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1期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12,No .1 2009年1月
Journal of J i m eiUniversity (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Jan .,2009
  [收稿日期]2008-06-02      [修回日期]2008-1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YY008)
[作者简介]付义荣(1973-),男,安徽无为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①本文列举了很多“族”尾词,对于其具体的含义,限于篇幅,我们在文中只解释了其中一部分。读者若想了解其他“族”尾词的意思,可以通过百度(www 1baidu 1com )进行搜索,根据其实际的使用可了解它的意义。
漫谈“族”尾词
付义荣
1,2
(1.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摘要]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族”尾词,以指称“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
列述此类“族”尾词的结构和意义类型,并对其产生的社会动因进行简要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族”尾词还存在诸多有待规范的地方。
[关键词]“族”;汉语;规范[中图分类号]H 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89X (2009)01245206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族”字有
这样几个义项:1.家族。2.古代的一种残酷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庭,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庭。3.种族。4.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
一大类。
[1]1819
其中具有3、4义项的“族”,其使用最为普遍,如“汉族”、“回族”、“语族”、“水族”等,这种以“族”为词尾语素而构造起来的词语,我们固且称之为“族”尾词。不过,本文所要论述的并不是所有的“族”尾词,而只是作为新词新语的“族”属词,如“打工族”、“上班族”、“I T 族”、“月光族”等,这里的“族”是指“具有某
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①
今天,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在个人面对面的交际中,我们都不时地见到此类“族”尾词的身影。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一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新成员。
一、“族”、“一族”和“E 族”
在形形的“族”词中,词尾部分除了
最为常见的“族”外(如“爱车族”
),还有“一族”和“E 族”这样的形式(如“爱车一
族”、“爱车E 族”
),那么这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族”和“一族”。结合它们在语言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来看,“族”和“一族”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互换,如:
届时,爱车一族可以像逛超市一样,尽情选购自己心仪的坐骑。为满足爱车族观赏世界一流品牌的轿车和购买家庭实用性概念车,和平汽车城组织了200余辆各类型、各款式、各品牌的中外名车。(《国际金融报》,2001年6月4日)
我也是一个爱车族,但可惜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买车。……最后祝贵报越办越好,为更多的爱车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本人在此代表爱车一族谢谢各
位了!(《中国汽车报》,2001年11月6日)上述两例中,作者交替地使用“爱车族”
和“爱车一族”,它们都是指“喜欢汽车(一般指小轿车)的一类人”。通过百度(搜索时间:2006年1月5日)进行网上搜索,我们发现诸
如“爱车族”这种情况的“族”尾词还有很多,例如:
有车族 飚车族 上班族 打工族 办公族工薪族 抄书族 穿孔族 白发族 追星族背包族 健身族 考研族 买房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 
上述词语中的“族”都有在前面加上“一”字的情况,所指的意思也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这并不代表“族”和“一族”就绝对一样了,比如在一些双音节“族”尾词中,就很少把“族”说成“一族”,如“哈族”、“吧族”、“追族”、“星族”、“浪族”、“醋族”、“炫族”等。在此类“族”词中,我们所能发现的只有“漂族”,偶尔也有说成“漂一族”的情况。之所以如此,或许是我们的阅读或说话习惯所致。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一大特点,面对一个语言单位(词、短语或句子),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每两个音节一读(或说)并理解它,如果在“哈族”等词中加个“一”字,按其意就要读成“哈|一族”,这显然不大符合我们说话或阅读的习惯。不难看出,“族”和“一族”的区别更多地是在形式而非意义。
