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徐哲(吉林大学)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给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对策。
【主题词】电动汽车汽车产业研究
1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1.1日本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形势来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1997年12月,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日本市场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PR I U S。该轿车于2000年7月开始出口北美,同年9月开始出口欧洲,现在已经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目前推出的产品已是经多次改进后的第二代产品,生产工艺更为成熟。据丰田公司测试,PR I U S轿车在城市工况下比同等排量的花冠轿车节油44.4%,在市郊节油29.7%,综合节油40.5%。数据显示,丰田汽车公司已占有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90%的份额,其全球混合动力车
的销量已突破10万辆,达到了11.5万辆。到2012年时,其所有的车型将全部装上混合动力发动机。
继PR I U S混合动力轿车之后,丰田汽车公司还推出了ESTI M A混合动力汽车和搭载软混合动力系统的CROWN轿车。丰田汽车公司在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低能耗、低排放和改进行驶性能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此外,本田汽车公司
收稿日期:2006-01-05开发的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也已投放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2002年4月,本田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上投放了C iv ic混合动力汽车。日产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将于2006年向美国市场销售A lti m a混合动力汽车。
当前,世界各国电动车的研发方兴未艾。日本电动车的发展更是一如既往,而且比以前更受重视,发展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据报道,日本为燃料电池汽车设定的目标是在2010年之前在日本国内普及5万辆。
08款雪佛兰景程1.2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chevrolet impala美国汽车公司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和日本相比有一定差距,三大汽车公司只是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目前还未能实现产业化,日本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能源部与三大汽车公司于1993年签订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合同,
其中通用汽车公司投入1.48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投入1.38亿美元,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投入8480万美元,进行为期5年的研发工作,并于1998年在北美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样车。在此基础上,现已推出3款混合动力概念车:通用Precept、福特Prod i g y、戴姆勒克莱斯勒Dodge ESX3。2004年12月14日,通用汽车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对外宣布双方将在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携手,共同推进此项技术的发展。
皖y是安徽哪个城市
1.3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技术水平及产业化的差距较小。/十五0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0,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方面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从2001年起,国家在电动车领域的投资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863计划0中涉及这一领域的投资达8.8亿元人民币。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4年来,经过2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技术骨干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样机,燃料电池轿车累计运行4000km,燃料电池客车累计运行8000km;混合动力汽车正在武汉等地的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14万km;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已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
目前,我国侧重混合电动汽车的研发。混合动力电动车按照能量合成形式主要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合式3种。目前我国各大汽车集团都在进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多数以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为主,这种研发方向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发展。
长春一汽公司正在研发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分纯电动驱动、发动机单独驱动、联合驱动、电机启动以及滑行再生制动五种基本工作模式。与其配套的动力总成控制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并进行了关键部件试验。
东风汽车公司1996年就推出了电动汽车样车,最近该公司与湖北省高校联合,共同组建了/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0,专门开发生产电动汽车。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国家/863项目0,目前已经研制出4辆电动客车,在武汉市509路和510路公交车投入使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5%~10%,年生产销售电动汽车150万辆以上;到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50%以上,年生产销售电动汽车1000~1950万辆。
路考灯光2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和不足
2.1优势
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虽然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有差距,但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生产出达到国际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我国生产电动汽车存在很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1)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技术发展迅速,新一代样车的开发基本完成。在燃料电池发动机方面,由单纯的电堆研究转向系统集成和产业技术研究,将供给方式由/氢)氧0发展到/氢)空0方式,成功研究出输出功率30~50k W燃料电池发动机样机。目前,参与研究的4个燃料电池研究所和高科技企业已完成了它们的第一代样机。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燃料电池实验室和燃料发动机实验室。我国的高功率型动力蓄电池发展也很迅速,与国外相比有很大价格优势。
(2)电机和驱动系统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我国政府重点鼓励稀土永磁电机的开发,综合利用基础材料领域的资源优势,以降低将来产业化时车辆的造价,具有很强的经济性。
(3)在电动汽车的4轮驱动方面取得了进展。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公司和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于2002年5月试制成功了一辆4轮驱动微型汽车功能模型车。该车型将电机驱动、制动、测速和悬架集成于4个相同的独立模块。采用国产燃料电池发动机、轮毂电机和锂离子电池,并自行开发了整车控制策略及其相应的软硬件,实现了转速闭环控制和电子差速,形成以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电0混合驱动形式。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将自行开发集驱动、制动、测速、转向为一体的电动轮驱动模块、独立悬架和整车中央控制块,并形成不同成本体系,可配置成电池驱动、电池-发动机和电池-燃料电池混合驱动的微型电动汽车。
(4)在燃料电池质子膜、氢的储存制备和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突破,整车开发产业化方案初见端倪。上海不仅制订了切实可行
的燃料电池轿车总体方案,还制订了阶段性目标明确的节点开发计划。据预测,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燃料电池汽车将以商品化方式进入市场。
(5)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取得了进展。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系统的核心技术。现代电动汽车和电控与20世纪40年代开发的电瓶车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电动车一般采用新型高效可靠的传动电机,如直流无刷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及微电子调速控制技术,我国生产的车用永磁电机质量很高,已形成出口能力。这部分技术相对成熟,有实用价值。
