夜更替㊀时间差异
5.白昼㊀黑夜㊀晨昏线
[知识点二]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3.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区的时间比西边地区的时间要早一些
4.由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在随着地球的自转不停地转.但以地球为参照物,我们感觉不到自身的这一运动,只有运用地球以外的星斗作为参照物才能知道自身的这一运动
ʌ增效作业ɔ
1.C㊀2.B㊀3.B㊀4.D㊀5.C㊀6.A㊀7.B 8.(1)A㊀B㊀(2)180㊀12㊀(3)D
ʌ核心地图ɔ
略.
第2课时㊀地球的公转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太阳
2.自西向东
3.一年㊀
4.倾斜㊀空间指向
[知识点二]
1.季节的变化
2.夏至㊀6月22日㊀北回归线㊀较多㊀夏季㊀冬至12月22日㊀南回归线㊀较少㊀冬季
3.秋分㊀春分㊀赤道㊀昼夜等长㊀秋季㊀春季4.相反
[知识点三]
1.太阳光热㊀北寒带㊀北温带㊀热带㊀南温带㊀南寒带2.北极圈㊀66.5ʎN㊀北温带㊀北寒带
3.南回归线㊀23.5ʎS㊀南温带㊀热带
4.热带㊀终年炎热
5.北温带㊀少㊀多㊀四季变化
6.南寒带㊀终年寒冷
ʌ增效作业ɔ
1.B㊀2.A㊀3.C㊀4.C㊀5.C㊀6.A㊀7.B㊀8.D㊀9.A
10.(1)23.5ʎN㊀夏至㊀(2)夏㊀冬㊀(3)B>A>C (4)赤道(或0ʎ纬线)㊀12㊀(5)D
ʌ核心地图ɔ
1.画图略.
2.(1)夏至㊀6月22日前后㊀太阳直射北回归线㊀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㊀(2)秋分㊀9月23日前后㊀太阳直射赤道㊀全球昼夜平分㊀(3)冬至㊀12月22日前后㊀太阳直射南回归线㊀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4)春分㊀3月21日前后㊀太阳直射赤道㊀全球昼夜平分
第三节㊀地图的阅读
第1课时㊀学会阅读地图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略.
2.(1)图上距离㊀实地距离㊀(2)图上距离㊀实地距离(3)①数字㊀②线段㊀③文字
3.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上北下南㊀北方㊀南北方向东西方向㊀西南㊀西南㊀西南
4.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居民点㊀铁路㊀洲界㊀山峰㊀国界㊀时令河㊁时令湖㊀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界㊀常年河㊁湖
[知识点二]
1.正东㊀西北㊀2.100米
3.自西南向东北㊀4.西北
ʌ增效作业ɔ
1.B㊀2.B㊀3.B㊀4.B㊀5.C㊀6.C㊀7.B㊀8.B㊀9.B㊀10.A 11.(1)小明家位于火车站的正西方向,小畅家位于火车站的正东方向,小佳家位于火车站的正南方向.(合理即可)㊀(2)南北㊀东北㊀(3)a㊀(4)42(ʃ1)分钟12.(1)比例尺大小不同㊀比例尺大㊀(2)略.
ʌ核心地图ɔ
略.
第2课时㊀选择适用的地图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1)导游图㊀(2)交通图㊀(3)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2.(1)大㊀小㊀(2)简略㊀详细㊀(3)小㊀大
[知识点二]
1.卫星影像ʌ增效作业ɔ
1.B㊀2.D㊀3.A㊀4.B㊀5.B㊀6.A㊀7.A 8.(1)②㊀大㊀简略㊀(2)西北㊀西南
ʌ核心地图ɔ
画图略.㊀东北㊀西南㊀60(50~70均可)
第四节㊀地形图的判读
第1课时㊀等高线地形图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海平面
2.另一个地点
3.3000米㊀1000米㊀2000米
[知识点二]
1.海拔
2.高差㊀50
3.①山峰㊀降低㊀②山脊㊀低处㊀③山谷㊀高处
④陡崖㊀重叠
4.容易㊀稀疏㊀缓
5.深度㊀深浅㊀坡度
[知识点三]
(1)③㊀(2)②㊀(3)①
ʌ增效作业ɔ
1.C㊀2.D㊀3.A㊀4.D㊀5.C㊀6.D㊀7.B㊀8.C 9.(1)N㊀(2)N㊀(3)N㊀(4)Y㊀(5)Y㊀(6)N
10.(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㊀(2)山峰㊀山脊(3)2.5㊀(4)400㊀350㊀(5)东北㊀(6)C㊀自西南向东北
11.(1)③㊀(2)正西㊀(3)1500
ʌ核心地图ɔ
1.画图略.
