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I m a n a g e m e n t in n o v a t io n
产业链协同增强综合竞争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
出“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
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本期专题分享北汽集团、南钢和西南油气
田创新产业链协同模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新能源汽车“产业共生”发展战略体系文/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产业共生制造服务化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北汽集团)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构建“产业共生”发展战略体系,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合作平台,促进上 下游和跨界企业的合作技砧
一、明确“产业共生”发展战略 思路目标
1.形成“产业共生”发展思路
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不能因循传统汽车行业发展道路,必
须探索全新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从2014年起,北汽集团在深入研究
汽车行业现状及新能源汽车未来发
展方向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新兴产
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模式,逐
步形成了“产业共生”发展新思路:
既要重视A身研发创新,又要以集
团化的全局战略整合产业资源,开
展协同创新。以整车制造为核心,
打造开放共享、跨界合作的新能源
汽车“产业共生”发展平台,以产
业升级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明确新能源汽车总体发展目标
基于“产业共生”发展思路,
北汽集团明确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和
企业自身的总体发展目标。
在行业层面,构建全产、Ik链及
跨界合作开发模式,运用全球资源
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北汽
集团自身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逐
步建立起体系完善的产业生态链、
68
2021.5
MANAGEMENT INNOW T 丨ON | 管理创新
创新链。
在企业层面,北汽集团围绕体 制机制改革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实施“全面新能源”战略和“引领 2025”计划,即通过构建新能源汽 车“产业共生”发展战略体系,推 动产品、技术、产业链布局及服务 生态的全面新能源化,争取到2025 年实现北汽集团在全球新能源汽车 领域的市场引领、技术引领和模式 引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 越发展贡献力量。
二、建立多层次研发体系,突破 关键孩心技术
技术是新兴产业的核心要素。 北汽集团通过建立多层次研发体系, 一方面提升企业自身的关键核心技 术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为新能源汽
车“产』
技术资源的基础平台。
1.建立多层次立体研发体系基于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 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北汽 集团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建立国家 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 涵盖新能源汽车基础研究、技术攻 关、中试、产品导人等各个阶段的 研发创新体系。
为了充分整合利用全球研发资 源,北汽集团构建了全球化的四层 次立体研发创新体系:以集团北京 研发总院为核心搭建协调管理层,
统筹制定技术创新规划、协调技术 创新资源、实施研发创新管理;通 过分布在日本、德国、美国、意大 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研发中心, 捕捉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研 究内容,形成研发体系的前沿层; C 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科院物理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 作,形成研发体系的基础研究层,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将研 发创新成果导人北汽集团各个生产 基地,形成研发创新体系的应用层, 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
从研发到 应用的完整闭环。
2.突破电控核心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区別于传统汽车的 关键核心技术是“三电”(电池、电控、 电机)系统,电池和电机主要由供 应商提供,电控系统是整车企业技 术最集中的体现,产品及部件的检 测标准和实验验证水平也是企业核 心技术能力的体现。围绕这些关键 领域,北汽集团在上述研发体系的 支撑下,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 新项目。
在电控方面,通过对充放电电 流管理、电池热管理、动力控制、
市场规模:100亿元
市场规模:1000亿元
图产业共生发展模式与传统竞争模式对比
业共生模式
其他企业头部企业
50% 50%
间大
其他企业 20%
头部企业
80%1市场结果
r  ^
•个别企业成为行业龙头
•由于整体市场规模不大,1
'
头部企业规模较小,且 成长缓慢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尚酷2.0t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不
突出
由于整体市场规模大,头 部企业规模也大
由于产业链充分发育,有 活力,企业和行业成长空k 共生”发展战略打造聚合 通过与清华,r
1
公\丨丨/么白士说
优势:头部企业快速占有 市场份额
j
L ______________J
劣势:产业链发育慢,整 1
体市场规模小
企业搭建平台, 与上下游企业 及竞争对手合 作,协同发展
优势:产业链发育快,行业
充满活力,整体市场规模大劣势:市场集中度较低,头 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不高
统竞争模式
2021.5
69
管理创新I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n o v a t io n
数据交换、安全管理、驾驶员意图
