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促进汽车出口可持续发展
 
 
  汽车产业是当前全球化程度最高、产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之一。汽车产品大规模出口是汽车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汽车制造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汽车出口大国。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800多万辆,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生产国和第2大汽车消费市场,但是,我国还不是汽车强国,汽车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汽车出口大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我国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特别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出口,促进汽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迈向汽车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2008年1—9月我国汽车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增幅回落较大
  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是,与“入世”以来年均增长90%以上相比,2008年1—9月增幅出现较大回落,出口汽车55.8万辆,同比增长34.9%,比2007年同期下降29百分点;出口金额70亿美元,增长58.8%,比2007年同期下降58百分点。汽车整车出口以载货车和轿车为主,其中载货车21.2万辆,轿车19.7万辆,分别增长25.7%和57.7%,出口金额分别为20亿美元和14.1亿美元,增长75.6%和48.3%。汽车零部件出口159亿美元,增长34.3%。
  1—9月,我国对俄罗斯、叙利亚和南非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增幅明显回落,有的甚至出现下降。我国汽车出口前5位的市场依次是俄罗斯(出口7.8万辆,增长1.8%)、乌克兰(出口5.8万辆,增长86.9%)、越南(出口5.1万辆,增长141%)、阿尔及利亚(出口3.7万辆,增长40%)和伊朗(出口2.7万辆,增长49%)。另外,对南非和叙利亚的出口分别是2.4万辆和2.3万辆,下降41.6%和9.2%。
  从国内影响因素来看,人民币升值严重削弱了我国汽车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汇兑损失严重,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部分企业表示其承受能力已接近极限。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汽车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财务成本,对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来说,信贷收紧和利率提升对它们形成了非常大的资金压力。如果再加上整车企业转移的一部分成本压力的话,许多零部件企业受到的压力是空前的。原材
料涨价严重影响了汽车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汽车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无法同步上升,也使企业进一步陷入困境。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提高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国际环境也有诸多不利因素。从目前的世界经济环境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了经济波动,部分国家对我国汽车产品的需求不旺,以及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2008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速会出现较大回落:但由于我国汽车产品仍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在乌克兰、越南、伊朗等新兴市场受到欢迎,预计我国2008全年汽车出口增速仍将保持在20%左右,出口汽车有望超过70万辆。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汽车产业现状和面临的紧迫形势,商务部提出以下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设想。
  第一,出台促进我国汽车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想尽快出台一些符合WTO规则的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比如建设出口基地,商务部在出口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方面提供一些无偿的服务,建议对出口退税尚未达到17%的汽车产品尽快恢复到17%的出口退税,对汽车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和出口信贷,在当前金融形势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考虑在传统的银行保险与企业金融关系的模式下,有没有可能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使我们共同抗击出口风险,包括汇率、利率的风险。
  第二,继续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汽车出口资质的管理办法,加大汽车出口资质的管理力度,严格售后服务能力的评价标准,严格规范二手汽车的出口,明确制订以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方式出口汽车的政策,切实推进我国汽车出口健康持续的增长。
  第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我们要继续利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加大优化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结构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国家汽车出口基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支持汽车龙头企业根据实际需求自主研发或者联合开发对汽车行业能够产生显著带动作用,同时又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积极探索以部门、地方共建的方式来搭建信息服务、认证、检验、检测、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逐步解决汽车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第四,继续支持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影响,以及搭建中外零部件企业国际交流的平台。博览会期间,我们还要举办自主品牌的整车展并加大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宣传力度,同时召开重点汽车出口市场政策法规宣讲会,邀请10个重点出口市场的专家来华介绍所在国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技术法规和产品认证,为汽车出口基地企业提供免费培训。
  第五,加快推动建造我国汽车出口船队,突破汽车出口瓶颈。我们1年多前已经开始解决我国远洋运输船队不足的问题,并与中远公司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按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整体
出口不振,国际航运也在下降,运力已经有所缓解。我们会继续跟踪、研究国际形势,进一步提出对策,力争到2010年建设起一支拥有30条船的中国专业化汽车滚装船队。
  第六,提供汽车出口重点市场的信息服务。商务部将汇编我国汽车出口重点市场,包括俄罗斯、叙利亚、乌克兰、南非、越南、伊朗等国家的情况,对企业公开发布,加大公共信息服务的力度,主要包括国外市场宏观经济状况、汽车市场概况、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汽车在当地市场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当地市场消费者的反映,等等。
  第七,推动主要出口国汽车产品的相互认证。我们要推动我国汽车出口增长潜力较大的中东、东欧、非洲、中南美等地区的相互认证,降低认证成本,扩大汽车产品出口。在推动政府部门研究、签订汽车产品的政府间相互认可协议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民间检测机构,实现与外国检测机构在测试、试验结果方面的相互认同。
  第八,利用多双边的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商务部作为主管国际经济贸易和国内贸易的主管部门,多双边的合作机制是我们的一个长项,利用多双边机制帮助汽车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研究开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等也是我们200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鼓励有比较优势的整车企业对外投资,在设立加工企业开展生产,带动零部件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拉动汽车产品的出口,鼓励汽车企业通过收购兼
并的方式获取汽车技术和相关的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