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地理高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本题考察的是对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理解。
选项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线,而非整个地球的,南半球则是南回归线,因此A错误。
选项B,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中不会有太阳直射现象,B错误。
选项C,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因此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会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正确。
选项D,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地点纬度的差值,而非简单地由南北半球决定。例如,在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会大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2、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荒漠带→高山积雪冰川带。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秦岭 D.台湾山脉 本题考察的是对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选项A,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低纬度地区,但由于其海拔极高,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带谱完整,会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多种自然带,但题目中的垂直带谱并未涵盖热带自然带,因此A错误。
选项B,天山山脉位于中纬度地区,其垂直带谱与题目中给出的山地垂直带谱相符,即随着海拔的升高,从常绿阔叶林逐渐过渡到高山荒漠和积雪冰川带,因此B正确。
选项C,秦岭位于中纬度地区,但其海拔相对较低,不足以形成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积雪冰川带的完整垂直带谱,因此C错误。
选项D,台湾山脉虽然也位于中纬度地区,但其植被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植被为主,与题目中给出的垂直带谱不符,因此D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3、题干: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
B、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处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减小
D、地球自转速度在一年四季中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到达两极时速度变为0。因此,选项A正确。
4、题干: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B、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在远日点时最慢
C、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D、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答案:D
解析: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是地球倾斜轴造成的季节变化。因此,选项D描述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5、下列有关地球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
B. 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轴代表地轴
C. 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D.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叫两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地球仪的理解。
选项A,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用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征,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地球仪是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的,这根轴就是地轴的模型,代表地球自转的真实情况,所以B选项正确。
选项C,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是为了方便我们定位地球上的点而人为设定的,它们并不在地球上真实存在,因此C选项错误。
选项D,地轴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假想直线,它穿过地心,并与地球表面相交于北极和南极两点,这是地理学的基本知识,D选项正确。
6、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B.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的极半径稍大于赤道半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地球大小相关数据的了解。
选项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这是地球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A选项正确。
选项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这个数据描述了地球表面的总面积,B选项正确。
选项C,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其周长约为4万千米,也就是常说的“坐地日行八万里”,C选项正确。
选项D,地球的极半径(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实际上是稍小于赤道半径(从地心到赤道的半径)的,
这导致了地球的形状略呈扁球体,而非正球体,因此D选项错误。
7、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
B.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形。
C.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倾斜,且倾斜角度不变。
D. 地球自转周期为一个月。
答案:C
解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即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一个椭圆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24小时,即一天。只有选项C描述了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情况是正确的,地轴的倾斜角度大约为23.5度,并且在公转过程中这个角度基本保持不变,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8、下列哪个因素最不可能影响气候?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特征
D. 人口数量
答案:D
解析: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以及地形特征。纬度决定了一个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从而影响温度;海陆分布影响降水模式和温度差异;地形特征如山脉可以阻挡风向,形成雨影区等。然而,人口数量本身并不是直接影响气候的因素,尽管它可以间接影响气候,比如通过城市化过程改变地面覆盖物进而影响局部气候。
9、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下列哪一纬度上的地点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最大?
A. 赤道
B. 南纬30度
C. 北纬60度
太平洋汽车模型D. 南极点
答案:A. 赤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