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平均数(第2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
2.内容解析
2011款福克斯宝马x5二手车在求n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就可看成求k个不同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一般的计算器都有统计功能,在解决生活中的统计问题时能简化运算.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在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时,由于不知道原始数据,权与数据需要重新确认,可用组中值代替这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用频数表示相应组内数据的权,近似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所以,求出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的一致性,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
(2)会根据频数分布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它所体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2.目标解析
目标(1)是让学生会用加权平均数求n个数据(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的算术平均数,会灵活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体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快捷和方便.
目标(2)要求学生能根据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将组中值看成数据,频数看成权来计算加权平均数,反映这些数据的集中趋势,并用统计的思维来解释其实际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学生会依据具体的数据及相应的权计算加权平均数,但当数据是以频数分布的形式呈现时,由于分组后没有了具体数据,所以,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
要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值,再将频数视为权来计算加权平均数,而且这种计算方式得到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这一点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1 某跳水队有5个运动员,他们的身高(单位:cm )分别为156,158,160,162,170.试求他们的平均身高.
师生活动:学生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意义:12n x x x x n +++=
L . 设计意图: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为问题2的解决提供铺垫.
问题2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跳水队的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
追问1 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
追问2 计算过程能否看作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过程?若能,请指出数据及相应的权. 师生活动:学生提供算法,师生共同计算,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3814161524162
816242x =×+×+×+×+++≈14(岁).若学生不能直接用简便方式处理,则教师通
过追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后回答,得出结论:
在求n 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f 1+f 2+··· 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平均数1122x f x f x f x n +=L + +k k
也叫做x 1,x 2,···,x k 这k 个
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 1,f 2,···,f k 分别叫做x 1,x 2,···,x k 的权.
设计意图:当参与运算的数据较多时,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较繁,需要用简便的方法得到平均数的结果(通过追问1引导);追问2让学生从形式上认同这种简便算法就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进一步明晰数据及相应的权,理解算术平均数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算法具有一致性.
2.合作探究 理解新知
问题3 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结果取整数)
追问1 请分析表中的数据,组中值是怎样得到的?
汽车计算器追问2 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追问3 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均匀,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追问4 各组数据中的载客量可近似地用什么表示?相应的数据的权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频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先独立思考,后通过小组合作互助解决;教师通过四个追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明确数据及相应的权,最后用加权平均数解决这个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数据中数的值”的理解.
说明:若学生对追问3理解有困难,则可以第三组数据为例说明,它的范围是41≤x ≤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 ··· 、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为
41426020L +++=50.5≈51.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
因此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
11331551207122911811115
3520221815x ×+×+×+×+×+×+++++≈73(人).
设计意图:追问1、2让学生独立得出,并明确频数与权有相同的作用;追问3、4引导学生得到每组数据的组中值可代表这组数据中每个数,从而到求加权平均数时的数据及相应的权,并理解它的合理性;让学生体会到,在这个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由于不知道原始数据,因此求出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
活动:请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验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结果.
师生活动:教师为学生示范计算器的使用过程,学生模仿(或学生自主阅读说明书),并通过计算器验算所计算的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的快捷和方便.
3.例题展示应用新知
例为了解全班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老师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结果取整数,可使用计算器).
新桑塔纳2013款报价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主动求出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再计算加权平均数.
滴滴暂停新用户注册设计意图:进一步规范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近似值的解题格式,体会这种统计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性.
4.学会应用巩固新知
完成教科书第115面练习题.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内容.练习1用加权平均数简便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练习2要求学生从统计图中收集信息,出数据及相应的权,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两题都可用计算器计算或验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归纳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当一组数据中有多个数据重复出现时,如何简便的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时,你如何确定数据与相应的权?试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问题(1)使学生明白算术平均数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算法是一致的;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频数分布表中数据及相应权的确定方法,并举例说明平均数的求法,近一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0.1第1,6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通过该路口汽车平均辆数为____辆.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的掌握情况.
2.为了解全班50名同学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王老师调查后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参加课外运动时间的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全班同学平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为____小时.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滴滴 优步
3.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分段统计参赛同学的成绩,52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分数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
分数段/分61~70 71~80 81~90 90~100
人数/人 5 20 15 12
这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加权平均数描述分组数据,反映其集中趋势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