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历史
2021年12月
本试题卷共 8页,41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间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
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7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题,每题1.5分,共57分。)
1.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产生
D.世袭制的确立
2. 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
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
3. 周代大封同姓子弟,“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
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而生民之困亦以少衰”。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C.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
4. 汉代户籍的类型繁杂、种类较多,出现了市籍、名籍、宦籍、簿籍等专门户籍,连牛马和兵器都有登
录号,载入帐籍。汉代把户口与土地、赋税进一步结合,出现了各种以户口为基础的赋役种类。如:户赋、算赋、口赋、献赋等。由此得知汉朝户籍制度
A.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B.有着严格的世袭性和等级性
C.严重地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D.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为支撑
5. 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欧宝汽车
6.“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郡、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
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混乱,货币不一
B.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
C.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7. 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
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监郡。”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而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之。”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奔腾小马
D.③②④①
8.“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
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B.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C.统率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9. 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户、客户。下面为宋代主户、客户的数量统
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电动车价钱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D.土地集中的程度降低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货车之家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11. 明代嘉靖年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按亩征银;清代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征
地丁银。这些改革
A.加速了新经济因素萌芽
B.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
C.加剧明清后期政局混乱
D.减轻了民众赋役负担
12.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
“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
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民主政府
D.是清统治延长的根源
13. 中华文明是多元的,其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
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始皇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进行管理②唐太宗在西突厥地区设置羁縻府州
③元朝设置理藩院主管民族事务④清朝设驻藏大臣管理藏区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 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趁国民党政府准备实行币制改革之机,纷纷参与中国货币改革活动,
美、日、英、法等国都提出了所谓币制改革方案,如美国提出中国实行金本位制,日本以巨款支持国民党,英国主张实行法币制等。列强此举目的在于
A.掠夺中国黄金
B.转嫁经济危机
C.控制中国货币
D.促进在华资本输出
15.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效仿湖北,公推本省都督,建立军政府。
各省都督产生情况一览表(节选)
上表可说明
A.新政权缺乏民主性
B.军人有较大的话语权
C.立宪派内部斗争非常激烈
D.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险
1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大体架构是:在具有战略性的大区(如晋察冀边区)建立类似省
高速免费2019
级的政权,其下建立县、乡级政权;在大区和县政权之间,视情形建立管理若干县份的“行署”或“专署”,在县之下设管理若干乡镇的“区署”。这
A.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需要
B.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道路
C.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建立了与国民政府对立的政权
17. 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
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
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18.  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除了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外,还
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
B.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C.完全不同于《共同纲领》规定
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
19.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20. 在南方谈话时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下放自主权给企业,建立经济
特区,这些解放生产力的举措……得到广大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但这些都是局部的,某一个领域或方面的。……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
B.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
C.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两种经济体制的冲突逐渐缓和
21. 下图为我国某地四个家庭农场2008—2011年面积变化示意图。由此可以推知
A.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了新趋向
B.农业生产日趋走向集约化经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淘汰
D.多元经营更能解放农村劳动力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
C.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
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3. 有人指出“在所有人数非常众多的集会中,无论其成员如何组成,激情从来都会占据理性的上风。
即使每个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雅典的每次公民大会仍然是暴民聚会”。这一言论抨击了雅典
A.直接民主
B.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
D.人民主权
24.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注释《十二铜表法》时曾指出:“最著名之《十二铜表法》包括两个法令,其中
之一是消除任何为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另一个则是禁止判决罗马公民以死刑,唯在公民大会的除外。”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代表了贵族意志                      B.彰显了个人利益至上
C.维护了公民利益                      D.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
25. 法国一处教堂保存了大量15世纪当地农民的遗嘱,遗嘱内容表明农民捐献给教会的财产比例呈现
渐降低的趋势。这主要表明15世纪法国
A.农民财产去向多元化                  B.农民收入日趋减少
C.教会影响力逐渐减弱                  D.教徒数量日渐减少
26. 中世纪的西欧人认为,这些由习惯限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
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户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王室法庭申述冤情。在许多情况下,在佃户的集体压力下,地租不仅难以浮动,还出现一再下降的趋势。
这反映了西欧
A.中世纪收取固定地租的原因
B.价格革命对农民有利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封建制度已完全解体
27. 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
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A.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28. 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
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几乎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
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29. 近代以来某一国际关系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
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30. 近代美国由于受“政党分肥制”的影响,在文官的任用方面,除了选任的政府官员外,其他具有秘
密性、专门性或临时性的官员,均不由考试任命,不受有关考试制度的法规限制。此类人员在公务员人数中所占比例较大。这反映了文官制
A.无法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B.选拔范围具有狭隘性
C.容易滋生政治腐败现象
D.政治化倾向非常明显
挂档技巧
31. 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
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