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海市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建议
两厢别克凯越吴恒
【摘 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海南省琼海市存在地下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海岸带变迁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琼海市这些日益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各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建议,为该地区国土开发整治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地质科学依据。%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survey, it was shown that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of groundwater, geological disaster, coastal zone vicissitude had occurre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Qionghai, Hainan provinc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se increasingly obvious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detail by detail, analyzed their causes, and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 advice, thus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geological foundations for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reclamation, urban regul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3页(P44-46)
【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城市;琼海市
【作 者】吴恒
【作者单位】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海南海口 570206
c3-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24
引言
福特f650报价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受到的影响和压力与日俱增[1],有些城市出现了地下水资源短缺、地质灾害、垃圾堆放水土污染、不良土体、近海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2-6],对人民生活造成了影响。从2004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了“全国主要城
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计划项目,计划逐步完成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评价工作,以期为国土开发整治、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7]。海南省琼海市作为亚洲博鳌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被列入其中的工作项目之一“海南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本文在琼海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
1 城市概况及地质环境背景
1.1 城市概况
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沿海,是海南岛东部区域的经济中心,以发展旅游、商贸和轻工业为主,是具有热带滨海、滨河风光特的生态旅游城市。全市陆域总面积1692km2,截至2010年,总人口48.3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45.1亿元,年增长率8.0%。据《琼海市十二五规划》,琼海市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9:15:56,以旅游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2%,中等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1.2 城市地质环境背景
1.2.1 自然地理概况
琼海市背山面海,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标高一般为10~60m,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山前剥蚀堆积波状平原、火山岩台地、河流侵蚀堆积区、滨海堆积平原。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年均气温24.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016.1mm,区内发育有海南第三大河流—万泉河。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1.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本次工作区范围主要为城市远景规划区范围[《琼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面积约为 297.7km2,见图 1。
图1 工作区位置图
1.2.2 地质条件
工作区内地质作用较为强烈,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多样,地层从老到新有长城系、志留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和第四系,还分布有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侵入岩,以及第四系玄武岩。东西向昌江—琼海构造带横穿工作区,受区域构造影响,断裂构造发育以次一级为主,全新世以来未见有明显的活动迹象,历史上未发生过重大的破坏性地震,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1.2.3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和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按富水等级进行划分,分为中等和贫乏两个等级,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中等,火山岩裂隙—孔洞水为贫乏,见表1。
表1 含水岩类富水指标及富水等级划分表地下水类型  富水等级钻孔涌水量民井涌水量泉流常见值地下水迳流模数m3/d m3/d L/s L/s·km2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火山岩裂隙-孔洞水基岩裂隙水中等贫乏中等100~1000<100 100~1000<100 1~3≤1 0.5~1.0 3~10
1.2.4 工程地质条件
包头市汽车违章查询
区内工程地质体可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岩体按岩相建造可分为岩浆岩建造、碎屑岩建造、变质岩建造;土体为沉积土,按岩性组合、粒度和物理力学性质可划分为砂类土和软土类土两个土组。
1.2.5 环境地质条件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将工作区地下水的水质划分为合格、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个级别,区内大部分地区水质合格。土壤营养元素富足,环境质量优良,适合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
qiruiqq
2 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2.1 地下水资源短缺
对工作区内的三种地下水类型分别计算其天然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结果见表2,琼海市工作区297.7km2范围内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40.58×104m3/d,可开采资源量为14.97×104m3/d。由于水资源分配的时空分布不均,虽然基岩裂隙水的富水等级为中等,但受构造裂隙的控制,富水性变化较大,集中供水的意义不大;尽管滨海平原和河流侵蚀堆积区的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资源也较丰富,但由于开采方式为民井,在降水量较小的季节易造成暂时性用水紧张。可见,区内总体上地下水资源较为短缺。
表2 工作区地下水资源计算结果表(单位:×104m3/d)数据来源: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省琼海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2009年。地下水类型  天然补给资源量 可采资
源量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基岩裂隙水合计23.73 2.89 13.96 40.58 8.06 0.81 6.10 14.97
2.2 地质灾害
2.2.1 崩塌分布规律与发育特征
工作区范围内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崩塌点大多发育于万泉河沿岸和滨海沙堤,其它地段有零星分布。其特点是崩塌速度快,持续时间短,每次暴雨后,均有小规模崩塌发生,总体规模较小,一般小于1000m3,均属小型崩塌。
2.2.2 崩塌形成的影响因素
东风风行菱智
(1)地形的复杂程度及斜坡的坡度是导致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之一。从崩塌的外形特征来看,多数发生在坡度大于60°的陡坡地带,且坡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崩塌。(2)大气降雨则是引发崩塌的最主要因素。区内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绝大多数与降雨强度有关,通常发生在暴雨期间或连续降雨的后期。由于土体长期被雨水浸泡,加之河水和海浪的剧烈冲刷,对地质灾害的诱发尤显突出。(3)大规模、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也是造成土体崩塌
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沿海地区大面积砍伐海防林和开采锆钛砂矿,人为疏松了海成沙堤,为海浪侵蚀、淘空提供了有利条件;万泉河沿岸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农业耕种,破坏了原有植被,使河岸失去了应有的保护,在河水的冲刷作用下,也易产生崩塌。
2.3 海岸带变迁
2.3.1 海岸侵蚀概况
工作区范围内海岸线长16.57km,均为砂质海岸。入海河流为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港口有博鳌港、潭门港。由于自然条件、海洋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的作用,使海岸带地质环境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海岸侵蚀。区内海岸侵蚀较为强烈的岸段为万泉河入海口南北两侧海岸,侵蚀方向由东向西、东南向西北方向侵蚀。经1991年、2001年两个时期的遥感解译对比(图2),1991年北沙堤长1.6km,宽1.2km,南沙堤(玉带滩)宽1.2km,至2001年,北部沙堤已完全消失,河口由原来180米宽变成510m宽,南部沙堤宽度变为480m,比1991年净减720m,同时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沙堤向西偏移3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