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究竟是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天下?
【知乎用户的回答(30票)】:
未来是谁的天下?这个问题是市场与技术说了算。
只能说目前混动技术相对成熟,消费者已经可以开始购买。
我国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其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最早开始想做燃料电池汽车,在同济和北理工做,分别是燃料电池轿车和大巴,最后都只是出了几款样车,成本太高,不可能产业化做下去,所以就半放弃燃料电池。从“十五”863国家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政府一直主推电动汽车。到最新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虽然有对燃料电池的补贴,但额度已经不及以前,属于杯水车薪,但对电动乘用车仍然是给予最高6万元补贴(每年补贴退坡),混动只补贴插电。而且在规划当中,重点提了未来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成本要求。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国家目前仍然还是重点扶持电动汽车,而非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
原因主要有:
太原交通违章查询1、混合动力汽车:混动车电控要求非常高,电控技术一直是我国汽车的软肋,而日本混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再继续发展混动可能还是跟传统汽车一样的结果,那就是继续买日本的技术,学。当然政府不希望这样,不排除有对日的抵触心理。而且不是提了要"弯道超车"么。。如果发展混动,技术落后太多。
2、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国内同济一直在做,但主要是成本问题一直无法突破,而且储氢也是难点,国家花重金研究了一段时间发现很难有突破,因为国外很多车企也在做,比如通用。研究了很多年还是没有突破,所以现在等同于半放弃状态,几乎没有企业做这块,都是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在研究。最近有个新闻可以看一下蔡澈:燃料电池研发进度落后 量产恐需十年
3、纯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一方面是零排放(说火电污染的请移步整个产品生产到使用周期结束,电动车比汽油车产生的污染更多吗?,已经有解答,而且未来电力来源情况一定会改善,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一定会更多)另一方面是技术难点相对较少:亚洲一直是世界电池产量最大的区域,中国的电池年产量也很高,可以说电池方面算是中国相对
不弱的地方。所以政府发展电动汽车可以发挥优势,避免劣势。所以中国政府主推纯电动汽车。但电动汽车也有很多问题,电池成本、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三大瓶颈。
国家发展方向是对的,虽然目前混动比较有推广价值,但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大方向,因为可以更好地与车、路形成互联,形成新的移动方式。
PS:针对”弯道超车“,只是打气的提法而已,不相信政府的精英智囊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
我认为电动汽车仍然应该是从高端做起,然后逐渐向下。从古至今,技术的进步不都是这样么?(微型电动车除外,是国情特殊情况下的产物)所以还是看好国外豪华品牌能率先推出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然后富人玩玩,慢慢等成本降下来以后再广泛进入大众体。
【知乎用户的回答(7票)】:
未来一定是纯电力的天下。
分动器油电动车普及—>充电桩遍布各地—>电动车续航上限300km问题解决
混动只是作为过度车型,我相信几十年之后gas station都会消失 :-)
传统汽车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充分/饱和的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恰恰相反,还是一块未切的蛋糕。我认为在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前提下,我国是可以弯道超车的。
【蒋正的回答(1票)】:
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趋势是这样,止于时间表这就比较难猜了。
自行车论坛【党青的回答(4票)】:
转载一篇德国大神廖宇的文章,可能很多人已经读过。
【导读】1999年,没有太多人懂互联网,看好阿里巴巴。同样,在2014年发问: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阿里巴巴?引来的一定也是不屑和诧异的目光: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谁会是2030年的王者?
【无所不能 文|廖宇】“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是最近一周互联网
上含金量最高的名言,15年前来美国要融资2百万美金却被30家VC拒掉的马云,近期在美国给阿里巴巴路演时让投资者排队拐了18个弯,电梯等了40分钟。招股书显示,阿里IPO拟发售3.2亿股,最多融资243亿美元,对应的估值为1627亿美元。
所谓逆袭的成功,见证的照旧是历史的前倨后恭。此时此刻,也一定有一个弱小的“阿里巴巴”在被轻视;15年后,也一定会有人从消失的泡沫中回望感叹:曾几的概念并非浪得虚名。
1999年,没有太多人懂互联网,看好阿里巴巴。同样,在2014年发问:谁会是能源互联网里的阿里巴巴?引来的一定也是不屑和诧异的目光: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谁会是2030年的王者?
也许历史有一天会把2014年当作能源互联网的元年,但这个概念着实让当下的很多从业者都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有不少聪明人先知先觉,比如前不久刚刚从微软跳槽到百度的新任总裁张亚勤,他从前几年大谈云计算大数据的浮躁中走出,以实际行动宣告了互联网世界的巨大转型:“从1980年到2010年的三十年期间,世界是从物理的到虚拟世界的转移,而从2010年到2020年以后,则是从虚拟到物理世界的逆向改变。”
无论这句话听上去有多么生涩难懂,都足以预示着未来十年有很多传统产业将被颠覆、重塑,而人类生活、工作的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更大的变化。而“能源互联网”,因为其对人类生活需求的影响攸密相关和环保之风日盛,无疑是这里面最值得挖掘的金矿。
雪佛兰爱唯欧二手车但是混沌之初,大部分人连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还搞不清楚,牵强附会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就像以前无数人以为会个五笔就算是会电脑,能发伊妹儿就算是懂得互联网精神。事实上,着急对能源互联网开宗明义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三种不同流派的尴尬解读。
“能源互联网”最初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能源生产体系下的网端互联:Internet of Energy(IoE),着重点是以现代通信技术ICT为主对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互联。电能虽然仅仅是能源的一种,但电能在能源传输效率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清华大学曹军威教授的说法,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
这一理念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在欧美国家齐头并进的发展着。德国联邦政府20
08年开始推动的"E-Energy“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就是以新型的ICT通讯设备和系统为基础,在六个城市试点不同侧重的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以最先进的调控手段来应付日益增多的分布式电源与各种复杂的用户终端负荷。在这一概念框架下,“互联”是最重要的关键词,而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不妨称之为“能源端的互联网”。
丰田hilux随后随着欧美国家电力市场的不断放开和能源价格的攀升,IT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在不少国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圈:Energy’s Web/App ( 能源圈的互联网应用)。比如在美国的opower,新西兰的powershop和德国的GreenPacket等,都是借助开放的售电端活跃市场和节能增效的大背景出现的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呈现的是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激情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诚意,电力作为一种24小时不断变化价格的新型商品成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及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的交叉点,引领着需求侧管理、主动配电网这些纯能源系概念不断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产生结合。在这一概念框架下,“开放”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我们可以称之为“能源圈的互联网”。
可是从“端”到“圈”,似乎依然不足以显示这一概念的宏伟。从2013年初开始,电网系媒体上
尾气污染出现了在设想难度和拓展力度上都远超上面两个阶段性定义的“能源互联网”,应该用international connected energy network全球能源互联网 来表述最为准确。全球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为了利用它们,“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北极、赤道等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
再多的定语修饰也无法与这一计划所图之大相提并论。可再生能源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电网内的能源流动将颠覆目前已有的模式,动辄几千万千瓦的能量输送将成为地区和国家间电力交换的常态。因此如果要把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效和保证环保作为目标,就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能源观来支撑技术上的无限发展。这一概念下的能源互联网,“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对于这一体系下的“能源互联网”,只能勉强用“能源届的互联网”来粗表其博大精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