2.(1)山峰㊀450~500㊀(2)⑤㊀(3)山脊㊀(4)陡崖(5)山谷㊀由西北流向东南
第2课时㊀分层设地形图㊀地形剖面图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高度㊀深度
2.(1)标注略.㊀(2)200㊀宽广平坦㊀500㊀500㊀山峰耸立㊀500㊀四周高,中间低
[知识点二]
1.等高线地形图㊀地形垂直剖面
2.起伏㊀陡缓
ʌ增效作业ɔ
1.C㊀2.C㊀3.B㊀4.C㊀5.B㊀6.D㊀7.C㊀8.C 9.(1)平原㊀高原㊀内部地势平坦㊀海拔不同,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一般在500米以上,且高原外围坡度较陡
(2)山地㊀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㊁陡峭的山坡㊀(3)盆地㊀四周高,中间低
ʌ核心地图ɔ
略.
章末复习课
ʌ学考体验ɔ
1.B㊀2.B㊀3.D㊀4.B㊀5.D㊀6.A㊀7.C㊀8.A㊀9.B㊀10.C 11.D
12.(1)太阳㊀一年㊀(2)赤道㊀春分㊀(3)长
13.(1)B㊀A㊀自西向东㊀(2)658
第二章㊀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㊀大洲和大洋
第1课时㊀地球?水球?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海洋㊀陆地㊀标注略.
2.海洋㊀陆地㊀海洋㊀陆地
3.因为古代科技落后,人们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而且自古以来人类就居住在陆地上.
[知识点二]
1.(1)从左到右:南半球㊀北半球㊀(2)北半球㊀南半球(3)陆地㊀海洋
2.(1)从左到右:西半球㊀东半球㊀(2)东半球㊀西半球3.(1)从左到右:水半球㊀陆半球㊀(2)水半球㊀陆半球ʌ增效作业ɔ
1.D㊀2.B㊀3.B㊀4.D㊀5.A㊀6.C㊀
7.地球是蓝的球体.因为地球表面主要以海洋为主,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的星球.
ʌ核心地图ɔ
1㊁2略.
3.(1)北㊀(2)东㊀(3)大㊀七分㊀三分
第2课时㊀七大洲和四大洋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大陆㊀岛屿㊀半岛㊀大陆㊀岛屿2.(1)亚洲㊀非洲㊀北美洲㊀南美洲㊀南极洲㊀欧洲㊀大洋洲㊀(2)南美洲㊁非洲㊁亚洲和大洋洲
[知识点二]
1.大洋㊀海㊀半岛㊀岛屿㊀海峡2.(1)太平洋㊀大西洋㊀印度洋㊀北冰洋㊀(2)太平洋㊀北冰洋㊀(3)北冰洋
ʌ增效作业ɔ
1.C㊀2.D㊀3.C㊀4.D㊀5.C㊀6.B㊀7.D㊀8.B㊀9.D㊀
10.D
11.(1)欧洲㊀南极洲㊀大洋洲
(2)巴拿马运河㊀北美洲㊀南美洲㊀苏伊士运河㊀亚
洲㊀非洲
(3)亚欧㊀④⑥
(4)太平洋㊀印度洋㊀大西洋㊀北冰洋㊀B㊀D (5)四㊀D
ʌ核心地图ɔ
略.
