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势及市场运⾏特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势及市场运⾏特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业发展迅猛,产销屡创历史新⾼,价格总体保持稳中有降⾛势,并且私⼈购车随着消费环境⽇益改善以及价格下降迅速升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汽车市场价格变化特点,掌握市场运⾏规律,对科学有效地做好宏观调控,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保持汽车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汽车价格基本情况及特点
⾃⼊世以来,国内汽车市场实现“井喷式”跨越发展,产销连续⼏年保持百万辆增长速度,并快速挤⾝世界前列。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量外资企业涌⼊,市场竞争⽇趋激烈,汽车价格在供给增加、产品技术升级以及成本下降等市场内在因素影响下总体保持持续平稳下降。
2001―2004年,国内汽车价格每年降幅接近8%,持续的降价使汽车产品在2003年前后开始快速步⼊普通百姓家庭。2004―2005年由于产销基数不断扩⼤,市场增速由前期的35%降⾄15%以内,车价经过连年下⾏,单车利润已有所减少,降幅开始放缓。
2006―2009年,汽车价格分别⽐上年下降2.14%、2.86%、1.42%、0.37%,累计⽐2006年下降4.30%,降幅均已低于5%。乘⽤车价格2006―2009年分别⽐上年下降4.11%、3.61%、1.74%、2.84%,累计⽐2006年下降7.98%,不难看出,竞争最为激烈的乘⽤车价格也较⼊世之初降幅明显放缓。
近⼏年全国汽车价格汇总表黄金跑车28.5亿元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员会价格监测中⼼相关监测数据整理。
总体看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业和价格总体呈现出“⼀升⼀降”的特点。⼀⽅⾯,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以及产业政策适度调整下,市场取得了空前发展,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9年在全球车市低迷的外部环境下,国内市场更是以超过40%的增速,⾸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另⼀⽅⾯,汽车价格伴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升级、竞争加剧,⽽持续单边⾛低,在经历了⼊世初期的快速下降后,近年来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已逐步趋于稳定。
⼆、市场价格变化原因分析8万
近年来汽车⼯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作为典型的资⾦密集型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对上下游的机械、冶⾦、电⼦、橡胶、⽯化等众多相关⾏业带动较强,其价格变化不仅受供求关系、消费⼼理决定,还将受到企业⽣产运营管理、⾦融消费信贷、能源价格变动、物流运输以及突发事件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综合判断,近年汽车价格变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市场供给快于实际需求增长,竞争不断加剧,推动汽车价格持续⾛低
过去10年国内市场由⼩到⼤产销持续升级,由于汽车⽣产资⾦需求较⼤,⽣产周期较长,对市场变化反映相对滞
后,2000―2007年市场产销以每两年为⼀周期呈
阶梯式增长,2000―2001年产销增速均约13%,2002―2003年产销增速分别为39%、37%与37%、35%,2004―2005年产销增速分别回落⾄14%、13%与15%、14%,2006―2007年产销增速再次分别升⾄27%、22%与25%、22%,2008年受钢材涨价推动成本上升以及⾦融危机减缓需求等因素影响,产销增速⾸次不⾜两位,分别降⾄5.21%与6.70%,2009年在政策利好刺激下产销增速分别创下48%与46%的历史新⾼,市场总体呈现供给略⼤于需求的买⽅市场格局。近年来随着市场不断扩⼤,每年有近百种新款车型投放市场,⼤量新车低价上市进⼀步加剧新⽼车型市场竞争,导致库存上升价格下降。现阶段供求关系仍是决定汽车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供给略显宽松是近年我国汽车市场的主要
特征。从市场发展⾓度看,任何⼀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成熟市场,都会伴有适度的产能过剩,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从⽽保持市场发展活⼒。当前国内产销⽐值较低,基本在合理的可控范畴之内。
近⼏年全国汽车产销量汇总表
交通标志大全及图解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汽车⼯业协会数据整理。
(⼆)企业利润增长、产业技术升级、⽣产规模扩⼤促使⽣产成本降低,为汽车价格下降提供空间
近年在产业政策引导下,汽车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整体上市进程加快,使企业优质资产持续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运营管理、盈利⽔平⼤幅提升,2007年汽车⾏业利润⾸次突破千亿达1201亿元,2008年以来在⾦融危机冲击下汽车⾏业利润仍然保持了较⾼⽔平,2008―2009年全⾏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309.55亿元、1988.27亿元。随着企业利润的增长,⾃主研发、产品创新投⼊的加⼤,企业规模化⽣产能⼒不断提升,运营成本、财务费⽤逐步下降,促使单车⽣产成本降低,为汽车价格下降提供了空间。
