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区公园相关研究
1.1 社区公园发展史
(1)国外发展史
国外关于公园发展史的研究(表1-1)表明社区公园整体进度上起步早,研究体系也更加系统化且注重公众参与。自1900年进入改良公园时期,美国诞生第一批真正意义的社区公园后,大众公园论坛美国社区公园从出现开始便成为公园建设的主体,为了适应社区居民随着城市发展而出现的需求变化,经过长期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趋于系统化。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外己经开始针对社区公园活动细节展开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间,国外相关学者开始研究社区公园的现状问题,以期更好地完善和发展社区公园;8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满足居民情感需求的社区公园设计等方面。
(2)国内发展史
我国关于公园发展进程的研究表明社区公园起步较晚,且研究体系以国外社区公园为基础,后续开始逐步摸
索适合国情的社区公园。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图1-2):第一阶段,当时还缺乏先进的理念做指导,社区公园的建设较少。主要是分析国外的设计案例及一些研究成果,以借鉴国外的理论作为依据。但当时在对国外资料进行翻译和研究时,难免存在差异,再加之我国在社区公园的建设仍停留在“绿化”层面以及我国和国外发展的行情存在差异。因此,初期社区公园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精神生活的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991年,民政部首次提出了有关社区公园的建设。强调了公园的众性、公共性以及新型的休息方式。提出“文化休息公园”模式。后期注重内部的同时逐渐发扬中国园林的传统特。这个阶段,社区公园的研究逐渐增多,对绿地建设实用性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以及对理论理解的深度,导致研究成果较少。第三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以及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趋向于追求精神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众多社区公园建设应运而生,大量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的视野也更加广阔。
1.2 社区公园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在社区公园研究对于社区公园生态性研究逐步清晰,并在摸索生态过程中逐步明确生态型建设研究与导则,研究随之更加具备系统性,并更贱偏向社区公园生态空间研究,研究的尺度也一直由宏观城市生态规划
尺度进行把控。Gobst er.P.H(1995)通过环境知觉谈到社区公园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应用功能,结果认为小范围的社区公园更容易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与绿需求。Donna(2000)指出社区公园能够改善社区建设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从生态角度探讨城市经济。美国的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2001)所著的《人性场所》中从人性关怀的角度,提出了对美国社区公园设计建设的社区公园的生态性建设研究操作性导则。杨-盖尔(2002)《交往与空间》中对当时城市和居住区规划中的功能主义原则提出了强烈的批评。Naderi和Raman(2005)的研究指出乔木与植物落能激发场地活性,带动场地生态功能。美国安-福赛思(2007)的专著《生态小公园设计手册》从年龄阶段出发提出:“社区公园应该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玩耍场所,为老年人提供进行社交和亲近自然的机会。”。Ghaemi P(2009)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落的串联、互动,形成有机生态题,研究表明社区公园通过调节雨水径流、区域温度、保护多样性等方面提升社区公园生态性,进而为使用人提供多样的生态空间。Ghaemi(2009) 研究表明通过雨水径流,区域温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可以增强社区公园的生态特性,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种生态空间[]。
(2)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社区公园研究大多从单一研究角度出发,前期专注于社区公园植物美景度及植物配置,后期由于海绵城市和其他学科兴起,开始注重社区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交叉心理学科的融合。具体包括,早期社区公园多
从植物景观角度出发。王雅静(2008)通过分析社区公园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从植物景观的美观度、舒适度以及对植物的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评价。石忠贵(2008)提出与地形相结合,利用地形的变化进行了社区公园植物整体设计。纪芳华(2009)、廖卿剑(2012)均运用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等设计学科理论,分别对社区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设计要素、服务对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设计研究。后期,另一方面国内开始注重学科结合,易可倩(2011)从使用者的感受出发,将环境心理学引入社区公园随着跨学科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老年人心理感知、康复性和恢复性研究。另一方面卢晶(2015)等人对社区公园生态改造的设计进行了探讨:针对广场区、水景区、绿地区、展示区进行生态改造建设。在对社区公园的生态改造中重点关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创建更加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江敏(2017)认为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的绿“海绵体”,将整个社区构建成完整的城市绿透水网络,也提升了社区景观的生态效应。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国外社区公园研究进展,国内社区公园整体研究范围广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导致关于社区公园相关理论过于碎片化。研究尺度更侧重于微观角度,后期偏重于理论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科学性的导则与规范引导社区公园发展。减弱了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因而成果具有许多局限性。
1.3 社区公园实践探索
(1)国外实践探索
众多研究显示关于社区公园低碳生态性的实践探索与设计同样起步较早,注重社区公园的改造,将社区公园的景观美学与功能性结合。19世纪末,以西蒙兹为代表的美国中西部地区景观设计师,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念:景观设计不能只是重复的运用流行的元素、形式和材料,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人文等环境及相关因素,运营本土植物建造落,创造出有乡上特的景观作品。20世纪60年代,美、英、日等工业发达的国家,接连发生了“八大公害”事件,在这一时期的设计师们从美学、功能性、生态性的角度出发,对工业机械、原有道路进行上、加工改造等处理,使得景观更具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满足游憩的需要。英国是最早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城市公园设计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一个志愿团体——生态公园信托机构在伦敦塔桥附近建立了具有典范意义的William Curtis生态社区公园。该公园修建在一停车场地面上,成功之处在于们运用生态设计理念塑造了景观及生物的多样性,并且让公园成为了人们接触自然,学习生态知识的场所。
(2)国内实践探索
国内的社区公园实践探索虽然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且因地制宜,注重场地内部生态性的实地改造与植物多样性。上海市2006年6月于浦东陆家嘴地区幵放的“豆香园”是以豆科植物为主题的社区公园,全园共占地公顷,整个公园的平面宛如一个婉豆的造型,栽植了如紫藤、紫荆、决明、合欢、剌桐、阜莱、红豆、槐花等
近种豆科植物。北京东城奥林匹克公园是与东四奧林匹克社区相配套社区公园,整体是较为幵场的城市绿地空间,公园在2007年经过改造,利用现有植物并进行补充,使植物层次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国外在社区公园的时间探索相对较早,并注重环境因素下的社区公园景观营造,在具体生态营造中采用理念指导设计,相对于社区公园生态景观效果,更加侧重景观小品的美观性与创新性,缺乏具体生态手段的落实。国内在社区公园营造上产生更多生态效应,但生态手段集中在植物方向,缺乏其他生态手段的探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