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欧洲站
作者:权忠宪(德国)
来源:《时代汽车》 2012年第2期
中国的交通状况仍不尽人意。到底少了什么呢?我看还是少了一些东西,那就是交通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这里说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什么不可企及的崇高境界。不过是说,人生活在社会中,要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人生活在社会中,除了自己,还有他人,行为要有公德。
文/权忠宪(德国)
说起汽车和交通,当然会想到德国。日产皮卡车报价
德国是当之无愧的汽车王国,是现代汽车之父戴姆勒和本茨的家乡。德国的顶级名车,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保时捷、迈巴赫、奔驰、宝马、奥迪等等。德意志民族生性彪悍,却又精确而细致,喜欢机械化带来的节奏和效率,风驰电掣的强烈动感正是他们的追求和享受。他们会造车,爱开车,更爱开快车。飙车大王舒马赫兄弟出自德意志民族,一点都不奇怪。这个人口8200万的国家,汽车保有量达到4900万辆,其中轿车4100万辆,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辆轿车。德国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4%,略小于中国的云
南省,但公路总长度已达23.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万公里。高速公路的不少路段不限速,大概是有意让名车出出风头,也让飙车族有个地方过把瘾。想象一下,如此众多的汽车,如此稠密的公路,如此繁忙的交通,还有世界上开车最快的民族,该是怎样一幅令人忧心忡忡的画面!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糟糕。德国甚至是世界上交通安全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交通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2008年,德国因交通死亡的人数为4467人,万车死亡率只有0.9,远远低于中国。那么,这个在“汽车社会”中摸爬滚打了一百多年的国家,它的交通状况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快而不累”与“累而不快”
荣威w5报价和图片 我在德国和中国都开车,感觉真是不同。在德国是“快而不累”,大家按规矩开,违规的人只是极少数。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有规范的共性。德国提倡“防卫式”的驾驶方法,就是随时估计到周围的人可能出现的错误。快、慢、停、让,都可以默契地在个人权利、责任和义务之间到平衡。很少无谓地浪费时间。在中国开车,却是“累而不快”。人多车杂自不待言,最头痛的是,人的行为出乎意料,让你不得不时刻准备随机应变。仿佛打一场“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左右迂回,乘虚而入”的运动战。费了半天劲,谁也快不了。在德国,光线稍有不足,驾车人就会及时地打开车灯,这时往往不是为了看路,而是使自己的目标更加明显,以保护他人的安全。德国行车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题目,就是合理利用车上的灯光设备,随时让周围人看到你,知道你想干什么,你在干什么。在中国,相当多的驾车人却认为,只要自己能看得见,那么早开灯干什么,费电瓶又费灯泡。在德国,提倡车不行驶时(包括较长
时间停车等待,例如在铁路道口),应关掉发动机,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因而极少看到有人开着发动机坐在车里。在中国,却经常会看到长时间开着发动机停车等人,车内的人夏有冷气,冬有暖风,为自己营造了惬意的小环境,却忘记了周围的大环境。平心而论,中国大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比德国差。中国的交通法规也与国际接轨,中国的交通警察比德国同行更辛苦。而中国道路上行驶的轿车,虽然暂时还赶不上德国的水准,但看看许多欧洲国家的情况,中国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尽管如此,中国的交通状况仍不尽人意。到底少了什么呢?我看还是少了一些东西,那就是交通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这里说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什么不可企及的崇高境界。不过是说,人生活在社会中,要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人生活在社会中,除了自己,还有他人,行为要有公德。
监督机制和社会责任
汽车美容怎么做 有社会责任感,才会自觉地遵纪守法,久而久之,养成行为习惯。德国人在这方面堪称典范。有人调侃说,什么是德国人呢?半夜两点,夜深人静,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一个行人站在路边耐心等待,人行道绿灯亮,才开始过马路。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德国人。这既是笑话,又不是笑话。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大多数德国人果真以一丝不苟、几近呆板的方式来遵守交通规则。德国道路交通信号灯系统全部自动管理,但极少有监视器。路口无交警站岗值勤,更无“交通协管”之类。交通警察都是坐在车里巡视或待命,只在大型活动和重要事件、交通事故、重要路口的信号灯故障等情况下,交警才会出现在现场。我参观过柏林的交通指挥中心,它像个智能服务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监控全城的交通信号灯
