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长寿湖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域中部、主城区东北方向,长寿区、垫江县和涪陵区交界处。长寿湖水域主体位于长寿区境内东北部,水域北部位于垫江县境内,在行政区划上分别跨长寿区长寿湖镇、临封场镇、双龙镇、云集镇和垫江县兴隆镇。长寿湖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区130千米,距离长寿区政府所在地凤城镇28千米。1992年元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长寿湖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命名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长湖浪屿”, 已纳入“魅力重庆一日游”旅游线路,是休闲娱乐、度假避暑及水上运动的理想去处。长寿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被称为“西南内海”,形成于1954年动工兴建的狮子滩水力发电站。该电站1957年全部建成发电,为我国“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长寿湖水库总容量10.2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65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调节库容7.48亿立方米。
资源及建设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长寿区地质构造属于压应构造形迹,具有闭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倾纵横张裂隙发育的特征。风景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河谷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为主。
长寿湖风景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由河流型生态系统演变为湖泊型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局部气候,主要表现为水体和地形热源效应、谷地效应、冷暖效应和缓冲效应。区内常年平均气温为17.7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以八月份最高,累年平均气温为28.4摄氏度;以一月份最冷,累计平均气温6.7摄氏度。
长寿湖是龙溪河梯级发电的调节水库。龙溪河分别发源于梁平县境内的东明月山和铁凤山,两个源头会合后,流经垫江县境后在高洞与发源于忠县的沙河合流后始名为龙溪河,流经长寿区十多个镇区后,在长寿区凤城镇注入长江。龙溪河全长170千米,流域面积为3348千米,水面积为5.9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2.47立方米,天然落差为267米,已建成水利发电站6座。长寿区境内为72.8千米,流域面积为580平方千米,河床随着山丘蜿蜒曲折,上游宽阔,下游险峻,多险滩瀑布,平坦处有2-4米的落差。其中长寿湖所在的狮子滩龙溪河段共有30千米,其间有大小石滩落差50余米。
社会经济条件:长寿湖风景区经济结构主要以渔业和特水果生产为主。渔业是传统的主
导产业,湖区每年渔业产量约5000吨,年产值达2000万元,在长寿湖农业生产以及在重庆市日常消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年高峰期长寿湖所产鱼数量约占重庆市总消费量的70%。近年来虽有所降低,但仍占重庆市总消费量的45%左右。湖区内有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夏橙生产基地,已形成2平方千米生产规模,年产夏橙达到160万吨。随着旅游业异军突起,风景区经济结构发展较大变化,湖区内污染较为严重的网箱养鱼得以控制,渔业生产规模不断下降,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风景区内新兴主导产业,并且超过了渔业生产的收入。
空间支撑条件:长寿区是重庆市都市经济圈通往三峡库区的交通枢纽,对外交通条件优越。境内县有公路、水路等主要运输方式。高速公路有渝长、长万、长涪三条,全区公路里程按国、省、县、乡道统计共597.74千米。水路主要指长江,境内流长20.9千米。渝怀铁路将在2005年建成通车。长寿区已基本形成以公路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框架,对长寿湖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和对外辐射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支撑条件。
风景区内水资源丰富,供水便利。风景区内现有三个自来水厂,其中长寿湖镇水厂1个,日产水量100吨,设于镇中心中学旁;狮电总厂自备水厂1个,日产水量100吨,设于狮电总
厂引水闸旁边;长寿湖渔场自备水厂1个,日产水量2000吨,设于赵云寨。3个水厂水源均采自于长寿湖。水处理方式均采取沉淀,加药方式。风景区内现有居民用水直接以长寿湖地表水加工后饮用。
沃尔沃付强长寿湖风景区电力资源丰富,不存在电力短缺的问题。风景区内和周边地区共有5个水电站,即长寿湖水电站、上硐水电站、飞龙水电站、六剑滩水电站、平滩水电站。长寿湖电站主要供电线路有狮下线110KV,狮新线110KV,狮云线110KV,狮龙线10KV。上硐电站有供电线路上龙线35KV,上焦线10KV等;长寿湖风景区供电主要由长寿湖电站所出的10KV狮龙线,上硐电厂所出的35KV变电站,飞龙10KV变电站以及狮电总厂长寿湖大坝区内自备的2个变电站供电。
规划依据原则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长城汽车腾翼c5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0);
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
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
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1994);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2000);
东风风光580试驾视频《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长寿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长寿区旅游发展规划(2002-2020)》;
