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6期
2003年12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H um ant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2 No.6
Dec.
2003
[收稿日期]2003207228
[作者简介]陈丹青(19742),男,江苏无锡人,助教.
陈丹青, 于帆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063)
[摘 要]由于“后现代”现象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方面,所以文章立足于现代工业设计,着重分析和研究后
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一些设计现象,从而使人们对“后现代”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和明晰的认识。
[关键词]后现代;工业设计;设计[中图分类号]TB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973(2003)0620108203
Post Modernism in Industrial Design
CHEN Dan 2qing , YU Fan
(School of Design ,S outhern Y angtze University ,Wuxi 214063,China )
三菱lancerevo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post modernism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industrial design.Th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ts embodiments.Therefore ,we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post modernism.K ey w ords :post modernism ;industrial design ;design
1996年,41岁的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出版了一本名叫《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书。他宣布
要用“混杂”代替“纯净”,宁可“模棱两可”而不“一目了然”。他说:“我赞成含义丰富,反对用意简明:既要明确的功能,也要含蓄的功能。”他喜欢“彼此兼顾,不赞成非此即彼”:他喜欢有黑有白,有时是灰,而不喜欢不黑即白,不白即黑。他认为可以从美国20世纪后半叶的“民间建筑”中吸取“杂乱的活力”并特别赞赏“大街上的东西”。他使过去一向被讲究高雅与纯净的
现代派蔑视的所谓“低级趣味”被搬上正席。
[1](P319)
后来文丘里的著作被当作向现代主义建筑开战的宣言书,并被人们戴上了“后现代主义之父”的桂冠。于是,我们都知道在建筑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生事物———后现代建筑。然而,后现代从来就没有独立于建筑中,实际上,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在工业设计的各个领域中都早已出现了后现代的萌芽,并悄悄地开了花,结了果。我们惊诧: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工业设计的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一个程式化的游戏规则
现代主义,一种无所不在的观念和理论,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从注重逻辑性和合理性、追求统一和协调到功能主导形式,注重经济、实用性,乃至达到理性主义的高峰。现代主义以其特有的神奇魅
力,迅速满足了人们如饥似渴的物欲,从而统领并征服整个工业设计领域以及人类的生活。如在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利用现代主义观念,设计出了大批符合二战后社会所需求的经济性、合理性的实利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师们从实践中不断揭示建筑的普遍原理,而所谓的建筑的原则就是建筑普遍性的始源,是超越时空而成立的原理。在本质上,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功能主义,以机械形象为模式,不受某个时代、某种文化的束缚,并以能斩断历史和时间的延续为首要任务,它迅速称霸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成为没有任何文化背景的国际式建筑,当然,现代主义建筑观也被世界所承认并推
夏朗崇。
[2](P23-27)
然而,当现代主义建筑遍地开花后,世界上的办公大楼空间、经理室成为同一个模式,航空港、超级市场以至住宅区
8
01
也都如出一辙。正如一部前苏联影片中反映的,一个归家的人在意外中下错了车站,然而他发现在这
个陌生的城市里却有着和他家乡相同的城市环境、相同的街名、相同的住宅楼、相同的门牌号,甚至相同的锁和钥匙,乃至于相同的家,于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可笑的混乱。
汉斯・泽多尔马亚曾经说过:“现代建筑的造型原理是建立在对社会性、生产性关心的价值观上,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规则罢了。”不仅如此,这个游戏规则正在变得僵化而冰冷。所谓理想的工业化,进步的社会已经不那么具有感染力了。曾经有人这样描述现代主义堡垒的动摇及衰落———沉默的泰坦尼克号。看来,它的生命力似乎确实走到了尽头。
