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在上海
一、上海交通现状
上海市同中国的其它城市一样,进入九十年代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造了大量的交通设施。包括:连接南京的沪宁高速公路、城市高速道路网、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地铁一号线等,正在建设中的重大工程还有沪杭高速公路、外环城市高速道路、地铁二号线、浦东国际机场等。与此同时,上海市还加强了海港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然而,新建的交通设施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间的矛盾仍是尖锐的。以城市高速道路网的交通状况为例,每日的早晚交通高峰期间交通阻塞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进出口匝道及其关联的地面道路交通阻塞已开始构成对上海市区交通的影响。另外,由于上海市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公共汽车交通系统支撑,而道路交通阻塞现象严重,所以公共汽车交通准时性差、利用不方便。市民更多地是利用自行车出行,或利用出租车出行。现在上海拥有的汽车综述约50万辆,其中出租车为5万辆,占10%。
在交通管理方面,上海市的高速道路和地面道路皆建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各系统间信息很难共享,从而制约了上海市全域交通的系统管理。公共交通及其换乘目前尚缺乏信息服务,更增加了公共汽车利用者的不便。在一方面,由于上海市的交通系统还具有混合交通的性质,因此交通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因此,上海市客观上迫切需要利用ITS的技术,提高现有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利用效率,改善其紧张的交通状况。
二、ITS关联的以往的研究与开发
上海市于八十年代初即开始开发研究现代的交通控制技术。先是引进国外的技术,如:1984年引进了澳大利亚的交通控制系统SCATS;紧接着进一步开发了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硬软件技术,如:同济大学研究组开发研究出了中国第一代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优化模型、算法与软件,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的控制。
进入九十年代,1992年以上海市交通警察总队、同济大学研究组为中心,开始了路径诱导系统技术的开发研究计划。该系统是以SCATS及人工所采集的交通信息为基础,优化最佳的诱导路径,通过路边交通信息板和交通广播向驾驶员提供诱导信息服务。由于受到投资条件的限制,该系统未能投入实用。
三、进行中的ITS研究与开发计划
上海市关于ITS开发研究的基本考虑是:注重计划性和有序性;注重与全国乃至国际间的技术与产业标准的接轨,以确保其研究工作具有先进性广泛的应用性;注重ITS硬软件技术及其理论同时发展。目前上海市尚主要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中心推进ITS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计划。
1. 上海市发展ITS计划纲要及其可行性研究 该课题是上海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于ITS的研究计划,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上海市如何定位并发展ITS的详细计划,现课题已进入完成阶段。
课题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承担单位: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项目主持人:杨晓光博士,副教授;
完成期间:1997年5月~1998年5月
2. 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结构体系研究 该课题是上海市关于ITS的第二个研究计划,研究目标是构筑上海市乃至适应于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课题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承担单位: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项目主持人:杨佩昆教授 杨晓光博士,副教授;
完成期间:1997年9月~1999年9月
3. 汽车车内导行系统 该课题是上海市关于ITS的第三个研究计划,且是1998年的重大研究计划。研究目标是以发展ITS为背景,开发研究可以具有双向通信和路径优化及诱导功能的车内导行系统,应用范围考虑还可适用于上海以外的地区。
课题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承担单位及项目主持人:
上海通用卫星导航有限公司 符锡金 研究员
上海三吉电子有限公司 周军明 高级工程师
同济大学智肾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杨晓光 博士,副教授
完成期间:1998年6月~2000年6月
4. 交通诱导与控制理论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城市诱导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机理;动态交通网络理论;提
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驾驶员的交通选择行为理论;交通诱导与控制条件下的仿真技术;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理论和技术。
课题来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
承担单位: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项目主持人:杨佩昆教授等;
完成期间:1997年1月~1999年12月
5. 城市高速道路通道交通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理论,该课题是针对中国国内近年来不断兴建的城市高速道路网的交通控制与管理而提出的,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交通诱导条件下城市高速道路及其关联的地面辅助道路一体化的交通控制与管理理论。
课题来源:中国国家教育部;
承担单位: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项目主持人:杨晓光博士,副教授;
完成期间:1998年1月~1999年12月;
6. 出租汽车定位与管理系统,该项目是上海市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引进与开发出的系统,现已投入实用。
四、ITS推进与研究机构
上海市目前尚未成立专门的ITS推进机构,主要的研究与计划来自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现正在探讨成立具有权威性的ITS推进机构,以促进上海市ITS的开发研究与实施以及产业化。
作为专门的研究机构,仅有同济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五、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往来
上海市关于ITS已分别与欧盟及日本方面有频繁的交往,特别是欧盟的ERTICO和工业司的有关人事皆访问过上海,最近,上海市科委和同济大学的专家,也将赴欧盟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会。
上海市的专家,特别是同济大学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的专家,自第二届ITS国际会议(横滨(YOKOHAMA)),到第五届ITS会议(汉城会议)皆积极地参加并发表了关于高速道路交通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系统方面的论文。
六、人才培养
上海市已积极地注重ITS方面的人才培养,同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生课程,并专门设立了研究生培养方向。另外,经常性地在市内有关部门进行有关的学术报告会。
七、今后的发展趋势 上海市正在积极地促进ITS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今后必将在ITS总体的结构体系的指导下,拓展研究与开发领域,包括: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等。同时还将开展标准经的研究,加快ITS产业化的进程。
(本文提供者:杨晓光 博士 上海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