第二节㊀海陆的变迁
第1课时㊀沧海桑田㊀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①海洋㊀地壳变动㊀陆地㊀②陆地㊀海平面上升㊀海洋㊀③海洋㊀陆地
2.地壳变动㊀海平面升降3.陆地㊀陆地㊀海洋
[知识点二]
1.魏格纳㊀大陆漂移说
2.七大洲㊀四大洋
3.(1)轮廓
(2)古老地层
(3)生物
ʌ增效作业ɔ
1.C㊀2.B㊀3.B㊀4.C㊀5.B㊀6.D㊀7.C㊀8.A㊀
9.这是大陆漂移的结果.原来南极洲大陆可能位于较低的纬度位置,气候温暖湿润,高等植物茂密,后来,南极洲大陆向南慢慢漂移至现在的高纬度位置.
ʌ核心地图ɔ
1㊁2略.
3.(1)大陆漂移说㊀古老地层㊀生物
(2)海洋㊀地壳变动㊀陆地㊀海陆变迁
第2课时㊀板块的运动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亚欧板块㊀印度洋板块㊀太平洋板块㊀非洲板块㊀美洲板块㊀南极洲板块
2.(1)板块㊀六
(2)运动㊀稳定㊀活跃
(3)板块交界的地带㊀环太平洋㊀地中海 喜马拉雅3.太平洋板块
[知识点二]
1.(1)略.㊀(2)裂谷带㊀扩大㊀红海2.(1)略.㊀(2)缩小㊀地中海㊀阿尔卑斯-喜马拉雅㊀科迪勒拉
ʌ增效作业ɔ
1.B㊀2.B㊀3.B㊀4.D㊀5.D㊀6.A㊀7.D㊀8.B 9.(1)亚欧板块㊀非洲板块㊀印度洋板块㊀太平洋板块㊀美洲板块㊀南极洲板块
(2)板块交界㊀环太平洋㊀地中海 喜马拉雅(3)A㊀C
(4)标注略.太平洋㊀美洲㊀南极洲
(5)喜马拉雅㊀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㊁挤压,导致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
ʌ核心地图ɔ
略.
章末复习课
ʌ学考体验ɔ
1.A㊀2.C㊀3.A㊀4.C㊀5.B㊀6.B㊀7.A㊀8.D㊀9.A㊀10.(1)(0ʎ,20ʎW)
(2)南美洲㊀大洋洲㊀南极洲㊀印度洋㊀太平洋㊀
北冰洋
(3)亚欧㊀挤压
第三章㊀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㊀多变的天气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短时间㊀变化㊀多年㊀不大㊀阴晴㊀风雨㊀四季如春㊀大气
2.(1)交通㊀(2)农业㊀(3)人们日常生活㊀(4)军事[知识点二]
1.海洋㊀陆地㊀云区.云的颜越白,表示云层越厚2.(1)①多云㊀②阴㊀③中雨㊀④暴雨㊀⑤冰雹㊀⑥中雪㊀⑦雷阵雨㊀⑧雾
(2)晴转多云㊀小雨转大雨
3.(1)大雨转暴雨天气的城市为石家庄,标注略. (2)中雨转多云,最低气温25ħ,最高气温27ħ㊀多云,最低气温14ħ,最高气温26ħ㊀雷阵雨,最低气温22ħ,最高气温26ħ
4.从最上方按顺时针:北风㊀6㊀东㊀西南㊀西北[知识点三]
1.污染物㊀空气质量指数
2.优㊀51~100㊀轻度污染㊀151~200㊀重度污染
251~300㊀严重污染
3.汽车尾气㊀焚烧秸秆
ʌ增效作业ɔ
1.B㊀2.A㊀3.B㊀4.B㊀5.C㊀6.C㊀7.B㊀8.D㊀9.C
10.D
11.(1)-7㊀(2)7月21日㊀(3)B㊀(4)绿㊀(5)D
12.(1)居民区㊀(2)化工厂㊁火电厂㊁汽车尾气㊀(3)A ʌ核心地图ɔ
略.
