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中国汽车产业从萌芽到成长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保行业从无到有,从最原始的模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业化发展,再到九十年代集化发展,2009年经历了时代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注定了中国汽保在2010年的变革。中国汽保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发展的转变。2010年是中国汽保新的阶段的开始,是中国汽保走向繁荣发展的起点。2010年中国汽保行业的发展具有很明显的新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和趋势主导了中国汽保未来一个很长时期的发展潮流。无论从中国汽保行业整体发展需求,中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来看,还是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2010年是中国汽保新时代开始的元年,这是行业发展的选择,更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所带来的积极转变的结果。
以下我们将通过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现状、2010年影响因素及行业特点和未来发展态势四个方面,探索研究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行业分析
一、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现状
1、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较小,但是发展速度快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经历近30年风雨历程,从无到有。当年的小作坊现在不少已经发展成为大集团,在业内也产生了以中大、元征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出现了诸如青岛金华等集团化发展企业。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年产值亿元人民币有十多家,但是这些较大规模的企业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发展较快的地区。
2、自主创新投入比例加大
以往中国绝大多数的汽保企业以OEM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出口方面往往是订单式的加工生产,而自主品牌出口较少。这主要体现在中国汽保企业自出创新的技术力量薄弱。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整个行业的进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这成一种上升的趋势。部分企业的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准,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获得发明使用专利的产品120多项,有30家企业获科技创新企业。
3、中国汽保出口稳步增长
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中国汽保产品出口额仅仅是两千万元少的可怜,2005年是17亿,2009年是
固定在25亿以上。即便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在一定的时期受到影响,但是2010年整体水平还是好于以往。在全球销售需求及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汽保产品出口态势喜人,部分企业货物供不应求,且订单已经排满全年。而且随着中国汽保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国际上
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都大大的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也开始增多。企业在出口方面已经慢慢从原始的OEM代工向ODM / OBM发展。
4、区域产业发展集中
从营口、山东、河北到江浙沪,再到广州等区域,中国汽保行业很明显的呈现区域发展特,无论是在汽保产品种类还是在产品的技术特点上,都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以烤漆房为例,山东、江苏、广州等三地的产品具有很明显地方特,在市场上也因为定位的差别各自占据一片市场领域。尤其是在这两年中国汽保区域经济发展特更加突出,各地方都在抓住时机,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汽保产业园。
二、影响2010年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发展主要因素
1、宏观经济政策为企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0年的“两会”上,总理着重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由此,2010年的宏观政策定调:从2009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转变到了“促转变”为发展重点。然而,学界和理论界人士不断有人疑问,认为纵观2010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实则“保增长”,虚则“促转变”。2010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上资金充足,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活跃,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融资再发展提供的资金来源。
2、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汽保设备行业飞速发展
到2009年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汽车驾驶员达1.38亿人。2010年11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汽车产销情况,数据显示,1-10月,汽车产销1462.38万辆和1467.70万辆,同比增长34.49%和34.76%。前十月累计销量超过去年全年。中汽协预测,今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问题不大,同比增长25%左右。
2010年国家在对于小排放量汽车以及汽车下乡政策的继续扩大和扶持,也为更多的汽车维修企业提供了扩大的可能和市场需求支持,据统计目前全国有汽车维修企业27.89万户,其中从事汽车大修、总成大修、小修、维护和专项修理业务的一类企业1.06万户、二类企业5.27万户,从事专项修理的三类企业达到21.28万户。同时随着汽车下乡的扩大,农村市场也成为一块很大的空白点,汽车下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
等地方的售后及维修服务的加强。因此从2009年到2010年国家在汽车产业及汽车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加大,都为国内汽保设备厂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3、低碳经济发展为企业在设备创新和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指导
相对于全社会范围内的低碳经济发展,对于汽车保修设备行业来说,主要体现在产品低碳方面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节能环保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重视,这也对未来汽保企业的产品研发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而目前从城市化建设到经济发展潮流,对汽保企业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举例来说,在洗车行业,随着城市污水整治和黑洗车点的整顿,都