解释和能量流管理的深人研究,北 汽集团在电机控制器(MCU )、整车 控制器(ECU )、电池管理系统(BMS)三大电控关键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国内同行业集成度及安全级别最高、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超级电控技术其中,核心 模块电池管理系统(BMS)自主配 套率达到100%,为整车安全性、操 控性、舒适性提供了基础支持。在 标准与实验验证能力建设方面,北 汽集团拥有从电池到整车的完整检测标准,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试验验证中心,为生产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构筑全球领先的产业体系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综合型产业. 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众多除了对与
整车制造密切相关的电池包、电控 及测试标准和实验验证等核心技术保持高度的自主研发之外,北汽集团对其他配套技术采取多方参与、合作研发的方式,以下游终端需求带动上游企业和跨界企业的协同发
展,构建完整而有活力的“产业共生”
体系。
1.从商用化电池到先进电池递进
式研发,打造电池领域领先优势
电池中的电芯部分属于电化学
领域,与整车制造跨度较大。北汽
集团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从商用
化电池到先进电池研发,逐次推动、
递进发展在已经商用化的磷酸铁
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方面,北汽集团
与韩国I X、S K和日本松下以及国
内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
技等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开
展高镍、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和电
池热管理技术的研发。如北汽集团
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元模组电池
技术,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障
电池和车辆安全的同时,大幅提高
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延长了装车电
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在先进电池领域,北汽集团“三
管齐下”:一是依托旗下新能源公司
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高校
和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固态电池、
氢燃料电池发展的前沿技术,目前
已经在离子导电膜、固态电解质、
复合金属锂、原位聚合以及原子级
Bonrling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二是
依托旗下产业投资公司,通过资本
纽带广泛布局电池产业,控股或参
股了卫蓝新能源、清陶发展等多个
国内固态电池领域领军企业三是
依托旗下整车企业,率先应用先进
电池技术成果,并积极拓展应用场
景。如北汽福田与北京亿华通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氢燃
料电池客车,已经在河北张家口上
线运营,未来将助力2022年冬奥会
客运服务。
2.开展电机电控技术合作研发,
突破“卡脖子”技术
由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处于
不断迭代进化之中,北汽集团在加
强电机电控技术自主研发的同时,
以开放共享的方式,积极与全球领
先企业开展研发合作。
风光360在电机方面,北汽集团与西门
子合资成立北京西门子汽车电驱动
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包括电
机和电力电子设备在内的电驱动动
力总成系统;与大洋电机合资成立
北京汽车大洋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新能源乘用车电机及控制系统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北汽
新能源汽车项目进行配套:
在传感器方面,北汽集团与全
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
国内汽车电子装备领域头部企业华
阳集团等开展技术与产品配套合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控核
心部件技术水平,北汽集团与中车
2020年 10 月 24
日,集SK电池、
西门子电机、哈
曼大屏、麦格纳
钢铝车身等世界
一流供应商技术
于一体的北汽首
款高端智能新能
源汽车ARCF0X极
狐a T上市
明片来W觉中国70 2021.5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 丨管理创新
株洲紧密合作,推进IGBT芯片技术 国产化,为本企业乃至整个产业探
索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契机和路径。北汽集团还与吉利、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共同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推进 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
四、搭建产业联盟,形成绿产 业链闭环
1.牵头建立充电共享联盟,独创 换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电能补充包括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当前新能源汽车电量补充普遍米用充电方式。为 此,北汽集团开拓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联盟模式;换电模式则是北汽集团顶着市场唱衰压力,在政策层面争取、市场层面力推形成的创新发展模式。
在充电方面,北汽集团自主研发充电技术,同时与特来电等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开展合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充电设施的便捷性和使用效率,北汽集团牵头建立了“卫蓝社区产业联盟”,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充电服务商、电力公司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推进社区公共桩运营,满足社区居民充电需求。为了解决充电设施资源紧缺的痛点问题,北 汽集团牵头建立“充电场桩联盟”,联合场地方、投资方和充电服务方,借助通用型充换电网络运营服务平台,实现充电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标准化服务,推动充电网络的规模化建设和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北汽集团还积极推动建立“私桩共享联盟”,将空闲的私人充电桩通过充电运营平台分享给急需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车主,实现充电资源共享。此举不
仅解决了已购车用户的充电问题,
同时提振了潜在客户的购车信心。
在换电方面,为了解决新能源
汽车充电等待时间久等痛点问题,
北汽集团联合奥动新能源开展换电
模式研发创新,将原来动辄以小时
计的充电等待时长缩短为仅需5分
钟左右的电池包更换。目前,该模
式已经在出租车、网约车、电动物
流车等运营车辆上广泛推广应用,
从技术和运营模式方面为整个行业
提供了电能补充的全新方案。
2.绿产业链闭环,促进资源高
效利用
基于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
品销量与便捷的换电模式,北汽集
团迅速投人到解决电池回收的痛点
问题上。北汽集团旗下北京匠芯电
池科技有限公司充分整合行业内市
