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孝悌篇
孝悌篇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
博瑞轿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之孝悌友爱篇
《孝经》二章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这里节选两章,以资诵读。
选文导读
孝为人伦之基,作为一个伦理概念,孝来自于自然关系的自然感情,并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伦理和文化规范。但作为社会自然人在血缘关系上的“亲亲之爱”所体现的能力和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真正的孝。使孝真正有别于天然亲情的是“爱亲敬长”的感情。这种爱敬已经大大超越了“父母给了我生命”等仅仅出于自然的血缘关系,而上升为以爱敬为标志和本质的伦理要求,让人在其中学习普遍意义上的如何做真正爱敬他人的人。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1]。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注解:
[1]悌tì:敬爱兄长
参考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转移风气、改变旧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更使君主安心,人民驯服,
没有比用礼教办事更好的了。所谓的礼,也就是敬爱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1]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2],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3]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注解:
[1]敬天下之为人父:父,这里指父母。
[2]教以臣:臣,为臣之道。
[3]恺悌:和乐,平易。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为臣之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诗经·大雅·酌》篇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而如此伟大呢!
选文鉴赏
中国军车
孝既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始于人伦血缘之爱的孝,从亲人间的亲爱,走向对天下人的敬爱,要求真诚地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乡里、爱国家、乃至爱天下。孝道是人间永恒的法则,是人就得行孝,天经地义!孝中有家国重任,有儿女情长,孝中浸润着先人对众生的仁爱情愫,凝聚着祖辈和合天下的智慧,蕴藉着人类对光明和美好的渴望。让孝陪伴着我们,肩负发展进步的重任,把仁爱揣在心中,镌刻在人类通往美好的大道上。买轮胎
(吴太源编选)
孝行贵诚笃买车新政策
保时捷卡宴s
选文导读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那么,什么是“孝”呢?“孝”是指
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从动物学上说,“孝”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让我们从《袁氏世范》中汲取一点儒家文化的精髓。
孝行贵诚笃
人之孝行,根于诚笃[1],虽繁文末节[2]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尝见世人有事亲不务诚笃,乃以声音笑貌缪[3]为恭敬者,其不为天地鬼神所诛则幸矣,况望其世世笃孝,而门户昌隆者乎!苟能知此,则自此而往,凡与物接[4],皆不可不诚。有识君子,试以诚与不诚较其久远[5],效验孰多?
——《袁氏世范》注解
[1]诚笃:心诚厚道。
[2]繁文末节:指繁琐和细小的礼节。
[3]缪:通“谬”。
[4]应与物接:犹言待人接物。
[5]较其久远:比较谁能奉行得更长久。
参考译文
人们的孝行,如果根源于真诚笃信的情感,即使有某些繁文缛节没有做到,也可以感动天地鬼神。曾经看到世上的人很多侍奉父母双亲不真诚笃信,却以声音笑貌假装非常恭敬,他们的行为不被天地鬼神所诛杀就算是幸事了,又怎么能期望世代子孙都能做到至孝,并且使家族昌盛兴隆呢?人们如果真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从此以后,待人接物,侍奉双亲,
切不可不真诚,有见识的君子们,试着将真诚的行为与不真诚的行为相比较,看怎样更久远一些,看一看哪种做法的效果更好一些?
选文鉴赏
对待父母,必须诚心诚意,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行。子夏向孔子问孝,子曰:“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难”是指态度不容易做好。并不是有事子女来做,有好吃的拿给父母吃就尽了孝道。孔子明确提出在孝顺父母时,还要做得和颜悦。而不应冷淡的一句“我来”、“吃吧”,这个态度问题主要还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于诚笃。真诚靠的是一颗心,让我们从“心”做起吧。
(陶文贤、范燕冬选编)
凌志 雷克萨斯《弟子规》节选
选文导读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伦理教育,他与弟子常常谈论“孝悌”问题,砥砺孝悌行为。在孝悌与文化学习关系上,孔子明确要求将孝悌放在首位。“孝道”与“孝德”是孔门弟子修身的首要功课。孔子的“孝悌”教育很有成果。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这里我们节选了其中的“入则孝”、“出则弟”两则,以供学习欣赏。让我们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树当代道德标兵,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总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