(三)居民收⼊⼤幅增长,购买⽀付能⼒转强,需求的有效释放对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保持车价稳中有降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
随着国民经济⼜好⼜快发展,⼯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活⽔平⼤幅提升,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据统
计,2001―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均纯收⼊从2001年的2366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4%,并且⼈均⽣活消费⽀出⽐2001年翻了⼀番,达到3361元。城镇居民家庭⼈均可⽀配收⼊从6860元增长到1578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达9.9%,⼈均⽣活消费⽀出从5309元增长到11243元,恩格尔系数由上世纪九⼗年代中期的46.9%下降到2008年的37.9%,已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30%-40%的富裕⽔平阶段,消费重⼼也明显由⾷物需求向穿、⽤等其它⽅⾯转移。到去年底,国内私⼈购车⽐例由本世纪初的50%跃升⾄87%,已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主要⼒量。近年来居民收⼊的增长与城乡差距的缩⼩,刺激了⼆、三线城市汽车需求释放。2009年在“汽车下乡”以及税费优惠等⿎励政策推动下,⼆、三线城市汽车消费⾸次超过⼀线城市,前9个⽉⼆、三线城市汽车销售分别增长41%和51%,⼀线城市销售增长34%;从增长贡献度看,⼆、三线城市对市场销售增长贡献度分别为40%和34%,⼀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仅为26%。由于我国⼈⼝众多,⽬前仅⼆、三线城市就有近3亿⼈具备汽车购买能⼒,⼤量潜在需求有待释放,并且现阶段我国每千⼈汽车拥有量约
50辆,与美国、德国、⽇本、法国等汽车强国790、600、550、500的每千⼈拥有量差距巨⼤,与世界千⼈平均⽔平160辆也相距甚远,世界排名仅86位,市场发展空间⼴阔。
近年来,汽车⼯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柱产业,“⼗⼆五”期间国家继续⿎励扶持汽车⽣产、销售的宏观产业政策不会有所改变,预计未来5―10年,汽车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0%―15%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汽车价格在需求的有⼒⽀撑下也将保持稳中有降的基本⾛势。
(四)世界汽车⼯业格局重⼼逐步东移,国内市场将迎来长期稳定发展
2008年下半年⼀场突如其来的⾦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北美、欧洲、⽇本等⼏⼤汽车市场带来沉重打击,美国三⼤汽车巨头在⾦融风暴冲击下轰然倒塌,依靠申请政府援助、破产保护、变卖资产、削减员⼯苦苦挣扎。⽇系丰⽥全年本⼟销量下滑5%,降⾄215万辆,海外销量下滑4%,降⾄682万辆,被迫关闭部分⼯⼚减少企业开⽀,维系运营。法国雷诺汽车2008年同样遭受重创,其在北⾮、罗马尼亚以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销量锐减41%,全球销量下滑超过4%。然⽽,中国汽车市场在⾦融危机突袭下却仍保持了近7%的增长,并成为全球最⼤汽车消费市场。
从世界汽车⼯业发展经验看,每次⼤的经济危机之后都会产⽣⼀些重⼤变⾰。上世纪70年代⽯油危机之后,⽇本丰⽥汽车以其独特的精益⽣产模式,安全⾼质的节能汽车产品快速挤⾝世界汽车强国之列,最终形成⽬前6⼤3⼩的6+3汽车⼯业格局。此次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国际⾦融危机,使全球经
济衰退,汽车市场⼤幅萎缩车价下滑,众多企业运营艰难。2009年世界主要贸易国经济回升乏⼒,汽车⼯业整体表现低迷,除中国、印度以外世界主要市场销量⽐2008年下降约1500万辆,德国⼤众在华销量更超过其本⼟数量,全年中国汽车销量达1364万辆,占世界销量的22%,⽐2008年增长超过400万辆,同⽐增速⾼达46%,全球每销售4辆汽车就有⼀辆来⾃中国市场,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使世界汽车⼯业格局在动荡中悄然改变,重⼼逐渐东移。
去年以来,众多跨国汽车巨头纷纷加⼤在华投资⼒度,预期扩⼤产能抢占市场份额。⼤众汽车计划在华追加投资16亿欧元,总投资达60亿欧元。宝马汽车与其在
中国的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将投资7.45亿美元在沈阳建设第⼆家⼯⼚。东风⽇产将产销量由2009年的51.7万辆调⾼到60万辆,⼴汽丰⽥、长安铃⽊加⼤投⼊并分别计划增加产销量7万辆与5万辆,北京现代、⼀汽丰⽥分别计划提⾼销量25%和24%,⼏乎所有在华合资企业都在开⾜马⼒增资扩产。⾃主品牌经过⼏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也⼤幅提升,⽐亚迪汽车今年预期产销翻番,⽬标达80万辆,江淮汽车更将同⽐增幅上调⾄150%。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共有89款全球⾸发车型,国内⼚家全球⾸发75款,跨国公司全球⾸发14款,其中跨国公司专为中国⾸发达35款。随着国际市场重⼼逐渐东移,中国车市将迎来新⼀轮的快速增长。受此影响,今年⼀季度汽车产销在市场惯性作⽤下再创历史新⾼,同⽐增长达77%和72%,后期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与产业政策向好的双重因素推动下,需求经过连续⼤幅释放将会进⼊平稳增长阶段。
