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品牌同质化车型之间的“内斗”,这到底是为哪般?
西雅特toledo行车记录仪论坛前不久,有人曾向车云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卡罗拉和雷凌混动版,二者的混动系统是否完全一样?如果是的话,丰田为何要同时开发两个完全相同的产品?其实,类似的话题由来已久,且一直存在争议:到底该如何看待合资厂这种同质化多产品战略?车云菌就跟你一起扒一扒这同品牌“内斗”背后的故事。
途乐y62>北京吉普大切诺基战略起初源于合资模式的特殊性
在早期的合资时代,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例如最早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一边分了桑塔纳,另一边就只能分到捷达。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当年的外方厂商还没有转过弯来:同一级别的车型推两款,好像有点不合常理。另一方面,当时的产品均为原样引进,只要外方厂商没有两款或以上的同级别产品,那么所谓的多产品战略也就无从谈起。
如此一来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资源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一度让中外合资双方都很头疼。例如当年的一汽大众与上海大众,就为某款新车型到底应该归谁争来争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上海大众因为拿不到大众的新品而被迫在老产品上敲敲打打(如桑塔纳X000,帕萨特领驭等等)。
在这种大背景下,以两个大众为首的合资厂商就一直在寻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更好的平衡。
本土化与多产品战略的相辅相成
测试55>江淮和悦sc这种多产品战略,最早应该算是从朗逸和新宝来开始的。这两款产品,也一度被视作本土化全新产品的先驱。事实上,本土化和多产品二者之间,一直就存在着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朗逸和新宝来推出之初,业界也曾一度认为大众此举只不过是用以平衡南北大众的权宜举措。然而随后市场的表现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包括大众自己——朗逸和新宝来分开上市以后,并非瓜分原有大众A级车的市场份额,而是创造了“0.5+0.5≥2”的奇迹。这种成功背后固然有本土化的作用在里面,但多产品战略所起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如果当时推出的只是朗逸或者新宝来一款产品,很难想象它们的销量能达到二者之和,即月销量五万多辆的水平。
既然有了成功案例,大众自然是推而广之,接下来的新迈腾和新帕萨特,新桑塔纳和新捷达,都属于这种战略下的产物,而且都达到了与朗逸新宝来类似的效果。
日系后知后觉,效果同样令人侧目
在大众获得成功以后,各路厂商也会理所当然的跟进。例如韩系的现代和起亚,新一代本土化产品(以名图、K4为代表)的同质化要远比过去更加明显。不过真正效仿并获得良好效果的,却是日系,更确切的说是“两田”。
文章由卡罗拉和雷凌引入,它们也的确属于这一战略的典型——两款产品的差别仅限于前脸和尾部,其他部分,如底盘、车身、动力总成,甚至包括内饰造型都几乎一样。采取这一战略之后的结果,不光是解决了广汽丰田A级车的问题,同时也让两款车的月合计销量能达到3万辆的水平——这个数据可是过去的卡罗拉想都不敢想的。
▲广汽本田缤智
▲东风本田XR-V
相比丰田,本田在这方面则做得更为极致。9月份的合资SUV销量冠军是谁?表面看是途观。但其实如果把XR-V和缤智的销量合计起来,其实要比途观还多——通过多产品战略,
本田已悄然夺得了合资SUV的销量冠军。很显然,如果只推出缤智或只推出XR-V,这个成绩绝对不可能实现。下一个典型案例将会是锋范与刚刚上市的哥瑞,它们能否擦出火花,达到类似桑塔纳捷达的效果,不妨拭目以待。如果能继续获得成功,下一步的思域换代、CR-V换代,本田很有可能都会采取相同的手段。到那时,本田在国内市场的尴尬状况有可能彻底不复存在。
战略成功背后的逻辑与条件
这种战略为何有如此奇效?单从研发的角度看,这些年人们总在说模块化,总觉得这是无比高大上的东西。那么模块化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增加通用性,以在从大到整车设计、小到配件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那么多产品战略,从总的思路来看其实与模块化是相通的。
对于这种说法肯定有反驳的声音——既如此,大众索性开发出更多的A级车好了,在德国也这么干,弄三四个速腾,然后改改前脸,取三四个名字卖,能行吗?显然不行。那为何到了中国的合资模式就行了呢?这里又要说到中国合资模式的特殊性。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国内合资厂,中方的力量已越来越不可小觑。它涉及到资源的配置、政府的关系,乃至地
域的差异等各个方面。虽然在外方看来是几乎一样的两款产品,放在不同中方的合资厂,就相当于同时利用了两块资源,包括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再加上产品在本土化设计上的细微差异(如卡罗拉和雷凌乍一看起来区别还是蛮大的),自然就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多产品战略要想获得成功,除了产品开发本身要做到位以外,与合资双方的平衡情况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日产,虽然也有两个合资厂,但东风日产和郑州日产完全没有可比性,自然也就无法执行类似的战略了。马自达,由于外方能力太弱,又没有下决心走本土化的路线,这方面的建树也趋近于零。至于像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它们本质上其实就一个厂(中外双方都完全一样),长安PSA现阶段与其又没有平衡性可言,在多产品战略上的效果自然也远不如其他厂商。
车云小结:
对于合资厂的这种多产品战略,不少人认为这是合资厂在偷懒、蒙事儿,拿中国消费者涮着玩儿。否则的话,为何这种现象只在国内存在?看似这种质疑很有道理,但经过以上车云菌的这番分析,相信你已不再这么看了吧?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国内合资模式的特殊性,
决定了这种模式存在的逻辑。事实上,这种模式也是在国内车市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非外方厂商的“主观臆断”。只要产品的品质不差,没有在暗处偷工减料,我们倒希望这样的产品越多越好——同质化降低了成本,可以让消费者得实惠厂商得利润,细节(外观配置)的差异化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细分人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