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主要有“VP不VP”“阿VP”和“阿V不VP”三种类型,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反复问句在南京方言里共存,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标签:南京方言 反复问句 “阿VP”句型
朱德熙先生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中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可VP’和‘VP不VP’两种反复问句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始终互相排斥,不在同一种方言里共存。”[1]不过,朱先生又审慎地指出:“当然,这个结论是否真能站得住,还有待于更多的方言调查资料的验证。”王世华先生在《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一文中也指出,两种反复问句共存的现象,现代扬州话里就有[2]。扬州话与南京话同属江淮方言,反复问句的形式在现代南京方言里有着更丰富的共存现象。
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中提及的“反复问句”均以朱先生所确定的为准。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的区别以及“可VP”句的归属,本文暂不讨论。
南京话里的反复问句有“VP不VP”型;“FVP”型:在VP前加一个疑问副词造成的问句;“VP不VP”和
宝马3系li“可VP”的混合型。同时,各类型的具体形式又不止一个。
一、VP不VP型
“VP不VP”型,包括“VP不VP”和“VP没有”两种类型。例如:
1.VP不VP:去不去?放不放心?看不看电影?
2.VP没有:上没上课?听见没有?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句子的末尾都可加上语气词“啊”,并且在口语中以用“啊”的为多。“啊”字音[ɑ],轻声,跟在句子末尾不改变原来的语调。“啊”在句子的末尾可用可不用,不影响语调和理解,因此“啊”不负载疑问信息,不是疑问语气词。
“VP不VP”和“VP没有”两种形式,在南京方言中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是“V不VP”和“V没VP”。无论是动宾词组还是动宾式合成词皆如此,“不”前可省略宾语。一般说“吃不吃饭”“放不放心”“理不理发”,而很少说“吃饭不吃饭”“放心不放心”“理发不理发”,更不会像北京话那样说成“吃饭不吃”。这种格式使用泛化的结果是,使一些心理动词和形容词也按照这样的格式来
说,比如,“喜不喜欢”“高不高兴”在南京方言中的使用频率明显多于“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究其原因可能是语言的俭省原则所致。
“VP没有”型的反复问句,“没有”可以放在VP后面,如“听见没有?”,如果放在VP(或者是合成词)的中间,那么“没有”通常要省略成“没”,如“吃没吃饭啊?”“听没听见?”如果是单音节动词,且没有宾语,那么一般多用“V没V”形式,如“去没去?”“吃没吃?”。
“V不VP”和“V没VP”在形式上对称,在表意上,“V不VP”表示未然态,“V没VP”表示已然态。“你吃不吃饭?”询问对方想不想吃饭,要不要吃饭,而“你吃没吃饭?”则是询问对方是否已经吃过饭。
二、FVP型
南京方言中“FVP型”反复问句的使用频率比”VP不VP”型更高。通常是在“VP”的前面加上疑问副词“阿”[aʔ˥](有时也写作“还”,但仍读“阿”音),组成问句。例如:
(1)你阿晓得啊?(知不知道?)
(2)你阿吃饭啊?(吃不吃饭?)
(3)阿漂亮啊?(漂不漂亮?)
(4)阿是这样啊?(是不是这样?)
(5)你阿喜欢他啊?(你喜不喜欢他?)
“阿VP”构成的反复问句中,“VP”并不限于动宾词组和动宾式合成词,也可以是心理动词,如“喜欢、讨厌”等,还可以是性质形容词,如“漂亮、干净、红、白”等,但不能是状态形容词,如“绿油油、雪白、笔直”等。
“阿VP”后面可以加语气词“啊”或者“啦”,但在表义上有区别,前者表示未然态,后者表示已然态,和“VP不VP”的两种形式相对应。例如:
(6)a.阿去啊?(去不去?V不VP)
b.阿去啦?(去没去?/去过没有?V没VP)
(7)a.阿吃饭啊?(吃不吃饭?)
b.阿吃饭啦?(吃没吃饭?/吃过饭没有?)
因为语气词“啦”跟在“阿VP”后面表示已然态,所以可以和表示已然态的“过”合用,如“阿吃过饭啦?”。但表示未然态的“啊”却不能,不能说“阿吃过饭啊?”,从语感上来说,南京人一般不接受这样的搭配。
如果“阿VP”形式中出现的是形容词,那么“啊”表示的是对状态的静态描写,“啦”询问的则是状态是否有变化。例如:
(8)我的脸阿红啊?(是不是红的,对于状态的静态描述)
(9)被她打了一巴掌,我的脸阿红啦?(有没有变红)
三、“VP不VP”和“阿VP”的混合型
南京方言里还存在一种混合型的反复问句“阿V不VP”。例如:
(10)你阿吃不吃啊?
