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故障诊断策略基本流程
汽车诊断仪
步骤编号
步骤内容
详细描述
1
接受故障报告
技术人员接受车主的故障报告,包括故障现象、发生时间、行驶里程等信息。
2
理解和确认客户报修问题
全面收集客户已知的相关信息,如故障发生的频次、车辆运行工况、故障具体表现等。通过询问车主、试车和故障再现等方式进行故障确认。
3
车辆基本检查
判断车辆行驶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目视和操作检查,如车辆外观检查、异响检查、故障码和数据流的读取等。检查组合仪表故障提示,测量蓄电池电压,对车辆进行READY/OK操作,挂前进挡看车辆是否正常行驶等。
4
故障现象分析
详细了解故障现象,对故障进行归类,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出现的位置,如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
5
故障重现
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故障重现,如要求车主提供更多实际情况下出现故障的条件,或在特定环境下模拟故障现象。
6
故障检测与获取故障代码
使用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等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并通过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获取故障代码。
7
故障原因分析
查阅故障代码库,结合对车辆的实际检测(如传感器、电池、电机等部件的状态),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
8
制定检查计划
根据故障分析的结果,明确检查的范围、步骤和方法,形成有针对性的检查计划。
9
定位故障点
按照检查计划,采用分段或逐点检查的方式,对可能的故障点进行排查,熟悉相关部件的技术标准,避免遗漏。
10
故障修复
根据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进行故障修复,可能涉及更换部件、调整参数、修复线路等。
11
故障后检测
修复后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故障已经完全解决,车辆恢复正常运行。
12
故障报告与记录
给车主反馈修复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为后续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