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奢侈品消费
作者:韩亚辉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4
        作者简介:韩亚辉(1972—)男,山东烟台人,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师,博士。
       
        商品有两种属性:使用性和炫耀性。前者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特性,后者是当代被过度强调的消费商品的心理诉求。奢侈品在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的炫耀性特征。
        过去20年里,一股让人触目惊心的奢侈消费的旋风席卷全球。远的不说,坐落在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紫园别墅区,最昂贵的一栋别墅售价1.3亿人民币!占地面积(包括水面)国五标准1.2公顷,建筑面积1461平方米。按下双车道私家路、护城河乔木围墙、私家游艇码头、按摩游泳池、coopersDAIKIN智能空调、OTIS无机房电梯、WTRBO地热系统等。宾利轿车,每辆1188万元,短短几月间,在国内四家专卖店已售出85辆。更不要说一块手表600万元,一顿宴席奢华汽车38万元……
罗兰 加洛斯        高压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奢侈病:无节制挥霍时代的金钱与幸福》一书里也有生动的描写。普通而实用的商品开始变得无人问津,汽车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价格越来越昂贵。少数超级富有的阶层创造着奢侈消费的潮流,其他阶层的人紧随其后争相效仿。购物狂型的消费潮流正成为过去20年来具有支配性的文化。作者询问:人们生活更快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人们付出的代价昂贵工作时间越来越长,闲暇几乎完全消失,大多数人被迫大量花销和借债,储蓄越来越少,无节制挥霍带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和苦恼。作者希望人类应该而且能够改变这种过度浪费的状况,恢复我们通过辛苦工作挣到的每一块钱的真实价值。
        18世纪早期的孟德斯鸠认为:一个理想的共和国,奢侈越少就越完善。但是,在君主体制下,奢侈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财富需要流动。在一个目前不完善的,还充满不平等的社会里,奢侈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在早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认为,奢侈品应该包括生产、消费、文化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他们的关系相辅相成,这也正是西方社会如此推崇奢侈文化的原因。文化上的认同和对奢侈品的肯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奢侈品的发展和壮大。对于西方人来说,一个勃艮第老乡每月节省2011本田锋范100法郎,年底到酒店一顿花掉。他要跟天天上那儿的富人得到同样的款待。节俭固然是美德,法国人认为奢侈也是每个人的生活权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