2.2不足
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在整体技术上,新的电子控制系统是传统汽车所没有的,对电动汽车的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这一技术的使用与国外对比还相差很远。国外研制的电动车持续里程比国内大。国外的样机一次充电可行驶200多km,而我国的电动车只持续100多km,在车速上,我国电动车也比不上国外。
(2)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如蓄电池方面,国外已成功开发出了铝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等高
能电池,而我国的高能电池正在研制中,目前可用的只有铅酸电池。尽管我国已引进国外多条铅酸电池生产线,但生产出来的电池质量尚不过关。
(3)在电动汽车标准上,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部分电动汽车标准,但是与国外完善的电动汽车标准相比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电动汽车的国家标准,如中国城市道路工况标准、氢加气站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及电动汽车产品形式认证体系等标准。
(4)在基础设施上,由于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不完备,电动汽车的价格和使用成本均比传统汽车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减免税收、分时段计算电费等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或使用电动汽车,从而迅速推进电动汽车的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商品化的电动汽车产品,但是价格在同档次传统汽车的2倍以上,很难形成市场。
(5)在知识产权上,我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基本上不具备控制能力。我国电动汽车企业纷纷与国外汽车巨头合资合作,虽然大部分国内企业仍在努力维持着50%的股份,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实际上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已经为跨国公司控制,国内的市场也基本上被外国品牌所垄断。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受控,给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埋下了隐患。cc12
3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对策
3.1制定电动汽车的发展目标
政府的首要工作是通过拟定我国中长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引导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相应调整,如以10年为周期进行调整。拟定/十五0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产业组织目标、竞争优势产品等发展重点。
3.2建立电动汽车技术创新平台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项目尚处于开发研制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面对新一轮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升级的局面,我们的技术力量分散,难形成合力,无法实现新一代汽车的突破性创新。因此,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建立汽车技术创新平台,集成现有的汽车科技资源,实现联合攻关,并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互动,才能实现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电动汽车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边缘,将引起一场规模庞大的汽车技术革命,这将对我国电动汽车企业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国汽车企业的规模及市场规模还不足以支撑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开发所需的技术基础和成本支出。应在技术创新平台上促成/点0、/线0的集成,寻求/面0的突破。因此,只有在政府的组织和重点支持下建立汽车技术创新平台,聚集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才能实现新一代电子汽车关键技术和重点突破。
3.3合理运用税收产业政策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积极合理地运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这两根经济杠杆,能够很好地
刺激电动汽车的发展。在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方面,采取产业倾斜和区域倾斜,根据地区的资源、人文、地理优势等实际条件对电动车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实现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消费政策方面,采用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减免消费税或其它各种税费征收等政策,刺激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扩大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当低排放的混合动力汽车被广泛运用时,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的资金投入也会大幅度减少。
3.4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技术集成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创新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因此要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各种融资手段,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保障。首先,加快完善贷款信用保障体系。针对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要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成立企业信贷部,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对科技开发和技术进步提供优惠,包括降低企业的贷款利率,对技术创新提供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其次,支持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完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
3.5创建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
电动汽车技术及产业的广泛关联性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开发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产学研联合、产业创新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国科技产业走向世界的创世纪战略工程。实践证明,依赖别人的发展模式是难以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的,在世界电动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通过政府组织,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作用,通过产、学、研大联合实施政府组织的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实现新一代汽车和技术的突破,取得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主动权,使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4结语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尚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相对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电动汽车的研究试验工作,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形成,并出台鼓励电动汽车使用的政策,促进我国电动汽车研制、生产、使用同步发展,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华威.《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汽车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研究,2005.3
2李春卉.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汽车工业研究, 2005.5
3王宇宁等.电动汽车试点示范的风险及防范.汽车工业研究,2004.11
A 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ric veh icle both a-board and at ho m e is analyzed i n the artic le.Based on i,t the advantages and d isadvantages,the coun-ter m easures o f China s'developi n g e lectric vehic le are advanced
高尔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