三、对后期市场发展的⼏点建议
北京汽修进⼊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产品技术⽔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消费⼤国。但是,产业结构⽭盾突出、技术⽔平不⾼、⾃主开发能⼒薄弱、消费政策仍有待完善以及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益显现。
为进⼀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稳定汽车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总体要求。当前,政府监管部门和⽣产企业应共同努⼒,进⼀步做好各项⼯作。
⼀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度实施产业重组,以集团化发展⽅式巩固企业市场地位;另⼀⽅⾯做好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主品牌认知度,加⼤⾃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度,提⾼国产化率,采取各种⽅式降低成本,从⽽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产品和企业核⼼竞争⼒。
⼆要进⼀步提升汽车消费信贷规模和⽔平。⽬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约占总消费量的10%,与西⽅经济发达国家80%的信贷消费⽔平差距甚远,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发展汽车⾦融服务公司,研究解决同业资⾦拆借和发⾏债券等再融资渠道问题,并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由政府牵头,多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促进汽车企业
与商业银⾏合作建⽴汽车消费信贷机构,发挥各⾃优势减少消费信贷风险,确保⾦融秩序稳定与安全。
三要着⼒解决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等制约汽车消费增长的瓶颈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攀升,⼀⽅⾯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难以满⾜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需要,出⾏难、停车难造成的道路拥堵问题⽇益严重,已成为当前⼤中城市普遍⾯临的社会难题。为此,各地有关部门和城市政府应引起⾼度重视,把解决城市道路出⾏问题作为重点⼯作来抓。在做好总体规划前提下,采取疏堵结合的防治措施,加⼤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整治⼒度,并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管理。同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体系,提⾼城市通⾏能⼒。并可逐步采取增开公交线路、降低公交票价等⼿段,倡导居民减少驾车出⾏,实施公交优先的环保理念,努⼒为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消费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另⼀⽅⾯能源消耗⽇益加剧,⽯油供应压⼒急剧上升。据国际能源署报道,我国⼈均⽯油资源量和⼈均产油量仅为世界平均⽔平的18.3%和21.4%,⼈均油⽓资源相对贫乏,当前,我国汽车油耗已占整个汽油消费量的75.5%,每辆车年均耗油2.28吨,远⾼于⽇本车均1.1吨的⽔平,节能减排⼯作已迫在眉睫。另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及《能源蓝⽪书》预测,⾄20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能源紧缺的⽭盾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应进⼀步完善⽯油储备的管理体制和运⾏机制,加⼤我国⽯油进⼝地区分布,促进⽯油进⼝渠道多样化。同时,⿎励汽车⽣产企业科技创新,倡导企业研发⽣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重点研究和推⼴插电式混合动⼒、纯电动汽车技术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减轻空⽓污染、缓解能源消耗需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和谐社会。
广州车展曹阳本田威武另外,应继续实施汽车产品出⼝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出⼝增长⽅式,增强企业核⼼技术提⾼国际竞争能⼒,加⼤国际市场开拓⼒度。对企业在质量咨询和认证环节上给予必要的资⾦⽀持和适度倾斜,积极帮助企业开展质量认证。⾦融机构在符合市场原则前提下,积极提供融资便利。⿎励有能⼒的企业并购国外企业,建设海外⽣产基地,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扶持,推动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持续健康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