接着再让我们看看“E族”。“E族”也写作“e族”,其中的“E”,即英语单词Electr on (电子)的第一个字母。E族,即生活在电子网络时代的一族,他们靠联络,经常通过网络购物、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等。很显然,“E族”和“打工族”、“上班族”一样,也只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而已。单就此看,“E族”跟“族”或“一族”的区别似乎是明显的,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形形的“族”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时髦的名称,诚如有人所总结的,“几乎所有被命名为‘族’的人中,除了打工族、工薪族作为社会阶层存在,为着生活之必需而奔忙,其余的都指称着具有某种时尚追求的人,这使得‘族’也具有某种时尚感”。[2]而追求各种时尚的人,即便是打工族、工薪族,身处于网络时代,无论如何也不会忽略网络这一最具影响力的时尚,因此,几乎每一类“族”中都有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人属于“E族”,这就使得含有“E族”的“族”尾词非常之多,几乎所有的“某某族”形式(除了“E族”外),都有相应的“某某E族”形式。如:
打工族———打工E族 爱车族———爱车E族
上班族———上班E族 追星族———追星E族
考研族———考研E族 烟标族———烟标E族
……
绝大多数“某某E族”的表意都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以“爱车E族”为例:
爱车E族=(爱车+E)族
但也有一小部分“E族”较为特殊,如“校园E族”、“学生E族”、“QQE族”就不能用上面的公式来表示:“校园E族”和“学生E 族”分别是指“校园里”和“学生中”、“痴迷电子网络的一类人”,实际上并无“校园族”或“学生族”之说;而“QQE族”就是“QQ族”,并非“(QQ+E)族”,因为“QQ族”就是“使用QQ进行网上聊天的一类人”,它本身就是“E族”的一个部分,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一个不是“E族”的“QQ族”,就像不可能存在一个不是“树木”的“杨柳”一样。
有鉴于“族”、“一族”以及“E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接下来的类型分析中,本文将以“……族”为主,“……一族”也归为“……族”,而“……E族”如果没有相应的“……族”,则仍以“……E族”为准,否则就以相应的“……族”为准,如“校园E族”仍作“校园E族”来分析,而“爱车E族”、“QQE族”只作“爱车族”、“QQ族”来分析。
二、“族”尾词的类型
所有的“族”尾词都是“X+族”的格式,“族”尾词之间的区别也主要表现在“X”上。因此,了解了“X”的类型也就了解了“族”尾词的类型。下面我们就从“X”入手来了解“族”尾词的意义和结构类型。
(一)“族”尾词的意义类型
1.兴趣类: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爱好或兴趣而形成的“族”,如“爱车族”、“爱书族”、“爱菲族”、“哈韩族”、“追星族”、“蜡手族”、“泡吧族”、“烧饼油条族”、“玩车族”、“寻星族”等。
2.职业类: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的职业而形成的“族”,如“打工族”、“上班族”、“办公族”、“I T族”、“I F族”、“猎头族”、“S OHO 族”、“营销族”等。
3.健身类:热衷某种相同或相似的健身运动而形成的“族”,如“健身族”、“疾走族”、
64
 第1期付义荣:漫谈“族”尾词
“单车族”、“溜溜族”、“滑板族”、“街舞族”、“醋族”等。
4.消费类: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的消费观念或行为而形成的“族”,如“AA族”、“持卡族”、“超市族”、“菜蓝族”、“日光族”、“星光族”、“月光族”、“新贫族”、“负翁族”、“负债消费族”、“公款消费族”等。
5.学习类:在学习上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的行为而形成的“族”,如“考研族”、“考证族”、“补习族”、“英语族”等。
6.电子类: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某种共同的爱好而形成的“族”,如“电脑族”、“E族”、“QQ族”、“DOWN族”、“魅族”、“数码族”、“拇指族”、“手网族”等。
7.新兴生活方式类:具有某种新兴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族”,如“不婚族”、“漂移族”、“悠客族”、“BOBO族”、“F LY族”等。
“族”的“界定极其宽松活泛,往往因其一星半点同好或相似,便可成为一‘族’”。[3]因此,“族”尾词的意义类型是难以穷尽的,上述所列也只是较为常见的几类“族”尾词,远不能概括全部。需要说明的是,各类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重叠的,比如“电脑族”既是“电子类”,但实际上也是“兴趣类”,而“玩车族”不仅是“兴趣类”,其实也是“消费类”、“健身类”抑或“新兴生活方式类”。之所以将“族”尾词分项说明,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而已。中国汽车报
(二)“族”尾词的结构类型
与“族”尾词的意义类型有所不同,“族”尾词的结构类型是有限、确定的。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族”尾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类:
1.从X的书写形式来看,有字母词、汉字词。前者如“BOBO族、I F族、I T族、QQ族、S OHO族、Y OY O族”等,后者如“有车族、扮青族、银发族、背包族”等。
2.从X的音节数量来看,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如“哈族、吧族、追族、星族”等,双音节类如“有房族、扮青族、比特族、白领族”等,多音节类如“无壳蜗牛族、公款消费族、负债消费族、占卜发烧族”等。