凌放另外,众所周知,德国是现代工业设计的诞生地。传统经典的设计原则也正经受着变革,这些原则认为,设计是一种系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活动,因此,应注重经济、功能、简洁的设计而反对装饰。这种设计观念与现代主义建筑观不谋而合。在产品设计中,总是依照永恒性和明确的功能意义等原则来赋予产品形状,规范的形式几乎成了经典法则,任何表达设计师或消费者意志与激情的东西都被完全地压制了。产品设计中的趣味和情调因素被排斥到了危险的境地。甚至到了20世纪70年代,设计界仍遵循传统的设计观念,许多设计师努力使众多先进的、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纳进一个整体的外壳,俗称“黑盒”设计。惯用黑白灰调,体现纯粹的理性、精确和冷漠无情,而且,由于与功能的不再对应,原有造型语义紊乱了,人们似乎无法从外观上区分是录音机、照相机,还是别的什么。
二、后现代主义,在现代科技中奠基,
宝马3系混动在批判理性主义思潮中萌芽
当置身于发达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现代工业文明中享用它丰硕成果的同时,人们似乎有些“消化不良”。面对如此丰富的物质环境,人们不到自我,不到自己的家。于是不少人在年轻时曾是狂热和激烈的现代运动倡导者或响应者,在体验了一种情绪或精神的危机之后,同样狂热和激烈地成为反现代主义者。他们开始对现代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进行反思、争论和批判,这一震荡涉及了电影、戏剧、哲学、文学、设计等整个思想体系,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是,后现代在工业设计中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几乎使一切都成为可能。在建筑上更是如此,因此可以说,不存在什么不可能实现的,科学技术为设计插上了翅膀,使它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一方面,在建筑设计中,技术成熟后,只要有相应的面积,选定一个方法,技术就可以确保实际的需要,其它一切都可以毫无阻力地进行下去。建筑的风险已经没有了,而且随着被称为高技术的机械装置在建筑表现上越来越具有超功能的性格,建筑的功能已逐渐成为用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一些安装设备、通讯设备、自动化控制仪器等,它们的功能都成为隐形,都淹没在不可视的领域中。建筑进入了不可视时代,从而有更多的空间用来传达信息与思想,建筑设计从必然王国走进了自由王国。因此,建筑比起作为综合先进技术、社会智慧的科学更接近于承担社会、文化表现的领域了。
另一方面,在工业设计的产品设计中,像蒸汽机车、脚踏缝纫机那样的机械装置,那种简单的、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机械几乎被淘汰了。更令人惊异的是,随着电子、微电子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20世纪70年代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角,它的渗透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微电子技术不仅根本改变了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而且动摇了一系列被视为经典的设计原则。由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迅速提高,电子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电话只剩下了听筒,收音机缩进了耳机里。另外,产品设计的平面化更使造型从三维走向了二维,体积消失了。如:卡式个人电脑、信用卡、电话、钥匙、超薄电视机,甚至连家具和器皿也以“薄”为美,更有甚者,从理论上来说,一辆豪华轿车的众多机械电子结构可以做到只有一枚硬币那么小。而不远的将来,产品的隐形化也将成为必然,如:背心视听设备、腰带型个人电脑、腕式手机、手套计算器等都已出现。
这样,设计界一惯坚持、推崇的种种外形与内部结构、造型与功能对应等设计原则与观念几乎无用武之地,原先规范性的造型语言显得不合理,因为过去可以亲身感受到的那些机械结构,功能大多被电子所代替或者变得在生理上得不到反应,人们大多通过各种各样的指示灯来确认效果,设计的主体变成了信息的传递,在这个意义上,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状况是大同小异的。
中国重型汽车我们完全可以断言,现代科学技术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与表现舞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设计从此会变得更容易,而对众多全新的论断、假设和疑问,设计师们的反映是各种各样的。
三、后现代主义,一个多彩多姿的梦
在经历了割断文化传统、排除时间延续性的物欲满足之后,后现代首先意识到的是时间感,是自己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从而强调时间的流逝,实现传达文化、信息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从主观和客观上做了许许多多的尝试。
在德国,受索特萨斯的“曼菲斯”和美国产品语意学及消费者分类学的影响,以青蛙设计公司为代表,表现出与传统的设计原则的分道扬镳,它的设计宗旨为注重人体尺寸和拟人学。还有后来的长生鸟设计公司、瑞纳・摩尔———一位勇于向现状挑战的设计师,后者通过精辟的统计学研究和消费行为分析,创立了一套基于消费者自身的设计战略。
而爱尔多・索塔萨斯,作为意大利著名“曼菲斯”设计学派核心人物以及20世纪60年代欧洲所谓“反设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的陈述可能更具代表性,他认为讨论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它存在的时间、地点,优秀的设计并不是坚守什么标准,而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要说有什么标准值得坚持,那便是不断去探索历史与历史形象反映之间的关系,坚持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反映现实世界形象的一种追求:在工业设计中不能持久的便是企图寻形而上学的空谈和绝对的永恒的标准。他还非常形象地说:“为什么宝石就一定会比极乐鸟的羽毛好?为什么金字塔就一定比缅甸的茅屋好?为什么总统的演说就一定比晚间恋人的情话好?”他坚持设计应首先引导人们研究生活,设计应该是生活本质一
901