第二节㊀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㊀气温的变化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太平洋汽车模型1.大气
2.(1)日最高气温㊀(2)温度计㊀(3)8时㊀20时3.(1)8㊀14㊀20㊀2㊀7㊀15㊀12㊀4㊀(2)平均数㊀9.5ħ4.每天的平均气温
5.(1)各月的平均气温㊀(2)20.3
[知识点二]
1.午后2时㊀日出前后㊀气温日较差
2.7㊀8㊀1㊀2㊀1㊀2㊀7㊀8㊀气温年较差3.(1)北㊀7月㊀1月㊀(2)A㊀热㊀(3)B㊀温(4)C㊀寒
ʌ增效作业ɔ
1.C㊀2.D㊀3.A㊀4.C㊀5.B㊀6.C㊀7.D㊀8.B㊀9.D
10.(1)24㊀7㊀-22㊀1㊀46
(2)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 (3)A㊀(4)D㊀(5)C
ʌ核心图表ɔ
略.
第2课时㊀气温的分布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相等㊀2.低温㊀山峰㊀3.大㊀陡㊀4.小㊀缓
[知识点二]
1.(1)南㊁北回归线之间㊀南㊁北极圈以内㊀低纬向高纬递减
(2)高于㊀高于㊀(3)降低㊀0.6ħ2.(1)密集㊀大㊀稀疏㊀小㊀(2)大㊀海洋(3)向北凸出㊀向北凸出ʌ增效作业ɔ
1.D㊀2.D㊀3.B㊀4.A㊀5.C㊀6.A㊀7.B㊀8.A㊀9.B
10.B
11.(1)4㊀20~24㊀(2)小㊀C处等温线比B处稀疏㊀(3)C
12.(1)20ħ㊀-10ħ㊀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㊀(2)A (3)陆地㊀海洋
(4)南回归线㊀非㊀大洋㊀南美(位置可互调) (5)C㊀B㊀A
ʌ核心地图ɔ
(1)描图略.㊀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地势高,气温低
(3)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4)纬度位置㊀地形㊀海陆位置㊀纬度位置
第三节㊀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㊀降水的变化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属于降水,连线略.㊀降雨2.(1)降水量柱状
(2)月份㊀降水量㊀季节
(3)①A㊀E㊀②差异很大㊀夏㊀8㊀③差异较大㊀冬㊀7㊀④比较均匀
[知识点二]
1.12㊀月份㊀2.最大㊀最小㊀3.高度
ʌ增效作业ɔ
1.D㊀2.B㊀3.A㊀4.B㊀5.B㊀6.D㊀7.C㊀8.A㊀9.C
10.(1)7㊀北㊀(2)高㊀低㊀0㊀(3)冬㊀夏
ʌ核心图表ɔ
画图略.㊀夏季多雨
第2课时㊀降水的分布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
1.500㊀500㊀等降水量线
2.(1)描图略.㊀2000㊀200㊀多㊀少
(2)描图略.㊀200㊀1000㊀降水少㊀降水多(3)500~1000㊀200㊀多㊀少
(4)多㊀多㊀少
ʌ增效作业ɔ
1.B㊀2.D㊀3.B㊀4.D㊀5.C㊀6.D㊀7.C㊀8.B㊀9.D
10.卞卡的家乡位于A地,汤姆的家乡位于D地,达尼的家乡位于F地,强强的家乡位于B地,尤可的家乡位于E地,哈姆的家乡位于C地.
ʌ核心地图ɔ
描图略.㊀(1)少㊀(2)多㊀(3)少㊀(4)多㊀(5)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㊀(6)两极地区降水少
第四节㊀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㊀气候的地区差异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气温㊀降水
2.(1)-4㊀26㊀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2)150㊀无降水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3)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知识点二]
1.热带雨林气候㊀热带季风气候㊀地中海气候㊀温带海洋性气候
2.(1)赤道附近㊀热带草原㊀南㊁北回归线附近㊀中南㊀印度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㊀30ʎ~40ʎ大陆西岸(3)40ʎ~60ʎ的大陆西岸㊀温带落叶阔叶林㊀中纬度内陆地区㊀(4)南㊁北极圈以内
ʌ增效作业ɔ
1.D㊀2.A㊀3.A㊀4.B㊀5.B㊀6.D㊀7.B㊀8.C㊀9.D
10.B㊀11.C
12.(1)大西㊀欧㊀苏伊士㊀撒哈拉㊀(2)甲地㊀(3)甲地:全年高温多雨;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任选其一即可)
ʌ核心地图ɔ
略.
