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案件:
  1、假冒身份,骗取同情
驾驶执照  方式:犯罪嫌疑人大多冒充外地某高校学生或者香港、新加坡等地人自称在武汉遇到困难(没钱回家、没钱买火车票等等)表现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学生求助,骗取同情、怜悯借用学生的银行卡,谎称要家人把钱汇到卡上来获取学生银行卡号及其密码,或者趁机调换银行卡。
  这类嫌疑人年龄多为二十多岁,穿着打扮与学生相仿,多数是男女搭配,对象大多是女生。他们善于抓住大学生单纯善良和处世不深的心理特点,以获取其同情,进而达到行骗的目的。这类案件典型的叫“好心得不到好报”。
  提醒: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存折、银行卡、密码和身份证,不要轻易示人或借给陌生人。每年高校新生入学时,都会有乘机学生的案件发生,骗子利用的是学生的单纯、善良和真诚。
  2、谎称学生出了车祸,诱骗学生家长汇款现代库斯途
  经常会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反映有人打电话回家说小孩在学校出了车祸,现在正在医院强求急需家属汇钱过
去动手术等等。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私人信息,特别是家里的电话,不能轻易泄露给陌生人。还要经常打电话回家向父母报平安,另外要记得提醒父母防止在此类事情上上当受骗!大家最好要把班主任老师的电话留给父母以防意外事情发生后家长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我们,好及时核实!@
  3、以推荐学生做兼职名义诱骗购买大量劣质文具或者化装品
  学生宿舍经常会有高年级学生或学生摸样的社会闲杂人员上门推体育器材、文具等,尤其是新生寝室居多。希望大家一律不要相信,如果确实需要购买可以向班主任询问过后由其带领大家集体去购买以防买到劣质产品等。  4、手机短信
  4、手机短信:
  我们大家的手机上可能经常接到诸如你在某地银联消费多少的信息或声称信用卡透支多少等等,搞得自己一头雾水,大家遇到此类信息切不可信以为真,完全可不比理会。如果你立即向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号码咨询求证的话,可能会一步步陷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5、网上购物、中奖陷阱
  曾今有位同学在宿舍上网玩游戏时,突然收到系统提示称其被抽中幸运玩家,获得大奖笔
记本电脑一部。该同学喜出忘外,心想玩游戏都可以有免费的电脑拿,于是立即打电话去咨询如何拿到自己的奖品,对方便称需要收取1300多元的所得税才能将电脑寄过来,赵某心想1300多元买部笔记本电脑也划算,马上到银行办理了汇款。结果对方又提出需要800元的手续费,赵某又把钱打进对方帐户。这时对方又提出了新的收费要求,赵某才意识到是遇到了骗子,自己给忽悠了,但是悔之晚矣。
 案例一:
宝马奔驰对撞     2012年5月8日,北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城中责任区大队接安徽籍女孩小玉报案称:其于2012年4月20 日通过QQ聊天工具接受网名为“明伟”的男子添加好友的请求,该男子自称是“英籍华人富家子弟”,8年前随父母移民英国留学,家里在英国伦敦经营有两间商行和一家银行,自己在英国拥有一辆“兰博基尼”跑车,今年大学毕业后随父回国到北海投资房地产生意,在北海拥有一辆“宝马”汽车和一栋临海别墅,交往中双方通过视频聊天及互发短信等方式保持联系。在骗取其信任并确定双方网恋关系后该男子声称要与其结婚,并于2012年5月5日以短信和网聊等方式告知小玉:其母亲近日将专程从英国飞回北海确定二人的婚恋关系,并强调他母亲看了小玉照片后很满意,家人已备好了50万现金和一辆奔驰跑车送给小玉作为结婚彩礼,希望小玉尽快来北海与其家人见面,同时称其父母喜欢收藏黄金,希
望小玉能从上海买些黄金饰品作为见面礼送给长辈,顺便给他买一台苹果手机,所有费用到北海后由他全额报销。随后小玉取出全部积蓄经“明伟”确定礼物款式后按要求在上海购买了1条重112.8克、价值44000元的纯金项链,1枚重15.9克、价值6000元的金戒指和1台价值4650元的苹果4S手机。并于5月6日携礼物乘飞机飞抵北海,当晚二人一起入住凯旋国际大酒店。次日上午,“明伟”带其到发廊做时尚发型,其间谎称外出取车接其回家,并以其携带贵重金饰不安全为由拿走了所有的礼物离开。待其做好发型还不见“明伟”来接她时,便拿出手机打电话催促,却发现“明伟”的手机已关机,方意识到被骗,随即打电话报警。
分析:
近年来,通过社交网络和聊天工具交友已成为现代人一种重要社交方式,各种交友网站和聊天工具良莠不齐、层出不穷,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绝佳的隐蔽场所,他们往往利用受害人急于相亲或寻求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的心理,聊天中投其所好,想尽办法与受害人建立情感联系,在获取信任后实施。
防范:
网络交友需谨慎,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单身人士作为行骗对象,以看病、买房等种种理由骗取受害人财物,因此,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被一时的感情冲昏了头脑,要注意自我保护。
网络防范提醒:
    1.抓住弱点,识破诡计。揭穿不法分子的伪装,与这些不法分子接触时,要看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其在聊天中所描述的“身份”,同时要求检查其证件;观察不法分子的反常现象,在交友时注意对方的承诺是否合乎常理。
2.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对想获得他人隐私的人,要提高警惕。二是在约会时要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约会时要察言观,控制约会时间并坚持自己回家;不要轻易委身于人,也不要和网友发生借贷关系;不要过度相信童话故事中完美的爱情;主要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避免更多的人受骗,对
