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前碟后鼓刹车在很多人看来早已是过时的技术了,一般只在一些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中出现。然而还是有一些例外,比如说西安比亚迪有限公司路虎神行者。这款近50万的SUV同样采用了前碟后鼓刹车,是路虎不厚道还是另有原因? 

    前几天与朋友聊车,谈到日产不够厚道,给骐达仍然采用前碟后鼓刹车——这种在同级别新款车里已经淘汰了的技术时,朋友颇不以为然的问我:你知道路虎神行者ca1092是什么刹车吗? 
    我说:前碟后鼓啊,怎么啦? 
    他说:50万的车,同样采用前碟后鼓,要这么说,岂不是路虎更不厚道? mg车友会
    我说:两回事,神行者是因为路虎理念的问题导致的这个结果,路虎当初在开发神行者的时候,还是按照传统的越野车理念给它匹配刹车的,在传统越野车的理念里,后轮采用鼓刹很正常。像同样卖50万的牧马人,甚至更昂贵的老款奔驰G,以及在日系越野品牌里
比较有名的三菱帕杰罗(不包括最新的V73,三菱到了V73,整个设计理念已经开始向偏重城市用途转变),后轮都是采用鼓式刹车。 
    他说:为何这些越野车要考虑后轮鼓刹,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那么大的车,它的制动力够用吗? 

    我说:你是不是觉得碟刹的制动力大于鼓刹? 

    他说:难道不是吗? 

红线汽油添加剂    我说:误区!正好相反,悦翔2012款鼓刹的制动力会明显大于碟刹,传统越野车之所以采用后轮鼓刹,也正是利用鼓刹的这种特性。在恶劣环境的野外,如果要在比较陡的坡道上驻车以及拉手刹起步,此时手刹的制动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在开四轮碟刹的车子时,之所以感觉到刹车很有力,是真空助力泵在里面起作用。而手刹是没有真空助力的,那么此时如果想在拉手刹时获得比较大的制动力,就只能采用比较传统的鼓式刹车。 

    其实从市场定位来看,神行者并不是纯正的越野车,更多的是倾向于城市SUV的定位,也就是说它应该采用四轮碟刹比较合适。但是路虎是传统越野车,在车型开发设计上受传统越野理念的影响比较重。路虎在开发神行者的时候,由于开发时间还比较早,其传统越野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所以给神行者配备了后轮鼓刹。现在路虎整个设计理念受到大股东的影响,揽胜和发现开始向城市用途为主转变,纯越野的车型仅剩卫士一款,如果新
款的神行者还不改为四轮碟刹,那就真的不厚道了。 

    但对于普通城市使用的乘用车而言,碟刹的优势比鼓刹要强得多。虽然碟刹的制动力不如鼓刹,但可以通过真空助力来解决;而碟刹的其他优势,例如刹车线性、散热性、排水性、抗热衰性,则是鼓刹望尘莫及的。现在主流的乘用车(包括轿车、城市SUV等)都开始采用四轮碟刹的配置。而没有采用此项配置的,除了传统的越野车以外,原因无外乎一个——成本。 
    在轿车领域采用前碟后鼓的结构,这与其车型定位有关——四轮碟刹固然好,但是成本比前碟后鼓要高,而对于纯粹家用的经济型轿车来说,厂家认为采用前碟后鼓就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而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目前国内的小型车以下的轿车,几乎全部采用的是前碟后鼓的刹车配置,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碟刹的相对于鼓刹的主要优点是散热和抗热衰性,在极限驾驶频繁大力刹车的时候,不容易因为刹车过热而失去制动力。小型车以下的车型,一般是定位以代步为主的,发动机排量不大,底盘调校也很少做到真正的运动,很少、也很难像大排量轿车那样去极限驾驶(如频繁地大力加速到很高的速度以后,又在入弯前大力刹车),加上自身重量也比较小,需要的制动力也相对较小,不容易因为大力刹车需要过大的制动力而产生过多的热量,所以前碟后鼓可以满足这类车型的绝大多数的驾驶状况。碟刹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刹车线性好,可以提高对踩刹车时的力度的控制,提高舒适性。对于这种以经济型见长的车型而言,舒适性也可以有一定的妥协,刹车线性方面的要求也没有高级别的车型那么高。因此,即使是像雨燕这样最新款的国产小型车,仍然会采用前碟后鼓的结构。甚至本来已经采用四轮碟刹的国产POLO,在改款为POLO GP时,也将后轮改为鼓刹了,大概就是基于以上的原因。 
    小型车以下的轿车,几乎所有的厂家都采用前碟后鼓的结构,买家在挑选的时候没有别的选择,自然没有问题。而在高一级别的车型上,情况就不同,四轮碟刹已经成为新款车的主流配置,如果某款车仍然采用前碟后鼓的刹车就让人不容易被接受了——购买一款十几万的车,人们不仅仅考虑用来代步,他们还需要考虑性能方面的因素,而刹车,在许多人心目中是很重要的。 


    总结:像路虎这样的越野品牌,采用前碟后鼓刹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节约成本,而是考虑到越野车的特性对于鼓刹的特定需求。小型车以下级别的车型上采用鼓刹是因为车型定位的问题——这种配置在大部分这个级别的上前碟后鼓已经够用,所有的同级车型也基本上采用这种匹配。而在高一级别的车型上,仍然采用前碟后鼓,则多少给人感觉有些不厚道,让人就有些难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