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历了萌芽初创期、恢复重建期、
改革探索期、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2017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指
导意义[1]。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
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
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2]。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社会
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支持大、中、小
企业融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
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3]。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
案》中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职业教育办学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就业,这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4]。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86%以上的毕业生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而在本省、市和本经济区域的初次就业率平均超过65%和68%。因
此,
高职院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贴近行业企业,根据行业企业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5]。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缓解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有效推动江苏省盐城地区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
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智库课题组采取实地走访、召
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电话访谈、、QQ 等方式,进行网络调查,并查阅大量资料,
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分别对近年来与职业学校合作的用人单位就“校企合
作、产教融合”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研,
收到盐城地区合计119家用人单位的有效问卷;
同时还主要面向盐城地区4所省属高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调研,
收回有效问卷295份。吉奥汽车怎么样
一、调研主要内容本次调研主要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该由谁来主导、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希望完善哪些管
理体制与机制、为深化“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要搭建哪些校企合作平台、提高企业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
极性希望哪些鼓励政策来支持、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领域调以及校企合作形式、
学校如何引进和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企业和教师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状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研。
二、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现状(一)主要特点
1.产教对接初步完成近几年,盐城市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形成了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我市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现
代农业和服务业、智能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相匹配,
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机衔接、
普职教立交互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盐城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联轴器的作用努力将我市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长三角北翼职业教育
示范样板、东部沿海“蓝黄”技能人才聚集区、
创新创业新高地。其中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对接纺织服
①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联高校发展专项重点课题“地方高校智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20GSA-005);2020年盐城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智库重点课题(2020cjrh004)。
作者简介:杜梅(1967—),女,江苏淮阴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
高职学校智库关于产教融合现状的调研报告①
梅1,吕立斌2,祝宝江1,杨小芳1,戴
俊3
(1.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2.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224051;3.江苏悦达纺织集团,
江苏盐城224000)[摘要]通过对盐城地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情况进行调研,
了解盐城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关
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调研报告
春节高速免费到几号[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8-0001-03
1--
. All Rights Reserved.
装产业,成立由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纺织职教联盟,建成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平台建设体现了功能集成、资源集优、服务集聚、管理集约的理念,通过共建共享,形成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技术创新、社会培训、机制创新、国际合作的内涵建设成果;同时还对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以及财税和物流产业。江苏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实
现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我市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钢铁四大主导产业初步对接,地方特产业基本全覆盖。
2.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布《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坚持产教融合、特办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提升了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目前全市有各级职业院校40所,全日制在校生愈10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3万多人。其中高职院校有4所,有3所公办分布在市区,1所民办分布在射阳,在校生32000人,教职员工1620人。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不断提升,2所院校为省示范学校,其中1所江苏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升本。建成盐城职教园区,总占地7500亩,已进驻大中专院校7所,在校学生6万多人,是江苏省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之一。并成立由职业技术学校为牵头单位,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组成的盐城市汽车、纺织、工业自动化、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六大职业教育联盟。各职业教育联盟积极探索政府指引、行业指导、社会参与、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总结办学经验,加快推进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3.校企合作多方推进
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主导、院校主体”的原则,盐城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印发了《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搭建了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平台,平台对接区域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特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发挥技能人才团队优势,参与技能革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共享的产教融合项目和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具有创新特和推广价值的成果。目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契合度加快提升,全市共有12个职教产业联盟协同36所市内外大中专院校、203家行业企业,服务全市12个重点产业园区和84家骨干龙头企业,助力我市经济发展。同时优化资源布局,推动高层次、高水平职业院校向重点园区布局、与重点产业融合,加快筹办响水钢铁职业学院、大丰港口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推进机电高职新校区建设,职教专业结构与全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契合度达90%以上。