3.从X的词性功能来看,有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和形容词性的。名词性的如“网族、菜蓝族、草莓族、红唇族”,动词性的如“飘族、追族、哈日族、邂逅族、快闪族、套牢族”等,形容词性的如“新族、酷族、浪族、透明族、顽皮族”等。
4.从构词类型看,X有如下几类:
(1)单纯词,如“哈族、吧族、溜溜族、邂逅族、巴士族、比特族”等。
(2)合成词,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联合型,如“宦官族、营销族、流浪族、烧饼油条族”等。
B.偏正型,如“月光族、火腿族、长发族、北漂族、新婚族”等。
C.动宾型,如“追星族、哈书族、背包族、买房族、下岗族”等。
D.主谓型,如“自游族”等。
E.补充型,如“套牢族”等。
关于“族”尾词的分类,我们就叙述至此。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族”尾词,其使用是极不均衡的。通过百度搜索以及《人民日报》(1996.01.01-2005.12.31)的搜索,我们共约搜集到181个“族”尾词,经统计分析,其中X为汉字词的共有161
个,约占总数的89%;X为双音节的“族”词有150个,约占总数的83%;X为动词性词语的“族词”为102个,约占总数的56%;X为合成词的共有152个,约占总数的84%。这些数字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族”尾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时下,“族”尾词主要是由一个双音节的、动词性的、汉字合成词再加一个“族”构成的。
此外,在结构方式上,“族”词还存在这样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往往使用同一个语素而构成一连串在语义上具有联系的“族”尾词,如:哈:“哈”原本是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意指“近乎疯狂的程度”。“哈日族”、“哈韩族”是指崇尚、追逐、模仿日韩时尚,连穿着、打扮、生活习惯,甚至思想行为都模仿日韩的人。[4]此外,还有“哈狗族、哈恐族、哈书族、哈网族、哈衣族、哈炫族”等,而这些又统称为“哈族”。
酷:“酷”来源于英语的COOL,原意为“冷”,后引申为冷峻、冷漠等意,美国人还时
74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 
常将此当作赞美之辞,以表达“好呀”之类的意思。同时,“酷”也是年轻人愤世嫉俗、蔑视传统、苛求生活的独特等心态的一种写照。[5]36-37以“酷”形成的“族”词有:爱酷族、抠酷族、通信酷族、网络酷族、手机酷族、青春酷族、可爱酷族、哈韩酷族等,这些又统称为“酷族”。
爱:爱菲族、爱车族、爱狗族、爱炫族、爱书族、爱酷族等。
网:在中国,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因此形成了形形的“网族”:老网族、嗜网族、手网族、宿网族、酷网族、用网族。
车:爱车族、驾车族、有车族、赛车族等。
星:追星族、星追族、反追星族、吹星族等。
三、关于“族”尾词的一点认识
任何一类新词语的产生,其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动因,“族”尾词亦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环境日益宽松,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职业、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与此同时,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迅速发展,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也不断涌现,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选择自由,人的个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与此相应,计划经济时代那种高度同质的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如今的中国,正步入一个多元异质并且充满朝气的时代,社会不再是高度统一,而是分化为一个个各具特的“类型”。而要在交际中指称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体,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词语,大量“族”尾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切诚如我国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所言:“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同时作为交际工具———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6]127
在现代汉语中,能够表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的并非只有“族”,其他的还有“派”、“阶级”、“阶层”等。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偏偏选中“族”呢?据笔者看来,这主要在于人们所要指称的,是一个个相当松散的社会类型,它们仅仅是具有