《长寿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长寿区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03-2020)》;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途胜价格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原则
优先保护风景区自然山水、生态和景观敏感地区及历史文化传统地区,维护和强化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以及区域原有物种多样性。
2、区域协调、科学发展原则
解决风景区人与资源以及资源各要素之间配置的空间关系与时间进度。协调各景区及村镇面临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矛盾,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渔业等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形成环境互补、产业互动的共同发展格局。
3、合理利用、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城乡用地和空间布局充分挖掘和利用风景区生态景观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和土地空间资源,合理开发景区景点游览项目。
4、弹性递进、永续利用原则
坚持以人和自然和谐为风景区发展主线,通过合理分期、科技和体制创新以弹性递进的方式发展经济,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总体布局
采用“一心三组团”空间布局结构。
1、“一心”:长寿湖主体水域形成的水上娱乐动感景区是风景区核心,是未来发展建设重点。可进行赛龙舟、游艇竞技、水上休闲中心、水中观山等多种水上游赏项目开发和建设。
2、“三组团”:指田园风光景区、林地生态景区和狮子滩人文景观区,根据各自景观资源特组织开发休闲养生、野外生存、山寨篝火、岛上湖浴、森林浴、农家乐等游赏项目。
最新兰德酷路泽水上动感娱乐景区规划总体思路:以水上游赏、体验和娱乐项目为主、沿岸景点观光为辅的核心景区;景区内25度以上的耕地退耕建设风景林,改善植被结构,营造多层次森林落。长寿湖水上活动区域必须在水源取水点保护区以外。
以水上游赏、体验和娱乐项目为主、沿岸景点观光为辅的核心景观区;并充分。
田园风光景区规划总体思路:规范和引导农家乐,恢复田园风光景观资源,合理组织水上路线,严格限制游赏项目内容和强度。大河流域水面相对小河流域较宽,由于沿岸自然植被和山体景观较好,适宜开发建设为水上漫游区域,合理组织水上路线。严格限制游赏项目的内容和强度,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和破坏。加强田园风光部分的景观资源恢复,保持游赏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林地生态景区规划总体思路: 活动量和游赏项目的安置必须考虑对水源的保护。该区域的陆上部分作为衔接其他景区的交通过渡区。对原生森林加强保护,在边缘地段组织设置野外宿营、户外狩猎娱乐项目。森林内只适量规划必要的步行游览路线,严格禁止车辆和过多游人进入,避免人为破坏。
狮子滩人文景观区规划总体思路:利用已有长寿湖镇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各类景观资源,将其建设成为长寿湖风景区人文景观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基地。由于陆路和水路交通便捷,与其他景区衔接紧密,可重点开发周末及一日游旅游路线,分期、分片滚动开发。不断实现旅游业与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增加旅游业开发的资金来源。以丰富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在保留必要的生态通廊基础上,别墅式建筑分散于其间,形成优雅闲适,开朗明快的狮子滩人文景观区。
车辆违章查询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
旅游规模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其本质是旅游的发展对风景区的需求与风景区本身的承受能力的关系。当旅游规模小于环境容量时,说明风景资源开发不全,尚有发展余地,这时供大于求,有利于风景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维护;当游人量基本接近环境容量时,风景区趋于饱和,此时,应停止开发,使风景区处于平衡状态;当游人量超过环境容量时,说明风景区已处于超容量开发状态,这时,求过于供,风景区的风景资源及设施将受到破坏,应限制游人量的发展或进一步开辟新景区、新景点、新设施,才能满足需求。
1、面积容量法
面积容量法与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资源界面的大小、风景资源内涵以及地形地貌相关。范围越大、风景资源内涵越丰富、地形地貌越有利于开发,则风景容量越大,反之就越小。风景容量是一个风景区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环境容量,是不可变的,可以用技术参数来估算。该方法适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前区即综合配套区及河滩地带。
计算公式:C = A/a
(C—游览区合理环境容量 A—景区可游面积,除去湿地和周边保护地 a—每人适当游览面积)
可游面积(公顷)=总面积(公顷)×可游比例30%
环境容量(人)=可游面积(公顷)×人均适当游览面积(平方米/人)
2、游线容量法
游线容量法与风景区的道路性质、长度、宽度有关。该方法适合于地势较陡、成线性布局的景点。
计算公式:N = H/A
(N—合理容量 H—游线长度 A—人均游线面积)
线路推算法中区域游人容量取人均单位规模指数5—10平方米/人。
3、生态容量法
生态容量法是规划人员在合理地考虑保护风景资源的情况下,用生态压力指标,制定出的容量。生态容量法的估算受景区本身的地域环境、风景资源内涵,生态指标、规划管理部门对保护景区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生态压力表示景区在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高游人量。规划中取生态压力指标为1.0—2.0人/公顷。
计算公式:O = S × 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