第2课时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㊀㊀㊀气候与人类活动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纬度位置㊀海陆位置㊀地形
2.(1)A连西安,B连东京,C连南极地区,D连赤道附近.连线略.㊀(2)A㊀B㊀(3)多㊀高㊀少㊀低㊀多㊀少㊀小㊀大㊀多㊀少㊀低㊀高㊀多雨㊀少雨
[知识点二]
1.(1)日常生活㊀(2)农业生产㊀(3)灾害2.(1)植树造林㊀过度砍伐㊀(2)变暖
ʌ增效作业ɔ
1.D㊀2.C㊀3.B㊀4.D㊀5.A㊀6.B㊀7.D㊀8.B㊀9.A
10.A
11.(1)B㊀多㊀C㊀少㊀(2)地形㊀地形㊀(3)0.6㊀2ħ12.上方竖排自上而下:A㊁B㊁E.
下方横排从右到左:D㊁C㊁F.
ʌ核心图表ɔ
画图略.温带海洋性㊀全年温和湿润㊀欧㊀西
章末复习课
ʌ学考体验ɔ
1.D㊀解析: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选项A㊁B㊁C时间跨度上相对较长.
2.A㊀解析:选项B㊁C㊁D提到的事例,增加了细微颗粒物的排放,不利于治理雾霾天气.
3.B㊀4.B㊀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5日和8日天气为多云,6日天气为雷阵雨,7日天气为阴.第4题,6月5日最高气温为20ħ(读横轴数值),最低气温为10ħ(读纵轴数值),气温日较差为10ħ.
5.D㊀解析:一般说来,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但受地势等因素影响,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沿海地区迎风海岸降水多,背风海岸降水少.
6.B㊀7.C㊀解析:第6题,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降水的时间是在14时~17时,即下午.
8.B㊀9.B㊀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6ħ,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20ħ,故其气温年较差约为14ħ;乙地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4ħ,最热
月平均气温约为27ħ,故其气温年较差约为31ħ.从降水方面看,甲地降水相对集中于冬季,总体上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第9题,由图可知,甲㊁乙两地各月平均气温都在-4~27ħ,故二者均位于温带地区.
10.C㊀11.A
12.B㊀13.A㊀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第13题,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㊁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ʎ~40ʎ的大陆西岸.
14.B
15.(1)雨夹雪㊀大雨㊀(2)西北㊀6级㊀(3)沙尘暴㊀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植被减少,土地沙化.
第四章㊀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㊀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㊀世界人口的增长㊀人口问题
ʌ高效课堂ɔ
[知识点一]
1.(1)70㊀(2)8000
2.(2)人口出生率㊀人口死亡率㊀增长速度㊀人口出生率㊀人口死亡率
3.(1)缓慢㊀迅速增长
(2)欧洲㊁北美㊀亚洲㊁非洲和拉丁美洲4.(1)医疗卫生
(2)①略.㊀②亚洲㊀大洋洲㊀欧洲㊀非洲
③因为每年有不少移民移入北美,所以北美的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
[知识点二]
1.环境㊀社会经济㊀(1)自然资源㊀(2)社会问题2.劳动力短缺㊀负担
3.(1)社会㊁经济㊀环境㊁资源㊀(2)生育控制㊀鼓励生育ʌ增效作业ɔ
1.B
2.A㊀解析: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量=人口基数ˑ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在,由于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量依旧很多.
3.C㊀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根据其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4.C㊀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应用.自然增加的人口数=人口总数ˑ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50000人ˑ(1.2%-0.6%)=300人.5.B㊀解析: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选项A~D分别为亚洲㊁非洲㊁北美洲和南美洲.
6.B㊀解析:本题结合坐标图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观察分析图中的纵坐标(人口出生率),横坐标(人口死亡率)的数值,即可得出答案.
7.A㊀8.A㊀9.B㊀10.B㊀11.B
12.C㊀解析:欧洲西部人口增长慢,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问题.13.(1)人口越多越好和人口越少越好的观点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