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上半月号第21期
当代广西
责编/王海波
经济要跨越,产业要振兴。在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广西结合自己的实际,决定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带动百业发展,响亮地提出:要从我区区位、资源和现有基础出发,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超千亿元产业。
这就是广西科学发展三年的目标之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当别的地方还在迟疑不前或坐而论道的时候,一份《广西千亿元工业产业和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
施方案》的高调出台,表明广西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到了一条符合自身科学实践规律的发展道路。
后与前的哲学:“广西虽后不甘后”,换个角度谋发展
跳出广西看广西,广西人看到了不足:与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立足全国看广西,广西人发现了落差:2007年,广西的人均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主要产业之一。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汽车产业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强有力地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一跃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备受瞩目。
汽车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嬗变
———广西七大超千亿元产业系列报道之二
○本刊记者
王君李力
糖业税收;49个贫困县中有36个靠种植糖料蔗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形象点来说,广西相当多县(市)的经济就是甘蔗撑起来的。
在我区14个地级市中,糖产量位居第一的崇左市,近几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中80%是来自甘蔗。2005/2006年榨季,全市130万蔗农通过种植甘蔗收入达43亿元。多数农户年甘蔗收入达1~2万元,最多的达10多万元,大多数农民靠种植甘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果怕屯是崇左市江州区种蔗较多的一个屯,全屯46户靠种植甘蔗致富,分别建起一栋500多平方米不等的小洋楼。
农民周老汉很庆幸地对记者说,在他
们这个地方,种别的作物愁卖,种甘蔗因为有糖厂收购,所以是最有保障的。
“食品产业超千亿元产值的实现,广西制糖业的加速发展,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国内食糖的供给作出更多贡献。”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总经理黄昌成如是说。
据了解,多年来,中国市场食糖一直是产不足销,每年靠进口100~150万吨补充国内不足,是食糖净进口国。目前国内食糖年消费在1250万吨以上,预计到2008年达到1400万吨,人均消费9公斤。居民直接消费400万吨左右,占30%,70%是工业用糖,其中精制糖年市场消费用量约90万吨。
“广西制糖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提高
质量和产量,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效益。”黄昌成说。
广西制糖业的产业化进一步加快,也将带动一部分县(市)城镇化进程的步伐。
在崇左市围绕“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大力发展制糖业的措施中,就有各制糖企业(集团)要按入厂原料蔗每吨提留7元作为反哺甘蔗生产资金。其中,2元用于蔗区等级硬化路面建设;1元用于面上蔗区道路修护;0.5元用于水利治旱工程建设。
制糖业的加速发展,可谓是一业多利,农民得利、企业有效益、财政有收入、经济有发展……从中也可预见食品产业实现超千亿产值的美好前景。□
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生产的微型车以55万辆的产量,稳稳占据了中国微型车市场近半壁江山。李力/摄
11
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左右,人均固定资产的投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
换个角度看广西,广西人感到了危机和紧迫。
“从总体上看,我区仍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更为明显,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全区人民谋发展、求富裕的愿望更为迫切。”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上说。
认清区情,是明确发展目标的依据。
汽车制造,是广西最有底气的一个产业,也是我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是广西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更是推进我区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之一。
广西的汽车产业,曾经经历过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新感觉250跑车当年以第一辆“柳江”牌汽车出世奠下广西汽车工业第一块基石的东风柳汽,1954年建厂时仅是一个占地1.9亩的小作坊。
50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东风柳汽,不仅集研、发、产于一体,而且拥有资产总值达19.6亿元,生产区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年产汽车能力可达6万辆。
而在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和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则成为了广西汽车制造业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美三家汽车制造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全面展开,开创了西部地区开发的崭新模式,弥补了广西汽车制造业技术、资金和后续发展产品平台的不足。
这样的联合,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或许不是那么气势恢弘。但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这样开放的胸襟,这样开阔的视野,这样开拓的精神,难能可贵。
广西汽车产业的从“无”到“有”之变,就这样打破了固守多年的“内源经济”桎梏,用一个洋洋洒洒的“广西制造”跳出“小圈子”,不断打造着新的增长极。
2007年广西汽车产量约60万辆,销售额500亿元,作为广西汽车产业发展中心
的柳州市集聚了包括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
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在
内的一批汽车制造企业。
至此,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
东风、重汽运力等已经进入广西并到合
作伙伴。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生产的微
型汽车更是以55万辆的产量,占据中国微
型车43%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微型车市场
拥有强有力的话语权。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的
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汽车市场销量形
