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产业供应链如何破局
□李永钧
当前全球汽车竞争日益加剧,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备受考验。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越来越
多的业内人士及汽车厂商开始关注供
怎样开车省油
应链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
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升供
应链韧性,并保持产业规模优势,是
当前核心课题。
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供应链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一是融合创新,推动供应链补短铸长。通过融合创新,在供应链新兴领域将形成核心技术竞争力,逐步摆脱对外依赖,目前先发优势已经显现。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已经建
立了全球化制造优势,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支撑作用;二是产业重构,新型供应链生态体系将形成。汽车供应链企业将重新审视和重塑业务形态,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寻求共创合作和市场增量的机会,转变单一的供需关系;三是自主可控,供应链水平快速提升。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和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汽车软件架构已形成行业共识,未来的发展重点将是软件架构下各组件间的接口定义,以及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供
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另外,中国动力电池上下游涌现
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只有宝马x6 m
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才能使整个
汽车产业稳健发展。但原材料价格的
波动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何将产业链的优势转化为价值链的
实现,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需
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软件
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车企需要打造汽车防盗螺丝
中国人保财险车险差异化的体验,供应商希望提供标准
化产品,全“黑盒模式”产品不能满
足车企的需求,而全“白盒模式”会
让供应商失去部分竞争力。每个车企
都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重新建立新
的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未来同一供
应商给不同厂家提供外形相似,但内
涵不同的产品,这一现象将很可能大
量出现。
可以预测,随着产业迭代升级推
动市场格局转换,智能网联时代中国
汽车供应链有望“换道超车”。在传
统汽车时代,以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
为主导的传统供应链,国内供应链所
占的位置很低,基本上被欧洲、美国、
日本企业所主导。以发动机为例,技
术来自海外,生产在本地,是合资供
应链的基本发展模型。当前,进入电
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时代,三电系
统取代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给国内汽
车供应链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以
经纬恒润、德赛西威为代表的一批中
国本土零部件厂商积极布局,有望打
破汽车供应链体系被海外龙头垄断的
局面,实现“换道超车”。
80SHANGHAI ENTERPRISE December 2022
上海如何破局
上海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重镇,更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聚集区,不仅拥有上汽集团和特斯拉等全球知名车企,还是众多全球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的中国总部所在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在汽车行业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中,长三角地区的发动机企业占比为47%,变速器和动力电池企业占比分别达53%和56.65%,电池控制系统企业占比更是超过了70%。另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有超过600家,如果再加上小微型零部件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多达2万家以上。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上海是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好坏的“晴雨表”,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上海汽车产业供应链出现运行压力,汽车零部件体系风险外溢,不仅波及环沪的周边地区,对全国汽车行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今年4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掀开了上海汽车产业链脆弱的一角,也引起了业内对重建产业链供应链的思考。汽车工业的正常运转,仰赖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发力。疫情下上海汽车产业及供应链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出的是上海汽车供应链的难点,产业链相对较长,上下游环环相扣,一处受阻,整个链条都需要动态调整。
事实上,自2020年初以来,国内汽车供应链安全持续经历着考验,除了疫情之外,汽车芯片供应短缺、
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都
促使车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保障供
应链上。面对这些问题,上海汽车产
业该如何面对,产业供应链该如何适
应,组织架构该如何变革?
重压之下,上海汽车业的做法: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着力稳住产业
链供应链。上海将汽车作为“3+6”新
型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之一,着力提升
产业链韧性,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
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今年
1—10月,上海实现汽车产量240万辆,
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
77万辆,同比增长66%,为上海工业
稳增长做出有力支撑。面向汽车产业变
革新机遇,上海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布
局,培育智己、飞凡等智能新车型,攻
关汽车核心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产业
链短板,加快构建高端、新兴、智能、
开放的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
筑发展优势动能。上海将发展新能源
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赢
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目前
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90万辆,规
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累计开放926
条1800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奔驰b级
向27家企业颁发了458张智能网联
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牌照,道路
里程、测试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位
居全国首位。11月7日,上海在进
博会上刚刚发放了首批商业化运营牌
照,在嘉定区率先开放2条高速公路。
面向未来,上海将加快布局智能终端、
绿低碳新赛道,实施消费终端爆款
打造、商用终端加速落地等六大行动,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地方立法,试点智
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开展燃料电池
汽车示范应用。到2025年,上海智
能网联汽车年产量将达200万辆,产
值将超过5000亿元。
三是完善汽车产业生态,着力推
动各方合作共赢。围绕加快建设世界
级汽车产业中心,上海着力强化高端
制造、知名总部、前沿创新、交流展
示四项功能,已集聚了汽车复合型高
端人才超15万人,占全国的22%;
建成充电桩62万个,建成15个国家宁波交通违章查询
级、百余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
中心,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
台、动力电池溯源平台和充电设施管
理平台等服务能力。同时,上海协同
相关城市建设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
用“1+6”上海城市,成立了长三
角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上海汽车业
将全面贯彻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的战
略部署,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推
动各方合作协同,全力打造产业规模
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
强的汽车产业集,持续引领上海汽
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81
Obser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