对洗车设备制造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开发适合城市化进程中具有节水、废水
处理、占地面积小、效率高等特洗车设备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2010年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更加突出,虽然对于汽保企业来说,还不是很明显,但是一些企业在产品研发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已经注重起来。
4、沿海大开发战略为沿海区域汽保经济发展注入更强音
2009年国务院先后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把这两个区域的发展
提升到国家高度,为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国家支持。在汽保行业中尤其是对盐城、营口这两个地区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从09年到10年在盐城出现了以中大为主要运作者的“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在营口也出现了政府牵头的“营口汽保特产业基地”。这两地的汽保区域经济发展各有特,为中国汽保产业的区域发展和区位优势壮大带来了福音。从原有的各自经营到区域经济发展再到今天特产业园,都体现出了中国汽保行业发展的时代轨迹。
5、完善外需的出口政策为汽保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支持
2010年,国家在外贸出口上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推动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努力实现外贸“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在促进出口稳步增长方面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积极落实贸易融资政策。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和范围。提高通关、质检、外汇管理等环节的便利化水平。通过优化外贸的主体、商品、市场和贸易方式结构,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2010年,商务部实行一系列稳定外贸出口的政策,给中国汽保出口企业带来利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来出口产品的趋势将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而传统的“两高一资”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会越来越多地遭受到反倾销、召回等。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努力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
三、2010年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发展特点
1、科技化发展成为主流
科技进步一直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在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发展历程中,企业走出了一条从模仿加工到自主研发的科技创兴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汽保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在不断的缩小,2010年尤其明显,从最新潮流的技术应用比如元征的3G汽车诊断仪产品到海德的3D四轮定位仪等,我们看出未来中国汽保行业创新依然是主题。
2、产业集发展更加突出
2010年的中国汽保行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产业集化发展的强化。从2010年5月18日“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开工庆典在江苏阜宁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到10月26日“中国(营口)汽保产业园”奠基仪式在老边区的举行,都标志着中国汽保产业集化发展时代的到来。中国汽保资源整合化发展成
汽车诊断仪为主流。
3、国际市场强势复苏
2009年下半年中国汽保企业出口就已经开始慢慢恢复。虽然国际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经历了半年的积蓄和消费信心的恢复,2010年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汽保产品的需求还是有所增加。2009年为2010年企业的出口积累了很大的市场订单,出口形势一片大好,很多企业出口供不应求。而在出口表现良好的企业中,很明显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特的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相比于传统的价格,市场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举例来说,2010年一季度营口出口汽车保修产品(仅统计轮胎拆装机)448批次、货值890万美元、数量1.089万台,同比分别激增87%、156%、143%。数据表明,营口地区汽保产品生产企业已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困境,产品出口呈快速稳步增长态势。
4、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一方面表现在一部分出口企业开始转入国内市场布局,在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下,很多企业开始慢慢加大国内市场的投入,从企业也好,从行业的展会也好,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转变,原本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现在也开始国内市场布局。同时不断加大在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建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现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就是国际品牌加大在国内的投入。2010年3月17日,全球知名手工具产品制造商史丹利在北京举行品牌发布会,在中国市场推出专业汽修工具“瑞驰”;2010年12月意大利科吉中国首家工厂在苏州落成,目前已经正常
投产,在筹建之初,工厂准备生产两款拆胎机及一款电子平衡机。这些都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5、价格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今年广东浙江等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中国劳动力成本在不断的提高,一些企业开始在部分欠发达的地方或者国家投资建厂。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中国传统的价格成本优势逐步的丧失。对于汽保行业来说,2010年在这方面虽然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但已经初现苗头。社会整体价格成本的上升势必带来原材料、社会消费等成本的增加,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而且随着越南、印度等国家在人力等成本的优势,国内国际企业都已经注意到中国企业价格成本优势的丧失成为必然。中国汽保产品出口形势价格优势的丧失初现端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