势不容乐观,受原材料价格上涨、GPI居高
不下等因素影响,从4月份开始国内汽车市
场连续3个月销量同比下降,一些车企纷纷
调整年度销售计划,而我国西部工业重镇柳
州凭借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成功突围,目前
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基地。
消防车价格当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
快建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兴起,中
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我区汽车产
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自治区经委副主任汪春伟在接受采访
时告诉记者,我区汽车产业已形成了较为
完整的产业格局和完善的配套体系,在柳
州、玉林、桂林、南宁具有一批优势企业和
初具竞争力的产品,具备了加快发展的产
业基础;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为我区汽车
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国家鼓
红绿灯最早是给什么车设计的励优先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并出台相
应政策,也为广西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
政策环境。
妙棋一着,满盘皆活。自治区人民政府
此前作出的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关计划
目前正初步显露成效:继7月13日广西北
部湾经济区首家整车制造企业顺利投产
后,广西汽车产业再传利好消息,南宁海关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广西出口各类汽车
2.04万辆,价值2.02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
期增长2.5倍和3.7倍,创下历史新高。
破与立的辩证:全面、协调、可持续,
解放思想要发展
仔细分析,广西汽车制造产业的崛起
之路,没有哪个环节离得开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
200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和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的
合作,加快广西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原柳州
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8990万国有法人
股(对应净资产37416万元)无偿划转给上
海汽车工业集团。
当时,人们有议论,有质疑,甚至还有
想不通:把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更
名为上汽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
团持有75.9%股份,五菱集团持有24.1%股
份,这就叫重组?
事实证明,重组后,上汽五菱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
限公司,公司充分集成上汽集团、美国通用
汽车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
方股东资金、技术、管理优势资源,不断改
革创新,企业竞争力迅速增强。
企业从合资前的年产14.9万辆,销售
收入37.7亿元,市场占有率18.87%,发展到
2007年微型车产量55.61万辆,在国内市场
占有率达到43%,居国内微型车行业首位。
该公司全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65.98亿元,
与2002年相比,企业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
而一辆命名为“雪佛兰SPARK”微型乘
用车,结束了广西没有轿车生产的历史。
上汽通用五菱的巨大成功是广西在经
济领域中国有资产体制创新的典范,完全
突破了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和各级政府管理
的制度框架。
通常情况下,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
赠送大额生产性资产的概率也非常少。何汽车限购将放宽
况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将自己管理的国有
资产无偿赠送给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放弃
自己的所有权、受益权、占有权和处置权。
要知道这样做,需要的不仅仅是胆识
与魄力。
这是广西思想解放最成功、体制改革
效果最突出的案例之一。
这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新观
念新思维的生动体现。
没有思想大解放之因,就没有快速发
展的丰硕之果;没有科学发展观的高远,就
不会有广西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这漂亮
的“伏笔”蕴藏着广西的不俗观念,突显着
广西的发展能力。
广西要发展,但广西要的是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广西的决本期专题——
—七大产业构建广西现代产业新体系
时政·时事12
2008年11月上半月号第21期当代广西
2008年11月上半月号第21期
当代广西
责编/谢冬
策者们既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清晰的思路,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谋略。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速度。以科学发展观看发展、求发展、谋发展,是广西汽车产业由弱到强的关键所在。
小与大的转换: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转变观念求发展
说到汽车产业,就不能不提到广西工业重镇———柳州。
柳州市的汽车工业产业集举世瞩目。许多产自柳州的汽车工业品牌让人耳熟能详:霸龙重卡、东风风行M PV 、东风景逸轿车、柳工挖掘机、柳州五菱、雪佛兰新乐骋……这些品牌产品除了畅销国内市场外,有的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2007年,柳州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380多亿元。
据了解,2008年,广西全区实现汽车工业销售收入要达到650亿元,
2010年要突破1000亿元,2012年实现1600亿元。其中,2008年柳州市汽车产业产值要达到480亿元,2010年达到900亿元,2012年达到1100亿元。由此可见,
柳州市已经成为广西汽车工业产业集的“心脏”城市,肩负着完成全广西汽车工业70%以上总产值的历史重任。
今年仲夏6月,自治区主席马飚在针对柳州市汽车工业产业的专题考察时认为,柳州市已经具备了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柳州市要把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柳州市全市工作的重点,以此作为柳州市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关键和重点。
柳州市要着力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工业园区,逐步引入区外优秀的轿车及乘用车零部件企业,培育本地零部件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水平,真正把柳州建设成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马飚主席的话语中其实蕴涵着一个这样的命题:广西汽车行业如何在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分得更多的
“蛋糕”?自治区经委副主任汪春伟的解读是:关键在于自主创新!