某种共同属性而已,并且各个类型之间的区别也是异常模糊的。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很多类型,而“派”、“阶层”、“阶级”显然不适宜用来指称这样的社会类型。因为“派”只是“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1]1018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如期间的“革命派、造反派、走资派、投降派”等;“阶级”、“阶层”是对社会类型的一种纵向分层,不同的“阶级”、“阶层”在社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有高下之分的,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如“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贫农阶层”、“中农阶层”、“富农阶层”等。可见,用“族”来表示各种松散的社会类型是再恰当不过的,它既没有上下之分,也无多少政治意味,只要具有某种共同属性都可成为“族”。例如,一个人有相对固定的单位和工作,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他就是“上班族”;如果他还有自己的车子和房子,那么他又是“有车族”、“有房族”;如果他不大使用现金而携带金卡、银卡、健身卡或美容卡等进行消费,那么他又是“持卡族”;如果他热衷于用手机收发短信,那么他又成了“五指族”;……无怪乎有人慨叹:“紧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而来的‘一族’,正以其宽松的界定,亲切的面孔,赢得越来越多的喜爱。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3]
然而,也有人表示了异议,“当前‘族’有滥用的倾向。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些人不一定就能算是‘族’,‘族’还应该有一定的数量,体比较固定”。[7]此话不无道理,就我们所搜集到的“族”尾词来看,有一些是很值得商榷的。如“只逛不买族”,即爱逛商场但不买东西的一类人,但实际生活中,完全“只逛不买”的即便有但也只是极个别人,而有时“只逛不买”的几乎人人都有此可能。如果一个“族”尾词几乎只将个别人或将所有的人概括进来,那么如此概括出来的类型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再如“爱菲族”,即娱乐明星王菲或刘亦菲的热情拥护者和崇拜者,这些人因其追逐的明星名字中都含有“菲”字而得名。这样的“族”尾词是很容易造成歧义的,一方面它让我们很难确定是指“王菲迷”还是“刘亦菲迷”;另一方面,假如以后又出现了张菲、李菲等明星,那么“爱菲族”指的又是什么?而且娱乐明星年年有、年
84
 第1期付义荣:漫谈“族”尾词
年更新,可谓无穷无尽,如果都以他们的名字来一个“爱×族”,那“族”尾词何其多也。
此外,就当前的使用情况而言,“族”尾词还存在诸多有待规范之处:
1.异形“族”尾词的大量存在。例如:
白发族、银发族:老年人。
五指族、拇指族、短信族:喜欢收发手机短信的人。
网族、哈网族、酷网族、网络酷族:热衷上网的人。
持卡族、KK族、卡卡族、卡族:持有美容卡、健身卡、金卡等各种进行消费之人。
BOBO族、波波族:具有高学历和丰厚收入之人,他们试图在物质和精神上寻求最为超然或飘逸的态度。
Y OY O族、优悠族:他们是一特立独行之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各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具有优良的品质和优质的生活,同时又具有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2.不少“族”尾词意义重叠,难以分辨。如“傍老族”和“啃老族”都有“业已长大成人,甚至都已成家了,但在经济上仍旧依赖自己的父母或家里其他老人”之意,然而这两类“族”究竟有何分别,谁也说不清楚。再如“日光族”、“星光族”、“月光族”都是“挣得多花得多的一类人”,“负翁族”、“负债消费族”都是“白领阶层,收入不低,但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消费却背着巨额的债务”,这些“族”之间的区别是非常不确定的。
3.不少“族”尾词形式相近,容易混淆。如下面的两组“族”尾词:
追星族:娱乐明星的热情拥护者和崇拜者。
寻星族:寻新星体的天文爱好者。
吹星族:喜欢对娱乐明星进行吹捧的媒体记者。
星追族:又称“反追星族”,即追捧其他成功人士的娱乐明星们。
漂族:流浪在职场之人。他们不求稳定,只求自由,不断跳槽,有收入甚至是高薪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整意义上的家。
漂移族:长期在外地打工或旅游的人。
飘族:同“漂移族”。
北飘族:长期漂泊在北京求学或创业之人。
这两组“族”尾词,往往只有一字之差,稍有不慎就会把它们张冠李戴。此外,还有一些同音同形的“族”尾词,也是有待规范的。如“月光族”既指“每月收入都花光之人”,意近于“星光族”,也指“依赖父母过活之人,犹如月亮只有借助太阳才有光亮一般”,意近于“傍老族”;“蜗牛族”,既指“做事磨磨蹭蹭的孩子”,也指“赚钱又慢又少之人”;“新族”既指“某一行业的青年”,又指“新婚族,即正准备结婚或刚结婚之人”。在实际的语言生活中,这些同音同形词很容易造成歧义,从而影响交际的效率。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了解到“族”尾词与很多新生的语言现象一样,一方面既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另一方面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然无论利弊,“族”尾词的使用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族”尾词,我们只能积极面对,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其进行跟踪式的观察以及深入的调查分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大量的“族”尾词进行科学的处理,才能将其纳入有序的轨道,从而使之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交际。