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特斯拉的全球无线电力输送计划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1856年7月10日,特斯拉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良。1895年,他替美国尼加拉瓜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该发电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1897年,他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1898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无线电遥控技术取得专利。1899年,他发明了X光(X-Ray)摄影技术。其他发明包括:收音机、雷达、传真机、真空管、霓虹灯管、飞弹导航、星球防御系统等。以他名字而命名了磁密度单位(1Tesla=10000Gause),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
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1000项(一说700项)专利发明,但这并没有使他腰缠万贯,特斯拉长年经济拮据。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在纽约旅馆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2003年,为了纪念偶像特斯拉,埃隆·马斯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特斯拉汽车。
尼古拉·特斯拉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性,一生动荡波折,1943年1月7日,终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纽约人旅馆因心脏衰竭逝世,享年86岁。
沃登克里夫塔
地球电离层巨量电能来源
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波长0.4~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4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能够透过地球大气层照射到地面的光谱波段大约在0.4~2.5微米。不能够透过地球大气层波长小于0.4微米的紫外光谱波段就被大气层吸收,这部分能量大约占太阳照射到地球总能量的7%左右。电离层的电能就来源于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光谱波段。
太阳每秒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煤产生的能量,按照紫外光谱能量占比7%计算,每秒大约35万吨煤的能量被电离层吸收,每天大约吸收300亿吨煤,中国全年用煤量大约35亿吨,地球电离层每天吸收的能量比中国煤炭全年消耗的能量还多8倍有余。
特斯拉曾经说过,“地球电离层就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闪电的诞生就是电离层电能释放的表现”。
将电离层与地面通过“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电能引导至地面,供人类使用
尼古拉.特斯拉这是他最初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到了当时亿万富翁摩根,征得了15万美元的资助,实际上,摩根只对特斯拉的商业价值感兴趣,他认为特斯拉能够借这个项目实现无线通讯,借助专利为摩根大赚一笔,因为当时伽利尔摩·马可尼正在进行无线通信方面实验。事实上摩根最后撤资也无可厚非,美国20世纪企业家精神就是以赚钱为首要目的,一个不赚钱的公司,是一个不道德的公司,马克思的资本论因此而诞生。也许特斯拉曾经将真实想法告诉过摩根,但是20世纪丰富低廉的煤炭石油资源与投资巨大的全球电力输送计划相比,明显前者开采难度与投资成本比后者更加实际。在这方面体现企业家精神最登峰造极的是著名的爱迪生先生,为此他用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向世人展示了“电椅”这种刑具的可怕,特斯拉因此不得不放弃交流电的发明权,不然直流电的提出者爱迪生就没法赚钱了。
死光武器
事实上,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导线”引导电能到地面供人类使用,并不是一撮而就的,这个能够连接地面与电离层之间的“导线”装置被称为死光武器,现代人称为激光武器;特斯拉其实才是激光制造者,当然万能的爱因斯坦同志是激光的提出者,他那无人能懂的“思想实验”能够推导出上帝老头子的任何想法。
这项著名武器也许有人看过,就是上图所说的沃登克里夫塔,玩过特斯拉线圈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初次见到人工闪电时兴奋的样子,炫目的闪电十分迷人。现在的人们仅仅只是将特斯拉线圈当做一种玩具,以能够制造出炫目多彩的人工闪电而自豪,实际上特斯拉线圈的真正价值是沃登克里夫塔的一个部件,他发明这种线圈可不是为了欣赏那炫目的闪电,而是为了能获得更高的高压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