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桂城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如图所示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
A. 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 古人类活动较频繁
C. 是中国文明发源地自卸车
D. 阶级分化非常明显
2. 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在客观上()
A. 加速西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 弱化了血缘在政治中的作用
C. 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
D. 促进了氏族部落的快速壮大
3. 春秋时期,庶民墓中多使用日用陶器随葬;到战国时,部分庶民墓中开始使用一鼎、二鼎或成套的陶鼎礼器随葬。这可以说明()
A. 铁器牛耕的出现
B. 礼乐制度的松动
汽车贴膜学习C. 变法运动的兴起
D. 思想局面的活跃
4. 一月(正月)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是()制动分泵
A. 君权神授
B. 中央集权
C. 皇帝独尊
D. 皇位世袭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在书法领域名家辈出,王导、王敦、王旷皆善书,至王羲之成为集大成者。王羲之七子,也多为名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士族文化的垄断
B. 的交融
C. 儒家文化的传承
D. 江南经济的开发
6. 据统计,唐诗有作者3600余人,诗作55000余首,其中农事诗不少于800首。宋诗约有11000多名作者,创作了20余万首诗,其中涉及农业的有10万余首,约占全诗的一半。这说明()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诗歌繁荣
B. 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
C. 宋诗在文学中具有较高地位
D. 唐宋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7. 如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A.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B. 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C. 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8.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史学家戴逸评价康乾盛世的主要视角应是()
A. 古今的历史变迁
B. 经济结构的变动
C. 中外的历史比较
D. 民族意识的消长
9.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任。1861年,为适应和西方国家交往的需要,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上述变化反映了()A. 外交体制逐渐近代化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C. 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清廷政治制度全盘西化
10. 如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洋务企业逐步走出发展困境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 民用企业比军用企业更重要
D.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它们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征服了万千读者,时人将这些文章的写法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这一现象表明()
A. 戊戌变法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B. 维新派注重宣传的有效性
C. 报刊成为思想宣传的主要媒体
D. 中国出现文学革命的热潮
12. 辛亥革命的亲历者评价这场革命道:人们要求废除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普遍呼声“就像野火一样,在南到广东、北到直隶的中国大地上蔓延”。由此可推知,当时()
A. 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B. 清朝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超境汽车
D. 民众普遍支持辛亥革命
13. 如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A. 发展新文化运动
B. 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 宣传马克思主义
D.
寻国共合作基础
14. 黄埔军校建校之初,将原定三年的学制大大压缩,学生入学后只须接受一个月的入伍教育和六个月的正式教育。黄埔军校学制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A. 国民革命的需要
B. 红军长征的需要
C. 抗日战争的需要
D. 解放战争的需要
15. 红军长征开始后,国民党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A.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B. 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
C. 彻底肃清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16. 如图为1939年7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的宣传画。其创荣威5504s店
作主旨在于()
A. 承继国民革命的传统
B. 弘扬团结抗战的精神
C. 揭露日本侵略的暴行
D. 反击国民党反共高潮
17. 学者金冲及将解放战争定性为“人心向背的较量”,解放军在各方面都得到民众的极大支持,而国民党军队一闯入解放区,就消息不灵,情况不明,时时遭受袭击,进退失据。这主要是因为()
A. 国共军事力量发生根本变化
B. 凝聚了革命力量
C. 国民政府重点进攻策略失败
美宜堡D. 解放战争已进入反攻阶段
18. 如图为1954年发行的一张宣传画,几个少先队员围在收音机旁,听广播里志愿军叔叔讲战斗故事。这些故事()
A.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B. 介绍了解放西藏的英雄事迹
C. 描述了开国大典的场景
D. 宣传了的主要成就
19. 近年来,随着《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大众对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考古热”。2018年我国各类博物馆到访人次突破11亿,2019年同比增长8.97%。这反映了()
A. 国力增强提振文化自信
B. 科技发展推动大众传媒的转型
C. 历史真相需要考古实证
D.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20.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强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港人必须是爱国者”。这一要求()
A. 解决了中英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B. 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改变了香港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
D. 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1. 1956年,美国动物园提出与中国通过交换获得一对大熊猫的要求,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作罢。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接受中国赠送的大熊猫,大熊猫到达美国后受到美国民众热烈欢迎。这一变化表明()
A. 中美交往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
B. 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消除
C. 国际形势推动美国转变对华态度
D. 中美两国民众价值认同趋于一致
2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对另一自由民有谷或银之债权,不通知谷物主人,即从谷仓或谷场取去谷物,则此自由民因其不通知谷物主人而擅从谷仓或谷场取谷,应被检举,彼应全部交还其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这说明当时()
A. 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B. 违约现象比较普遍
C.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D. 奴隶主利益受保障
23.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第一次殖民扩张的出现和发展使得()
A. 全球联系日益加强
B.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 封建社会彻底瓦解
D. 殖民体系分崩离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