种具体形象的表现,设计并不以产品流程的终结而同时完成,它恰恰开始于产品完成的瞬间,设计开始于产品进入家庭、街道、城市、天空、人体和心灵之时。[2](P175)
工业设计应关注人性、关照人情。工业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工业设计与传统的关系正在被重视,并在工业设计观念中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也许在产品设计实践中,没有能足够地体现这一点,或许由于产品自身的特点而使这种体现并未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在产品设计中后现代还没有被人们直接认识,然而后现代建筑相比之下就显得轰轰烈烈了。
1972年,31岁的设计师毛纲毅旷在北海道建造了一个名为“反住器”的别墅;1975年,同样是31岁的石山修武在爱知县建造了一个名为“幻庵”的别墅,这两个建筑成为最新建筑观的宣言。他们都用文学作品中的联想解释作品,把时间流逝带入作品中。而美国建筑设计师赫尔穆特・扬认为应该在创造中进行与过去、未来有关的历史的延续性的努力,为人类生活创造罗曼蒂克的幻想,这种建筑既是孤立的物体,也是城市文脉中的一部分,给我们时代的精神主义和技术万能主义的动向之间带来转瞬的平衡。[1](P317)美国建筑设计师R・斯特思作为文丘里最忠实的信徒将后现代建筑归结为三个特点: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
后现代运动就是这样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个性显现把握新的观念并使之投入它可能的更宽的领域。
四、后现代主义,从不同的传统观念出
发关注人类、关注未来
后现代本身是一个复杂现象,但无论怎样,后现代工业设计更注重思想性和哲学的探索,而且大多数设计者能走出个人在造型和内涵上的道路,尽管他们探索的方面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他们都表现出对人类自身、对人类未来的关注。
正如在1986年日本东京国家现代艺术馆举办的由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师参加的建筑展的前言中所写:……建筑师们正在力图对各种文化的、历史的和环境的因素革故更新…如今,历史建筑当中的装饰和象征的功能,得到了重新评价。获取观悦和鼓励社会化的种种作法,在建筑中,在包括地方历史和地方自然环境在内的再开发计划中,又一次携起手来,这当中的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当成一个宏大进程的一个环节;这个进程,使技术与人的经验,甚至与大自然、与人类的历史更和谐一致。
这是对后现代建筑的积极评价,也是对整个工业设计后现代主义运动的主流的肯定,是后现代建筑理论的理想目标,也是整个设计界,甚至是人类发展的追求。
[参 考 文 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君国均.国外后现代建筑[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程晓芝) (上接第107页)
该段时间内的设计成果都属于和原来单位有关的职务发明。
企业懂得应用外观设计专利在实际的工作中保护自己的产品,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可靠性增长;而且,全面检索已经存在的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对本行业产品的外观设计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制定较为适宜的设计方向。对于设计者而言,虽然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能最大限度地生产,但并非愿意被随意地粗制滥造,这也是为外观设计立法的宗旨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对我国目前的外观设计专利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从1985年4月至2002年9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358943件,其中国内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为329455件,占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的91.8%,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6]从申请的内容来看,大部分集中于食品包装袋等产品,缺乏工业设计的亮点。这一事实反映了我国工业设计的实际水平,对设计者来讲是压力,更是挑战。
工业设计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直接影响产品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为外观设计立法将是规范我国工业设计市场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文希凯.专利法释义[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
[2]胡佐超.专利基础[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7.
[3]赵嘉祥.外观设计专利复审与无效案例[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9.
山东二手车[4]刘桂荣.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审查指导[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5]包蹇.告摩托罗拉侵权获受理———公司索赔近两亿元[EB/OL].http//ws.chinabyte/20020624/1617244.
shtml,2002206224.
[6]张文强,丘慧慧.摩托罗拉被诉侵权惊爆中国工业设计落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212225.
(责任编辑:程晓芝) 01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