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汽车零部件加工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 ||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9360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21.06.11 | ||
(21)申请号 CN202110143494.9
(22)申请日 2021.02.02
(71)申请人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地址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潍县中路8号
(72)发明人 孙永丽 刘福海 刘本超 赵文景 鲍娜 侯维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37273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晓
(51)Int.CI
B24B27/033(20060101)
B24B5/04(20060101)
B24B5/35(20060101)
B24B27/00(20060101)
B24B47/12(20060101)
B24B47/20(20060101)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
(54)发明名称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机构、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下料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料端,所述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下料机构从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料端至下料端依次设置。本发明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通过定位机构、送料机构、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以及下料机构的配合,能够自动完成轴类零件的打磨,且不存在打磨死角,轴类零件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得到有效地打磨,相对于人工打磨或现有的机械打磨方式,大大提高了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 | |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 法律状态信息 | 法律状态 |
2021-06-11 | 公开 | 公开 |
2021-07-02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10-27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4B27/033专利申请号:2021101434949申请公布日:20210611 |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机构、上料机构、打
磨机构、下料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料端,所述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下料机构从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料端至下料端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传动杆组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交叉枢接,在枢接轴线的上方形成V型定位槽,在枢接轴线下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连接所述传动杆组,所述传动杆组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组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沿所述定位机构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打磨轮和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一打磨轮和第二打磨轮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支架底部设有第一螺母滑块,所述第二支架底部设有第二螺母滑块,所述第一螺母滑块和第二螺母滑块底部设有滑轨,所述工作台内部贯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同时与所述第一螺母滑块和第二螺母滑块传
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与第一螺母滑块相配合的部分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螺杆上与第二螺母滑块相配合的部分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互为反向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位于工作台外部的一端设有调节手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沿所述定位机构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旋胶辊和第二螺旋胶辊,所述第一螺旋胶辊通过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螺旋胶辊通过第四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第一螺旋胶辊和第二螺旋胶辊之间的间距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胶辊和第二螺旋胶辊的外壁均设有螺旋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齿条、转轮、推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齿条底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齿条上方,所述转轮的圆周面上局部位置
设有多个传动齿,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齿条的前端,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齿条的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定位机构上料端的一侧还设有倾斜设置的上料板。
说 明 书
<p>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轴类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是汽车常用的零部件,如各种转轴、传动轴、销轴、轴管等等,部分轴类零件为冲压件或铸件,在粗加工完成之后,其表面粗糙度达不到相关标准,还需进一步加工处理,通常采用打磨的方式改善其表面粗糙度,使轴体变得光滑。另一方面,加工好的轴类零件在长时间存放过程中也会返锈,影响正常使用,这时候也需要通过打磨的方式将其表面的锈迹去除。
传统的打磨方式是人工手持零件靠近打磨机对零件的表面进行打磨,但这种打磨方式劳动强度大、打磨效率低,且加工精度得不到保证。随着技术的进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较为先进的自动打磨工具,通过卡盘将零件固定并带动零件旋转,然后通过打磨轮对零件的表面进行打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和精度,但打磨并不彻底,被卡盘卡住的部分得不到打磨,需要换装零件,而装夹零件的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轴类零件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机构、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下料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料端,所述上料机构、打磨机构、下料机构从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料端至下料端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传动杆组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交叉枢接,在枢接轴线的上方形成V型定位槽,在枢接轴线下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分别连接所述传动杆组,所述传动杆组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