比如从“族”尾词多种多样的意义和结构类型来看,用“族”表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已成为相当普遍、熟练的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本人查阅了许多字典、词典,发现它们对于“族”的这种用法都未有所反映,即便是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也只是沿袭其2002年版本的做法,将“上班族”、“打工族”这两个“族”尾词依附于“水族|语族|芳香族化合物”等词之后,将其视为对“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这一义项的比喻使用。[1]1819但据本文所叙述的情况看,“族”尾词在现代汉语中至少1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而其使用的普遍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即便不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类人”独立为“族”的一个义项,至少也应该将“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改为“人或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或许这样才更能反映“族”的实际使用情况。当
然,“族”尾词的规范问题远非一个“族”的如何解释这么简单。比如我们有没有必要造出那么多的“族”尾词?现有的“族”尾
94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2卷 
词中又该作怎样的取舍?“族”尾词需不需要规范?若需要,究竟如何规范才算合理?这些问题,都将有待我们语言工作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 语
这是一次关于新词新语的研究,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窥见现代汉语词汇的日新月异,更能体会到社会的万千变化对语言的影响。时刻关注语言的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内外机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动向,是每一位语言学者都应尽心尽力的责职。通过对不同时期语言现象的描写、解释,我们不只是能够认识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更能够记住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信息,从而为未来记录下一个尽可能详尽的历史。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民族越能详细记录自己的历史,就越能避免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才越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向前迈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语言学者归根结底也都是历史学者,也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记录者。相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家来说,语言学家所不同的只是立足于人类的语言而已。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刘洪波.“拾荒族”的命名逻辑[N].南方都市
报,2005212206(4).
[3]祝国湘.我看“一族”[J].语文建设,1996
(10):48.
[4]吴薇薇.内地“族”日日新[N].参考消息,
2005212220(15).
[5]陈原.重返词语的密林[M].沈阳:辽宁教育出
版社,2002.
[6]陈原.陈原语言学论著:卷一[M].沈阳:辽宁
教育出版社,1998.
[7]吴国忠.形形的“族”[J].语文建设,1995
(3):23.
On the W ords End i n g w ith“Zu”
F U Yi-r ong1,2
(1.College of L iberal A rts,J i m ei 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
2.China Center f or L inguistic and Strategic Studies,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Recently,there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a large nu mber of ne w words whose ending is“zu”,meaning a type of peop le who have one common attribute.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se words’structure and meanings,and analyzes briefly the s ocial fact ors for their e mergence.Moreover,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still s ome r oom f or these words t o be nor mal2 ized.
Key words:“zu”;Chinese language;nor malize
(责任编辑 杨中启)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