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和严密的逻辑。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和严密的逻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难点: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写作背景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台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便是其中的一篇。
三、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题目解读   
“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第二部分:“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第三部分:“四端”:仁、义、礼、智
六、全文分析
1、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明确: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两者是否矛盾?
明确: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仍存在私欲膨胀的问题,这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四端”。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进行说理的?3系gt
明确:
①本文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用大家熟悉的事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进行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将“四端”比作人的四肢,生动形象地说明人拥有“四端”如同人生来就有四肢一样,是天生的。
汽车商标②排偶句式,气势磅礴。孟子善于运用排偶句式充分透彻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在阐明“四心”“四端”时,运用两组排偶句,使文章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富雄辩彩。
4、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
明确:
观点一: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
镇江到扬州观点二: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自己的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的本性,离开后天的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4月中型suv销量榜出炉
房车之家
七、中心思想
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写起,由“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出仁政。文章在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性时,也阐释了“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八、写作特点
1、文章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
本文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外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全篇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推进。
五菱宏光报价2、文章善于运用论证手法。
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强调了人性本善及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论证灵活。如文章列举的“孺子将入于并”的例子,以及文中由“犹”“若”引出的比喻论证,成功有力,使整篇文章逻辑严谨,一气呵成。
九、补充资料
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
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十、总结全文
本文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
布置作业
孟子认为仁政就是“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300字左右。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