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弹簧离合器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追溯到1891年,摩擦式汽车离合器第一次出现,之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1948年液力变矩器被发明,而现今,各种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可见汽车离合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工业的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也预示了这个时代离合器的发展也将十分迅速,传统的汽车离合器必将随着新兴汽车传动技术的普及而逐渐被淘汰。30465
我国汽车离合器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诸多不足。在内部能力方面不及国外,产品的质量与国外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技术含量不高。国内汽车离合器能在国际市场上排的上名的品牌很少,数一数二的都在国外,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企业在技术研发、员工管理、人才培养、生产效率等方面想要与国际水平接轨还需时日[2]。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有优势的一面,如在劳动力成本方面较国外低,售价较低,销售渠道广。而在采购成本、销售市场开发等方面,我国与国际水平相持。论文网
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国内取得了欣慰的成果。借鉴国外的技术,我国的新一代产品的研发,如双质量飞轮、液力变矩器都有收获。经过长足的发展,国内汽车离合器企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国产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品种日趋
丰富,已经达到能全面覆盖各类车型需求的技术水平[3]。
驾照考试改革
为了提高汽车的舒适性,更好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得到了更多的应用。现如今商用车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重型离合器,离合器的尺寸不能无限加大,因此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显得尤为苛刻,如何提高离合器的扭转能力以及如何简化操作成了重型离合器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双片干式离合器可以提高离合器的扭转能力,曾广泛应用于重型车。然而考虑到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国外,湿式离合器在近几年作为新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同于干式离合器,湿式离合器用油泵进行冷却,降低了摩擦表面的温度,从而起到了保护摩擦片的作用。湿式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大大高于传统的干式离合器,唯一的缺点是,湿式离合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将会产生负面效应。目前此技术尚不够完善。
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加大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现代化的潮流,要求微型轿车具有足够的动力和速度;环境和能源问题方面,要求微型轿车真正意义上打到低耗低排;微型轿车车身方面,要求其最大限度的利用内部空间,此外,安全方面以及人机工程方面也需要考虑。所以,发展微型轿车业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技术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生产哪种车型既合算又有可观的利润,同时也有较强的生命力,这是每个投速派报价
资者基本要考虑的因素。而作为普通的消费大众,其更为关心的则是汽车的价格、质量和安全性。其实,生产一辆微型轿车并非人们想当然的那样比生产一辆普通轿车简单方便得多。微型车的功能要求乘坐时比摩托车舒适、能遮风挡雨、平衡性好、安全性能好。这就需要在技术上和结构上改进,而改进又受到价廉的约束,因而车的功能减少,如降低车速、简化车门等。如果国家决策部门、生产企业,能及早认识到发展民用小汽车的巨大潜力,开发世界上这个最广阔的市场,无疑将对人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划时代的意义,还可为生产、经营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源自
膜片弹簧离合器因其诸多的优点,现如今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汽车品牌所配备的离合器为膜片弹簧离合器。它有诸多的功能,不但可以起分离杠杆的作用,同时可以简化离合器的结构,因其材料特性,可以大幅度减轻了离合器的质量,并且因其结构特点还能有效缩短离合器的轴向尺寸。其次,它以整圆接触方式与压盘接触,这有利于压力的均匀分布,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同时,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它能够减轻踏板的操纵负荷,从而减少驾驶者的疲劳度。而因其具有对称性,所以具有很好的平衡性,而且就算在高速行驶
黑金刚的情况下其压紧力降低也很少。综上所述,设计研究微型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
参考文献
[1] 丁原,王云. 汽车摩擦离合器优化设计[J]. 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20(02):51-53.
[2] 王望予. 汽车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XX.
[3] 朱利安哈皮安—史密斯. 现代汽车设计概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XX.
[4] 陈家瑞. 汽车构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5] 张小虞, 等. 汽车工程手册[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XX.
[6] 余志生. 汽车理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XX.
[7] 冉振亚,赵树恩,李玉玲.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优化算法[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26(9):77-81.1.6以下购置税减半
[8] 娄岳海,高翔. 膜片弹簧载荷特性概率计算的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XX,39(4):160-163.
[9] 徐石安. 汽车离合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10] 张勇,东明. 微型轿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物
资流通研究,1999,02.
开新二手车交易网[11] 何大志,潘毓学. 捷达轿车膜片弹簧的设计和研究[J]. 机械传动,XX,32(06):78-80.
途锐二手车[12] 刘惟信. 汽车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XX.
[13] 王那,王国权. 某乘用车离合器总成结构强度及疲劳分析[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26(05):59-64.
[14] 刘安阵,莫易敏,吕俊成. 经济型汽车离合器动力学分析[J]. 机械工程师,XX,(09):23-25.
[15] 杨橙.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有限元分析[J]. 机电技术,XX(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