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简介汇总(之二)
包含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迷惘的一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构成主义、意识流主义、新感觉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黑幽默、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愤怒的青年、新小说派等16个文学流派的简介。
东风标致 307(一)表现主义
二十世纪初流行于德国、奥国、北欧和俄国,以绘画、音乐、诗歌、戏剧为主的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流派。该派艺术家对资本主义黑暗现实带有盲目的反抗情绪;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标榜艺术的无目的性,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以过分夸张的形体和彩满足官能的刺激,是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腐朽没落的反映。戏剧方面代表人物有凯撒等;绘画方面代表人物有考考卡、诺尔德;诗歌方面代表人物有贝恩;音乐方面代表人物有申别尔格等。
(二)超现实主义
现代资产阶文艺思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瑞士出现达达主义,继在法国演变为超现实
主义,由法国作家布洛东1924年在巴黎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而得名。它的哲学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表现的思想必须超越理智,超越现实,否定文艺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超现实主义的诗歌、散文、绘画所表现的是荒谬混乱的感觉和印象,杂乱堆积的细节和晦涩难懂的符号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苦闷彷徨,寻出路以至狂乱不安的大连汽车展精神状态。代表人物还有:作家苏波、查拉等,画家有阿尔普、米罗等。超现实主义派中有一些人后来转向进步文艺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大为流行。
(三)未来主义
福特kuga价格未来主义是指二十世纪早期发生在意大利文学艺术界的一场运动及思潮。
一九零九年,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奈蒂发表了《未来主义的诞生及其宣言》,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后,法国的《费加罗报》、意大利的《波西亚杂志》以及《拉萨巴报》先后成为宣传、讨论未来主义的运动中心。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在马利奈蒂支持下的画家、雕塑家昂贝托·勃西奥尼、卡罗·卡、吉诺·赛弗日内、贾科姆·巴拉等人。
未来主义者标榜创新,否认过去,反对所谓“中产阶级浪漫主义的柔情”。马利奈蒂的《宣言》危言耸听地说:“我们要摧毁博物馆、图书馆。我们反对道德说教,反对男女平等,反对形形的功利主义的懦弱。” 马利奈蒂创造“未来主义”一词,旨在表明他注重未来,注重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新思想。他说,未来主义是一种“现代精神”;所谓“现代精神”,应该体现在对于都市化、工业化和高速度的赞扬,因为是都市化、工业化和高速度这三个因素才使得现代化生活成为可能。马利奈蒂就在这些因素中寄托着他的“新美学”——“美国式美学”的理想与标准。
在诗歌创作方面,未来主义要求打破传统句法与正常韵律;将不连贯的、杂乱无章的名词与原形动词拼凑在一起,既不用连词,也不用标点;随意罗列意象,从表示粗嘎声的象声词到艰深的化学与数学公式皆可入诗。
未来派的画家与雕塑家则努力表现运动之中的物与人,如飞机、火车、赛跑运动员、飞禽走兽等等,强调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
未来主义的影响在苏联为最甚,起初有赛弗尔耶宁的“自我未来主义”,后来,马雅可夫斯基以及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也都受到未来主义很大影响。未来主义作家们竟主张将普希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语言加以废除,而代之以一种街头俗语。一九三零年马雅可夫斯基去世以后,苏联的未来主义思潮开始衰退。
未来主义对欧美先锋派文艺运动中许多思潮及流派,如美国和英国的漩涡画派、意象派,德国的表现主义,西班牙的过激派等,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发生过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未来主义作为一个运2013款别克英朗gt动渐处颓势,但其影响在二十年代仍然存在。金牛星
(四)达达主义
一九一五年秋,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青年文人,即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扎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两个德国人,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叫达达的文学团体。扎拉创办了一个文学刊物《伏尔泰酒店、达达和食肉者》,后来与巴黎两家研究阿波内尔的立体主义的杂志(波埃尔·阿尔贝·比罗的《原文如此》及雷韦尔迪的《南北》)合并,逐渐成了巴黎的达达主义。这个文学团体还吸引了许多青年文人,如安德烈·布勒东(后来成为超现实主义的领袖)、阿拉贡、苏波、艾吕雅、里伯蒙——戴赛涅等。一九一九年创办了《文学》杂志,宣扬达达主义。这个流派最著名的作品是阿拉贡的《永恒的运动》、苏波的《风向图》和布勒东的论文集《踪迹》。
达达主义来自法语,这是他们在词典中偶尔物到的一个词。“达达”在法语中意为“马”,是儿语。这个文学流派要以“达达”来命名,无非是说明:婴儿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的反应态度,正是作家应当效法的,文学艺术应当婴儿牙牙学语那样排思想的干预,仅仅表达官能所直接感触到的印象。达达主义对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布勒东认为艺术作品是一颗炮弹,把人打死后还要勾销其灵魂,人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达达主义也高喊“革*命”的口号,说对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只对“革*命”感兴趣。而“革*命”的内容就是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它否定任何文艺批评,任何道德和美学观念,任何现存的东西,甚至文学艺术形式本身也予以否定。达达主义是文艺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里伯蒙——戴塞涅问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伟大、坚强、懦弱?什么叫卡邦蒂埃、勒南、福煦?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完全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对什么都绝望的态度。达达主义把一切文艺、一切文化都视为“理智和社会的同谋犯”,要取消一切文艺和文化,表现出极端的文艺专制倾向,因此把自己彻底地孤立了起来,不仅一般文艺家视之为蛇蝎,就是它本身的成员也四分五裂。一九二二年,布勒东与达达主义分手,其他一些主要成员也都纷纷退出,至一九二四年左右基本上瓦解。后来布勒东和苏波、扎拉、阿拉贡、艾吕雅、毕加索等人组织了另一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
(五)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迷惘的一代”作家并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他们都厌恶帝国主义战争,这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迷惘的一代”作家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族”口号的蛊惑下,怀着美国的民族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战争的残酷,了解到普通士兵中间的厌战情绪,自己也经历了种种苦难,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二十年代初属于“迷惘的一代”的作品有:多斯·派索斯的《三个士兵》(1921),爱·伊·肯明斯的《巨大的房bmw x3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1926)。这些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厌战情绪十分强烈,因为这些年轻人感到,这场战争不是他们“自己的战争”,他们上了当。于是这一批理想幻灭而又才气横溢的青年,通过小说来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