(11)这个煤气灶阿能不能用啦?
这种形式往往表示的是一种强调,可以加上“到底”“究竟”等表示强调的副词,例如“你到底阿吃不吃?”“你究竟阿去不去?”因为“VP不VP”本身表达的是未然态,而且此形式表达的功能是“强调”,因此,“啊”和“啦”跟不跟在后面没有区别,也没有附加意义,可以省略。这种混合形式只有“阿V不VP”的形式,没有“阿V没VP”的形式。一般不说“阿吃没吃?”“阿看没看过电影?”
“VP不VP”和“阿VP”以及“阿V不VP”三种形式共存,并不是南京方言的特有现象,不仅很多江淮方言(安徽东流和合肥话)有这样的特征,苏州话、和汕头话里也有三种形式并存的现象。但这三种形式并不属于同一个历史层次。朱德熙先生认为,混合形式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阿VP”与“VP不VP”两种句型属于不同的层次。两者之中必有一种产生时代较晚,而混合形式不过是这种创新句型的本地化而已。“阿VP不VP”产生的时代最晚,这一点应该是无异议的。朱先生认为对于汕头话还难以确定两种句型哪一种更古老,但在扬州话和苏州话里,“阿VP”显然是固有形式,而“VP不VP”相对来说则是一种创新。[3]按照朱先生的说法,对于扬州话(江淮官话)和苏州话(北部吴语)来说,“阿VP”应是先于“VP不VP”而存在的。
但游汝杰在《吴语里的反复问句》中却认为,“未然体的三种类型中,应以‘V-neg.’为最古层,‘V-neg.-V’为中间层,‘F-V’为最新层”。游汝杰还进一步指出,“VP不VP”形式很可能是在两宋之交,
由北方移民带入南部吴语。而“VP不VP”形式的盛行应是在明代以后。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吴语在历史上不断受到北方官话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从北到南逐渐减弱的,也就是说官话对北部吴语影响深,对南部吴语的影响浅。而“阿VP”型不见于南部吴语,只见于苏南吴语。在书面文献中,“阿VP”型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末白话小说《警世通言》中,在吴语文献中则最早见于明末《山歌》。而北部吴语中的“阿VP”型可能是晚至明代才出现。[4]根据游汝杰的论述不难看出,他认为“VP不VP”形式在吴语里是早于“阿VP”的,且源于北方话的影响。
朱德熙先生和游汝杰先生的判断似乎正相反,但似乎都有道理。仔细分析后,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大胆的假设:“阿VP”句型的确是江淮方言乃至北部吴语固有的句型,但其产生的时间却迟于“VP不VP”句型由北方传入的时间。从文献材料看,古代汉语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反复问句是“V-neg.”句型,从先秦到南北朝,除了秦墓竹简较为特殊外,“V-neg.”是唯一的反复问句形式(张敏,1990)。而之后出现了“V-neg.-V”(VP不VP)形式,并且通过移民由北而南传播,在两宋之交传到南方。而南部吴语区仍大量采用“V-neg.”形式。“F-V”(阿VP)形式在江淮的方言区形成,由南向北扩散。也就是说,“F-V”形式是江淮官话乃至北部吴语固有的,但它形成的时间也许比从北方传入“V-neg.-V”形式的时间要晚。这两种反复问句的形式之间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关联,时间上的先后并不能证明其间存在着因果联系。而固有的句型也并不等同于先出现的
句型。当然这也只是基于目前研究的一种假设,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目前的文献无法证明,“阿VP”句型是源于北部吴语继而影响江淮方言,还是先形成于江淮间继而影响北部吴语。如果首先形成于江淮间,且独立产生,那么“阿VP”句型产生的动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注 释:
[1]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85,(1):10~20.
[2]王世华.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J].中国语文,1985,(6):415~416.
[3]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5):321~331.
本田杰德试驾视频[4]游汝杰.吴语里的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93,(2):93~102.纳智捷大7suv
参考文献:
江淮现代[1]刘丹青.苏州方言的发问词与“可VP”句式[J].中国语文,1991,(1).
[2]施其生.汕头方言的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90,(3).
[3]王世华.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J].中国语文,1985,(6).
[4]游汝杰.吴语里的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93,(3).
[5]张敏.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类型学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0.
[6]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85,(1).
[7]朱德熙.“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J].中国语文,1991,(1).
奥迪a4l油耗(张薇 南京大学中文系 210093;南京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1002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