系统,根据汽车流量自动调整各方向放行时间,及时疏导交通。德国交通井然有序,就是因为人们在“无人监督”的交通环境中,能够自觉地在交通规则的框架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北京的交通信号系统也早已自动化,又加装了数以千计的“探头”,还有摇动小旗的“协管”帮忙张罗,但执勤交警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好像若无警察的威慑力,人们就会迷失了行为的准则。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次开车去京郊,在京顺路上超过了几辆京G牌号的满载卡车,卡车速度明显没我的车快,却始终跟在后面若即若离,仿佛有“缩地之法”。直到我停在一个路口红灯前,几位开始超车,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彼等公然视红灯为无物,既不减速,更不刹车,一路匀速向前。如此行驶,倒是省时,省油,省刹车片,却置他人的安危于不顾。朋友说,此乃京顺路一景。郊区公路,没有监视器又没有警察的路段常常如此,莫要少见多怪!交通状况能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此等“只知有自己,不知有社会”的行为,不要说责任感,与文明二字也是相去甚远。
飙车的不同含义
再说飙车。德国人也飙。除了高速公路不限速的路段,在其他路段甚至城里,有时也发发“飙”。但绝大多数情况未超出交规允许的范围,无伤大雅。例如红灯变绿时的起步,高速公路上的超车并道,或是进入高速路的加速切入等等,开跑车的人,一般不会放过这些机会,凭借车的优越提速性能,几秒钟内领先他人几十米、上百米,自得其乐地享受一下胜利者的快感。一旦进入正常行驶路段,也便
中规中矩。至于飙车大王舒马赫兄弟,人家是在F1赛道上飙,如同中国的武林高手,绝不在马路上逞匹夫之勇。而中国的飙车族,真敢在大街上玩命。前不久看网上一段视频,场面颇为震撼:一辆无照大奔,在上海延安高架路车流中飞速穿行,时速至少150多公里。后面为其追拍的好像是辆保时捷,既能穷追不舍,自然也上演了同样的节目。这哥儿俩大大地“酷”了一把,却苦了路上规规矩矩的开车人,想必心惊肉跳,唯恐避之不及。北京也有飙车族,据说还有巾帼英雄“二环十三妹”。顾名思义,是专门在二环上较劲了。在公共道路上这么玩,这叫多了点个人英雄主义,少了些社会责任感。
德国人喜欢用“交通参与者”这个词,表示在交通环境中的平权或平等。无论是开车的,乘车的,骑车的,步行的,都是交通参与者,各有行为准则,在使用公共交通设施这一点上,是平等的。能否得到特殊的权利,取决于当时公务的紧迫程度,而非身份和地位。通常情况下,汽车礼让行人或骑车人;一般私家车礼让公交车和出租车;所有车辆和行人避让正在执行任务的救火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在德国没有听说过有哪种牌照特别“牛”,可以狐假虎威,连交警都要退避三舍。德国交通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使用率,尽力保证交通参与者对道路的使用权益。很少为了少数人实施“道路限行”,即便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交通也正常运转,没什么太特殊的举措。“警车开道”的场面仅仅是在外国国家元首来访,或是示威游行时才会见到。平时,无论德国的部长、市长、州长们,还是默克尔夫人,上了大街就是交通参与者,与民同行,遇到拥堵,则与民同“堵”,如果违反了交规,还得与民同罪。如今在中国,“道路限行”和“警车开道”已越来越具“中国特”。若是迎送
国宾,大型庆典,救死扶伤,抢险灭火,无论怎样“限行”或“开道”均无可厚非。如果为了“面子”超出工作需要不顾正常的交通规则而随意动用警力,那就成了病症。此类病症既有“传染性”,又有“示范性”,传播到各省、县、甚至乡里,上行下效,除了会引起了不必要的交通拥堵外,还会使平民百姓想到什么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今,德国在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汽车的设计和制造,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交通设施要更加注重人性化,照顾到老幼妇孺和残疾人。汽车设计和制造要考虑碰撞行人产生的后果。汽车不是坦克,不能只保护自己。要设计合理的外形、使用合理的材料,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尽可能减小对行人的伤害。在德国,空中救援的组织和管理更是日臻完善,任何地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直升机都可以在2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德国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的空中救援,自70年代至今已经拯救了25万多人的生命。1600万会员通过会费为此无偿贡献了几亿欧元。总之,改善交通,人人有责,人人尽力。汽车之家爱
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进入了“汽车社会”,快得令世人瞠目结舌,可随即带来了许许多多交通问题。虽然德国的交通并非完美无缺,但他们毕竟比中国早发展了几十年。系统地研究和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将会少犯一点他们犯过的错误,少走一些他们走过的弯路,这对中国建设“和谐汽车社会”是有益的。
(作者为全德汽车俱乐部中国区总经理)车辆违章记录查询电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