场、技术、材料及退役电池资源,
深人开展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技术
的研发创新;同时推出“擎天柱计
划”,通过换电技术创新和电池再
利用,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
的资源高效利用。北汽集团与中国
铁塔通过“擎天柱计划”开展合作,
花冠 油耗
将新能源汽车上的退役电池二次利
用于通信,使得车载电池的剩
余价值得以充分利用。对于无继续
利用价值的废旧电池,北汽集团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黄骅合
资建立电池拆解工厂,对锂电池中
的钻、锂等贵重金属进行再利用,
真正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从绿出发
再回归绿的产业链闭环。
五、开展跨界合作,搭建“产业
共生”平台
1.汇聚高科技企业,构建智能网
联体系
新能源汽车整体电气化后,智
能网联成为其重要的伴生技术。作
为行业内最早关注智能网联与新能
源技术关联性的企业,北汽集团在
推进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引入互
联网与高科技企业,开展跨界合作,
推动“产业共生”。
北汽集团首批新能源主力车型
EC180即已配备智能网联系统,还
通过与百度合作的CAKLIFE平台及
自主研发的“蜂鸟计划”i-lin k系统,
实现了车与系统的高度统一。北汽
新能源基于该系统推出的首款人工
智能电动车LITE荣获“2017最受关
注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奖项。在“蜂
鸟计划”之后,北汽集团又推出专
门针对智能网联发展的“达尔文系
统”,推动包括ADAS智能辅助驾驶、
L3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监测、代
客泊车等在内的智能驾驶功能走向
现实。此外,“达尔文系统”还为大
数据处理和空中程序升级(0TA )预
留了充足的空间,为未来技术不断
进化、迭代升级做了充分准备。北
汽集团基于“达尔文系统”的车型
EU5已经实现交付。在合作开发上,
北汽集团先后通过“蜂鸟计划”“阿
波罗计划”“达尔文系统”和“海豚+”
战略汇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合作
伙伴,包括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博世、
采埃孚、海拉等,科技领域的华为、
科大讯飞、百度、京东方、恩智浦、
中国信科等,形成了从芯片到系统
再到通信模块与整车控制领域的紧
2021.5 71
管理创新丨MANAGEMENT INNOVATION
密的圈层合作体系。其中,北汽集团与华为共建的1873戴维森创新实 验室更是成为汽车与高科技企业跨界合作的典范。除了通过车辆形成的工程与研发合作体系之外,北汽 集团还通过产业投资与初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在激光雷达、数 据传输芯片、高清地闬等多个领域均有相关布局,形成了从核心到外围、从技术到产业再到资本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2.大数据技术赋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为精准了解用户需求,北汽集团打造了针对新能源产品和用户的“VOCe+”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需求、.该系统将来自企业内部的产品与服务大数据与外部大数据库相结合,进行产品特征、用户 定位、用户需求分析,为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提供全方位的策略支持;再通过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大数据反馈,诊断产品的各种缺陷和偏差,快速响应用户诉求,促进产品的迭代升级,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在生产层面,北汽集团大力推进C2M个性化定制模式,以智能化 方式实现用户与厂商的直接沟通、供应商与厂商的信息集成和即时互通,打通了从制造端到消费端各环节的大数据通路,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创新营销模式,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当前,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市场推广阶段,需通过销量增长形成行业生长的基本盘。有了销量的基本盘,“产业共生”才具有成长壮大的
优惠价
土壤为此,北汽集团积极探索创
新营销模式,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1.借力公务车市场,开辟新能源
汽车推广新渠道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
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普通
公务出行社会化的指导方针,北汽
集团在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推
出“北京出行”平台,保障北京市
公车服务。在该平台上,北汽集团
共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政府
公务接待用车EH300、机要通信
北汽新能源
用车EU260及日常公务出行用车
EC180和EV160,不仅保障了北京
市公务用车需求,也为新能源汽车
产品推广开辟了新的渠道,
2.整合出行平台,深耕网约车、
租赁车市场
借助公务车市场的示范效应,
北汽集团接连在出行领域开辟了新
能源网约车与租赁车两个市场,并
相继推出车咖出行、GrmnGo、轻享
等多个出行平台子品牌。20I7年,
随着各平台顺利完成市场导人任务,
北汽集团整合旗下所有出行平台,
成立华夏出行有限公司,与滴滴等
多个共享出行平台达成合作,深人
开拓网约车和租赁车市场。北汽集
闭自主研发的爆款车型EU5居各类
新能源网约车首位,被用户称为“网
约神车”。
3.构建四位一体销售体系,多点
发力细分市场
在商用车方面,北汽集团针对
新能源商用车的特点,构建了“直
销+分销+改装+租赁”四位一体
销售体系。同时,北汽集团针对第
三方租赁企业、快递物流企业、车
辆改装企业等多个细分市场,多点
发力、系统突破如福田欧辉、电
动版欧马可、奥铃、时代、昌河北
斗星和407E V等新能源商用车借助
场景化的销售体系,销量实现了快
速增长。
4.线上线下结合,打通终端消费
市场
在终端消费市场,北汽集团实
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开发策略:
在线下,与和谐汽车、庞大汽车等
龙头经销商合作,构建覆盖华北、
华东、华南和华中四大区域的新能
源汽车独立销售网络;在线上,引
人京东、天猫、电车汇等8家战略
合作伙伴,全网推动新能源汽车电
子商务,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网络销
售的纯电动汽车企业。
5.开展多维营销,打响新能源汽
车环保品牌
除了对产品的直接推广,品牌
营销也是北汽集团的关注重点。北
汽集闭以新能源核心特征为品牌传
播人口,打造了全面推广新能源汽
车的“卫蓝”品牌,并通过公益营销、
体验营销、圈层营销、互动营销和
赛事营销等多种方式培育市场,引
导消费者参与“卫蓝行动”、使用新
能源汽车。
七、改革体制机制,推进制造服
务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产业共生”发展
战略体系涉及众多利益主体,需要
相应的体制机制来统筹协调各方资
源和利益。为此,北汽集团在体制阜新市交通违章
机制上开展了一系列改革。
72 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