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一)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文学类文本中,分析人物形象往往是解读作品的核心。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也是中学阶段常考题型之一。
一、常见提问方式
1.文中的XXX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简要说说文中的XXX身上有怎样的特点。
特斯拉召回部分汽车3.通读全文/结合某一部分内容,简要概括XXX的形象。
长安欧诺油耗4.文中塑造了XXX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二、梳理解题思路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1)如果题目只要求“概括”,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提炼描述人物特点的词语即可。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则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解答。
(2)如果题目要求回答“人物性格特点”,那直接把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写出来即可。如果题目要求回答“人物形象”,一般要多角度总结,如人物的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注:前面提到的四种常见提问方式,就体现了不同的考查内容。
示例:
问题:文中穿灰衣服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
答案:①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②自欺欺人(装腔作势,故作矜持)。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掩饰真实身份等;③年轻漂亮,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④细心但不切实际。
一方面,这道题要求“分析”,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另一方面,这道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第③点“年轻漂亮”体现的是外貌特征,“社会地位不高”体现的是人物地位,“餐馆出纳”体现的是职业,这提醒我们,遇到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时,不仅要关注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考虑人物的外貌、身份等信息。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梳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事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反之,解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其所作所为来推断其性格特征。
(2)分析文本中对人物进行的描写
文本中的描写是对人物着重刻画的地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点关注。人物描写从两个角度把握:
1直接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间接描写: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环境的衬托等
(3)寻文中评价性的词语
文章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感情、性格的词句,从作者对人物的直接介绍或议论评价中,分析提取有关的人物形象。飞腾怎么样
(4)结合文本中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身份、地位、教育、经历等信息
时代背景对人物的精神面貌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不同的身份、地位、经历等也会早就不同性格的人。
3.整合概括,全面作答。答题时也要结合分值。
性价比最高suv第二部分:例题精讲
大众帕萨特新领驭描花的日子
张炜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母亲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
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11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12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
                                                                             
【答案】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解析】在“第一部分:知识梳理”中我们提到,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揣摩:
(1)梳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事
(2)分析文本中对人物进行的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寻文中评价性的词语
(4)结合文本中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身份、地位、教育、经历等信息
汽车人物
在本文中,外祖母做的事就是在冬天不方便出门的日子里描花,给父亲画的叶子添加细节,并在猫留下脚印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依据猫爪印的特点将其改成梅花,不破坏画的美感,可见外祖母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充满生活情趣。
对外祖母的正面描写有:
1“笑吟吟地看着母亲”,体现了外祖母和蔼可亲;
2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体现了外祖母宽容厚道;
除了正面描写,文中还运用了侧面描写,写父亲和“我”画得不像,侧面衬托出外祖母的心灵手巧。
本题分值为4分,答题时要注意全面。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
①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②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答案】①母亲和外祖母可以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所以,她们很高兴。
②父亲看到母亲和外祖母高兴,他就很高兴:他能为家人做些事而感到高兴。
3.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3分)
材料一: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上。
                                                                             
                                                                             
                                                                             
【答案】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的小世界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综上所述,我认为幸福就是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高兴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担。
第三部分:学以致用
(一)
七块红烧肉
董改正
①我十三岁那年的正月十三,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  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临走前,母亲又打开了罐子,往里面添了一勺子炼好的冻猪油,白花花的,至今我依然记得它的泽。
②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
③“妈,我来挑一截路。”
④“不要的,我行。”
⑤草稀淡,野雨如烟。穿过枫河北端的滩涂,再过一个水村,绕着一条溪水转到对面  的
山梁,顺着山道走下,径直穿过西湾的田野,到枫河入江的狭长小河时,渡船而过,爬上  河埂,便可望见五校的校舍了。
⑥后面的路途是沉默的,只有细雨洒在盖物薄膜纸上的沙沙声和胶靴拔泥发出令人疲惫的声响。我们到达河边时,已是午后一点多了。母亲已经累了,身子随着担子一起摇晃着。
⑦“妈,让我来。”我走到母亲身边。
⑧“我行。”母亲不让。她大声喊:“有人吗?有人吗?”
⑨岸上的红砖房门开了,一个人走下来。她站在船上,也不用划桨,人站在船上,手抓着粗绳,把船悠到对岸。那是个穿蓑戴笠的女人。她看着我们,说:“那孩子,你先上来,帮你妈接一下!”母亲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