交往过程中的网络聊天记录、双方通话记录、涉及金钱或利益来往的有关凭证、网友的照片和有关其个人身份信息要注意保留。传祺gs4 plus


案例二:钦州市首例QQ视频案
     2012年8月14日,受害人黄某到公安机关报案称:有人盗用其在芬兰的女儿黄某馨的QQ号码,与其聊天并假冒其女儿叫其汇款2万元到对方的一张农行卡里。
公安机关获悉,受害人是因为QQ视频聊天看到其女儿的实时视频,就相信是他女儿并按对方所给的银行帐号汇款,汇款后经联系其女儿,其女儿说根本没和他聊过天,并未收到汇款,至此发现被骗。
     公安机关经过询问被盗受害人女儿,得知其女儿有与QQ网友视频聊天的爱好,由此推断出受害人女儿在与犯罪嫌疑人视频时被录像,且该录像被提供给受害人导致受骗。由于网络虚拟性极强,受害人提供的线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侦查难度较大。经过对涉案人员进行网上大量摸排,发现嫌疑人作案时使用无线网卡上网,且上网地点在南宁市。跨市案件使用传统的侦查手段无法确定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僵局。经公安机关6天不倦努力,终于锁定三名嫌疑人在南宁的住址。
      8月20日,钦州市公安机关赶赴南宁组织抓捕。在南宁市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杨某双、杨威某、杨某华,三人对2012年7月份以来通过盗取他人的QQ号及密码后冒充QQ的主人骗取其亲人好友的钱,至今得手5起,骗取现金10万余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案例分析: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QQ聊天工具早已成为同事、亲友之间的一种重要联络工具。但是随着QQ的普及,QQ案件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方式更是不断更新,让人防不胜防。近期,QQ视频案件的高发,给人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给社会诚信体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QQ视频都从提前录制开始,手法主要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利用木马盗取不特定对象的QQ号码。犯罪嫌疑人在网上筛选出一些QQ号码(甚至国外的QQ用户),使用注册资料为异性的QQ,以种种理由加其为好友。之后利用对方对异性疏于设防的心理,发送捆绑木马的“图片”文件,引诱被盗者点击。被盗者点击所谓“图片”后,其使用的电脑就被植入了木马,电脑的表现为在线的QQ被强行关闭。等被盗
者再次登录QQ时,其输入的QQ号码、密码被木马在电脑后台自动记录并发送给犯罪嫌疑人。
第二步:利用视频软件录制被盗QQ号码使用者视频。犯罪嫌疑人利用QQ虚拟视频软件,以异性聊天录像的方式,诱使对方打开QQ视频,进行“面对面”聊天。在此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录下了对方的真实影像,为后面的行为做准备。嫌疑人还会利用聊天的机会,套取对方的一些真实信息,例如所在地点、职业、年龄,手机号码等其他信息。
第三步:登陆被盗QQ号码其亲属好友。犯罪嫌疑人登录盗取的QQ号码,以种种理由向QQ里备注为亲友的进行借钱。为了达到真实效果,嫌疑人多数采用打开虚拟视频软件,播放QQ主人的影像,使其亲友误以为自己在与QQ主人视频聊天。嫌疑人利用已掌握的信息,编造各种合情合理的理由,诱使他人向指定的银行帐户汇款。
如何防范:
如果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应第一时间与被盗QQ好友联系,确认汇款等需求是否其本人要求,若遇到被盗QQ好友电话打不通、停机等现象,则联系其身边好友,切勿盲目将钱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帐户,以免上当受骗。
g318
网络防范提醒:
1.确保系统健康,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与那些打着美女旗号的陌生人视频聊天,不要随意接收、打开QQ好友、尤其是陌生人发送的网页或图片,防止里面可能附带的木马病毒导致QQ号码被盗;
3.涉及汇款问题时,可设置一些试探性问题辨别真假,并进行声音识别;
4.电话核实和确认是防止QQ的最直接的方法,若骗子主动提出打电话,并用显示朋友或者亲人电话号码打来借钱电话或者其他,一定记住回拨电话确认,以防止骗子利用“号”软件,让座机显示朋友或亲人电话号码,以各种理由钱财。
案例三:“用积分兑换现金”盗刷银行卡9万元。
球笼防尘套(一)案例内容
2014年4月14日,肃宁县公安局接石某报案称:4月8日至4月14日其银行卡共被转走83笔
近九万元,期间其手机不能正常接收绑定银行卡交易信息,银行卡和支付盾也未丢失。
10月1日,警方在广东将犯罪嫌疑人叶某(男,30岁)、李某(男,28岁)、叶某某(男,27岁)抓获;10月22日将广西将犯罪嫌疑人胡某(男,33岁)抓获。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发短信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手机用户以通信运营商的名义发送带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声称“可以用积分兑换现金”。而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用户点开该链接后,木马病毒就会植入受害人手机中,同时该木马病毒还具有拦截受害人手机短信的功能,以防止银行卡转账成功后短信提示被受害人警觉。犯罪嫌疑人用获取的信息到支付宝、快钱、易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并套现。
(二)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发、冒充通讯运营商发送“钓鱼网站”的短信链接地址,持卡人一旦用手机点击下载这些内容就会中招,木马病毒会自行接收短信验证码并完成支付过程。持卡人几乎在毫不知情的时候损失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