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企改制:行业报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张玮
来源:《传媒》 2012年第8期
    文/张 玮
    行业报是中国报业的一个分支,系指由中央或省市(自治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主管或主办的报纸,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在我国报业中形成了独特体系。
    我国行业报发展历史回顾
    回顾我国行业报的发展,1931年8月在江西瑞金创刊的《健康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专业报纸。新中国成立初期,行业报、专业报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民铁道》《人民邮电报》《中国广播报》《中国体育报》等10多家行业报纸先后创刊。1977年至1985年,中国行业报的发展更是迅速,行业性报纸达到了1600多家,占比当时全国报纸的70%以上。铁路、交通、石油、冶金、煤炭、电子、化工、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主办的行业报纸逐步形成了系列。
中国汽车报    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为强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的通知》,提出“重点转换内部报刊,压缩行业报刊……今后不再批办省部级以下行业报刊”。行业报这个名称第一次
在中央下发的文件中被正式使用,这也是中央对行业报进行的一次重要规范与管理。
    2003年6月,随着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再次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行业报改革也再次拉开帷幕。此后,从2005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文件正式下发,到2006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全国继续扩大改革试点,我国行业报发展在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全面提速。2012年,伴随中央对新闻出版业改革力度的增加,行业报转企改制进入了倒计时。然而,在这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行业报如何能够再次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变挑战为机遇?这些是摆在行业报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背景条件下,我们迫切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我国行业报发展的诸多困难
    纵观我国行业报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初创时期的行业报走的并非是一条市场化的路子。从单位性质讲,这些行业报创办时的资金多数由行业主管部门划拨或主办单位投资,所以报社的属性一般均属于主管部门辖下的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和管理也就由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从经营上看,这些行业报由于以机关报自居,所以,其经营模式也就带有较浓的行政彩,发行上有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通知,广告则依靠行业主管部门按需分配,缺乏一定的市场经营意识;从报道方式和内容上看,初创时期的行业报在新闻报道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报道模式,思路老旧、手段单一,报道内容偏重于行业信息的披露,缺少实际性的指导意义和可读性。
    之后,尽管个别行业报纸也图谋自新,曾进行过浅层次的变革,但由于缺乏真正市场化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的模式引导,
以及很难抛开的传统体制因素,这种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调整和对报纸技术层面的变革,既不成熟也迈不出体制约束的范畴。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从1994年至2004年,对全国的报业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整顿,压缩了数百种报纸,对中央党政部门与所办报刊实行了管办分离,取消了财政补贴。
    然而,改革的成效还来不及全面显现,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不断扩张,分享并部分替代了传统报业的广告份额和读者资源,使得行业报在行业中的作用再度发生变化,行业报纸完全处于战略转型期。对于转型期的行业报纸而言,由于其市场机制并未得到全面合理的开发,所蕴藏的发展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而当下各种新媒体的登场,预示着竞争才刚刚开始。这一切,为行业报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
    化压力为动力,将挑战变机遇
    面对诸多发展困难,中国行业报人并没有退缩,主管部门更是给予了多项政策指导与鼓励。从2006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到2011年新出台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国行业报正迎来发展的春天。而在“通往春天的地铁”上,转企改制正成为行业报突破困境的杀手锏。
    如《中国汽车报》,经过顺利改制,报纸年收入由改革前的千万元人民币上升到了数亿元人民币;职工人数由原来的数十人发展到了现在的数百人;媒体也由原先的一张《中国汽车报》发展到旗下拥有的数个子报子刊和新媒体。
    不仅如此,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加快了报业向集团化发展的步伐。2010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报业成立传媒集团再次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2012年1月,中国电力报社成立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除负责经营《中国电力报》《网络导报》《中国电业》杂志等报刊外,还经营其他新媒体,并涉足文化旅游、房地产和酒店管理等行业,形成了传媒、文化、实业三大板块共同推进的格局,实现了文化事业单位向现代传媒企业转型的跨越。但这一切,如果没有转企改制先行,就可能会是“黄粱一梦”。
    此外,转企改制后带给行业报的好处,还包括使报社由原先的事业单位变成自我发展、自由经营、盈亏自负的企业。报社由此可以作为一个产业实体来经营,在今后的发展中,报社的产权将会变得更加清晰,权责将会更加分明,不利于发展的障碍将会逐步被清除掉。
    和改制一样重要的问题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要求,目前行业报转企改制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报纸改革进入了高峰期。就行业报的发展而言,当前面临的短期经营压力或许可能延长,新媒体替代的长期压力可能提前到来,但行业报无法改变上述趋势。能够控制的只有自身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改善产业结构和投融资环境,行业报方可有效面对短期经营压力,通过重塑市场主体和提高经营能力,从容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此外,由于多数行业报刚刚进行完转企改制或尚在进行转企改制当中,当前的主营资源大多还集中在本行业内,缺少有效的整合和得力的经营人才。所以,行业报的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还没有得到有效展现,短时间内还缺乏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的经营能力。因此,在转企改制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之前,行业报在现有体制框架下变革动作不宜过大。但
是,行业报也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而主动变革,在有效扩大报纸发行量的同时,快速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快速整合本行业各类有利于发展的资源,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报纸在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再向相关领域进行渗透扩张,最终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行业传媒集团。
    作者单位  斯坦福国际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