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句式。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文言句式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
【应对策略】
在《考试说明》中列出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五类。这部分知识我们仍需花些功夫,因为在具体阅读文言语
段的时候肯定会遇上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要想准确理解文章
内容必然会有难度;内容不能准确理解,后面的题目也就无从下手。另外,在做文言句子翻
译题时,也会经常直接遭遇含有特殊句式和用法的句子。如20XX年高考翻译题“其李将军之谓也”,句中的“其……之谓”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另一个句子“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也涉及到省略句的知识,翻译时需补充必要的成分。20XX年高考翻译题中的“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一句则涉及到词类活用知识,“廷”和“面”都是名词用作状语,翻译时应体现出来。20XX年浙江卷翻译题中的“宁有顾惜心耶”,涉及反问句式“宁……耶”。
沃尔沃v60【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判断句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有以下几
种形式: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例如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例如: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②梁,吾仇也。
星途lx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晋鄙嚄唶宿将……②刘备天下枭雄……
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
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
①巨是凡人……②问今是何世……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二)被动句
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被动。例如:
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2、用“见”或“见……于……”或“受……于……”表示被动。例如:
车窗玻璃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今日见辱问于长者。《柳毅传》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例如:
①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被”表示被动。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孟子二章》
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例如: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3、省略宾语,例如:
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
4、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例如:
①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5、省略介词“于”,例如: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四)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
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2、宾语前置
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例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张衡传》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莫振救之《论积贮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例如:
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赤壁之战》
②沛公安在?——沛公在安?《鸿门宴》
③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鸿门宴》
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置。例如:
④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
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孜孜焉唯急进修《问说》
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惟依兄嫂《祭十二郎文》
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
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定语。“雁荡具体而微者”即“具体而微之雁荡”。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
庙堂之上以礼相待。
(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
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
(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置。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
——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
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置。“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
上面所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
后置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
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
(3)数量词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
相反。例如:
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四,数词,并未后置,“十二”则置于牛后)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
(4)“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如: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
雪弗莱lova(“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4、状语和补语后置。例如:
非机动车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才于世高《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以帷幕裹(之)《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
(五)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等)
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欤、邪、耶等)。在句子中,有时二者全用,有时不全用。情
况虽较复杂,但不难辨认。例如:
①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有些句子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表疑问。例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云……
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有:
①不亦……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何……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③何以……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④何……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否定词包括“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如:①圣人无常师。②距关,毋纳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七)固定文言句式:
1、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①野有之曰:“‘
②《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
2、孰与:可译为“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现代怎么样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无乃……欤(乎):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魏文侯书》
③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⑤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得无……乎(耶):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吧”或“该不会……吧”。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
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5、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6、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7、所以: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手段)——《师说》)
8、无以——有以
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③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问说》
9、比及:等到……的时候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侍坐篇》
10、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阿房宫赋》
③此为何若人?——什么样
④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⑤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愚公移山》
⑥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
11、其……乎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
③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