说起自主创新,还得说到柳汽。
因为自主创新从柳汽创业以来就是其基本战略,柳汽的历史就是自主创新的历史。
奥迪q5报价及图片柳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王柳平告诉记者,柳汽是广西第一家汽车企业;柳汽是国内首家将柴油发动机应用在卡车领域的企业,享有“柴油东风柳汽正宗”的美誉;柳汽是中国第一家推出柴油中卡的企业,第一家推出平头中卡的企业,第一家推出美洲风格长头重卡的企业;柳汽现是东风集团在中国南方最大
的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是我国政府指定的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从1969年第一辆“柳江牌”汽车下线至今,柳汽公司已有近40年生产汽车的历史,产品一直畅销市场。
其强劲的势头与活力源头就在于自主创新。
柳汽人还清楚记得,2007年4月18日,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会议上,总书记重点询问了东风柳汽的发展状况,当得知柳汽在乘用车方面发展形势喜人,并于当年自主研发出广西地区首款家庭轿车景逸时,总书记连连点头表示赞许,并特别强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如蚕破茧,如蛹化蝶。发展就是这样在各种观念的新旧更迭、新旧激荡中不断向前。
虚与实的呼应:强强联手,集作战,科学实践促发展
“产业集”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波特认为,产业集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集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
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
综上所述,显然,广西就是要把产业升级,以集方阵出击。
从今年起到2012年,广西将围绕并依托整车和车用发动机的产业优势,扩大总量,带动专用车、低速货车和汽车零部件产
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汽车研发体系、生产体系和供应销售体系的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广西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
根据规划,到2010年,广西汽车产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到2012年,广西汽车产业产值将达到1600亿元,增加值300亿元,利税150亿元;整车产量达到135万辆,其中轿车及小型多功能乘用车产量25万辆,
整车产量占全国8%左右,在全国的排名上升1位;车用发动机产量突破200万台,保持全国前3名的位次。
今后5年,广西汽车产业的发展布局是,充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柳州为中心,辐射玉林、桂林、南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汽车产业发展。
其中,柳州将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
一汽柳特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在确保微型车产销突破100万辆的同时,重点发展面向家庭的轿车及乘用车,提升整车的规模和水平,实现产品结构的重大突破。重点推进汽油发动机、微车变速箱总成、车桥、内外饰件模块、独立悬挂总成、汽车电子等零部件产品的发展,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系列化的生产格局。加快自卸车、罐车、微型专用车等产品发展,实现产业链的两头延伸。
玉林将依托玉柴集团,引入优势配套企业,加快玉柴工业园的建设,发展车用柴油发动机、重卡变速箱总成、发动机配件等产品,将玉林建成我国最大的柴油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基地。
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将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客车生产基地,同时以混合动力电拖装置、轻中卡变速箱总成、曲轴、离合器、制动器总成、子午线轮胎等产品为重点,建设桂林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南宁将重点发展各类专用车、低速货车等车辆用品。加快发展灯具、散热器、铝合金配件等汽车零部件。
正是这样的胆识与气魄,打破了广西的昔日沉默,改写着广西的今日风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西追赶产业升级的步伐,正急切地叩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撼动着我们脚下这块火热的土地。□
本期专题———七大产业构建广西现代产业新体系
奔驰s图片时政·时事
1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