(二)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
“十三五”时期,全市成立汽车、纺织、工业自动化、装备制造等12个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盐城市入选江苏省四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设区市”,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盐城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教育名片,但是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产教融合和形式和层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一是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学校和企业分属教育局和工信局不同的部门主管,部分学校一校多牌,存在重复和交叉建设的现象。二是存在多层管理现象。目前盐城职教园的多个院校,有的是省管的,有的是市管的。教学资源存在难以统筹共享的问题。三是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我市现有本科学校2所,高职高专4所,没有设专门的高等教育管理科室,对高等学校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管理作用。而职教园没有设立管理办公室来负责园区学校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园区政策的落实和资源的统筹。
2.校企深度合作难以推进
无石棉刹车片
一是校企合作冷热不均。企业主要满足于就业方面的合作,对育人过程走过场,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主要原因是国家和地方虽然已经出台了对实习的企业减免税收等规定,但是政策比较笼统,落实起来难,并且政策的红利没有延续性,企业积极性不高。二是缺乏相关激励政策,导致企业不愿意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地方千亿产业较少,没有服务千亿产业的高职学校,高端技术人才是个很大的缺口。四是县域职业技术学校服务区域及经济的能力相对较弱。由于师资、实施设备和产业发展方面条件不均衡,大部分县级职业学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较弱。
3.职业院校师资短缺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实际情况下,往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育部明文规定职业学校的师生比为1∶18,然而不少学校已经达到1∶25。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工作量过大,有的教师周课时在30节以上,教师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企业实践教育教学的学习。二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2--
.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占比不均衡,个别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三是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不足。职业学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而学校引进的企业能工巧匠,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4.经费投入达不到要求
网上交违章近几年,虽然我市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经费投入,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实验实训要求。一是实验实训条件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部分中职学校设备陈旧落后、数量不足,仍然存在“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特别是机电、汽车等加工制造类专业,由于学生数量多,必须分多个小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引进企业优秀师资难。职业学
校教师待遇低,特别是地方职业学校和中职学校普遍缺乏吸引力,企业兼职教师引进难。三是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普遍公办学校好于民办学校,城市里职业院校好于县城职业院校,大多数县城职业学校由于实验实训条件差,只好把精力放在学生升学上。
三、促进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管理体制奔驰e内饰颜
政府部门要积极履行调控职能。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细则”。要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发展规划,要明确规定政府、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的职责。二是实施产教融合项目工程。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下拨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发展情景好,对盐城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作用大的项目。三是制定配套文件。建议人社、发改、财政、教育、工信、交通等部门联合制定校企合作在人才引进、纳税、培训、就业等方面财政补助政策,进一步调动企业和学校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四是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议在市教育局设立高教科或职教科,发挥管理和协调职能。同时在高职园设立高职园管理办公室,统筹园区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五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校企合作的考核结果和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相挂钩,同时纳入对职业院校的年度考核指标中[6]。
(二)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
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往往各自为政,很难做到资源共享。因而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校企双方架设沟通桥梁,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一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企业和学校拥有的资源,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实验设备、工作室、管理经
验等,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师资、知识产权等以及行业的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共建共享。二是搭建实训基地平台,支持学校到企业、企业到学校创办实训实习基地。三是校企合建“名师工作室”,学校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一起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传递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创新人才培养育人平台。建立现代学徒制育人平台,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工学交替,联合在岗培养员工。和大型企业合作进行订单班、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学校要按照企业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7]。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一是打造“绿通道”,或者“旋转门机制”。针对学校缺技能大师,为聘请到企业能工巧匠,可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临时互聘专兼职教师。二是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要给予相应的补助。三是认真落实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制度。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践要求,但是由
于没有政策保障措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落实政策情况差别很大,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议在企业设立“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共享的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乔晓楠,何自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制度优势和理论逻辑[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1):10.
[2]汪旭晖,阚庆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以辽宁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
2021(2):25-27.
[3]杨劲静.产教融合在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4]唐新宇,郑志才,李根.“双融双赢”产教融合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2021(3):65-66.
[5]林徐润.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专业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53-55.
[6]成宝芝,徐权,张国发.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2):22-24.
[7]卢卓.国内产教融合研究的特征与趋势探究:基于CNKI文献知识图谱量化分析[J].职业技术,2021(1):45-46.
因编辑马燕萍
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