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客】德国的“国民神车”为什么是高尔夫?
cb400x[导读]高尔夫与甲壳虫的隐秘故事
之前车辙曾对上半年德国车市的销量进行了解析(点击阅读:《这些年德国卖的最好的车就是这辆》),有个不能算新闻的新闻,就是高尔夫再次蝉联德国车市销量冠军。很多国内的朋友对此都非常不解:高尔夫有什么好的?价格也不算便宜,坑爹的DSG问题也不可能彻底解决,德国人这是太爱国了吗?买车询价
然而高尔夫能火起来并非德国人喜欢国货那么简单,对于这款车的历史与现实,很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款车的来龙去脉。
缘起 甲壳虫的是与非
如果现在问最能代表大众的是什么技术或者车型,恐怕不同的人会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从个头小但是很显眼的大众up!到个头大但是不显眼的低调大哥辉腾,从如雷贯耳的Quattro到臭名昭著的DSG。如果在五十年前,无可争议的答案是:甲壳虫。老甲壳虫的总产量高达2100多万辆,比福特T型车的产量还多一半。小巧但是坚实可靠的甲壳虫和它的变种“82澡盆
车”在二战时就已作为军车声名显赫,战后更扛起了德国汽车工业复兴的大旗,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博物管里珠光宝气的第100万辆初代甲壳虫Typ 1
所以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甲壳虫已经如此成功,为什么大众要另辟蹊径开发高尔夫这
一和甲壳虫的市场定位冲突的车型。
原因其实在于甲壳虫虽然定位在经济型轿车,但以后世的观点来看,其基本设计其实和经济型轿车的要求格格不入。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它的动力配置,甲壳虫采用的是现在只有跑车和大巴才会采用的后置后驱方案。虽然这种设计可以改善操控性,但毕竟前备厢的空间利用率无法和可放倒后座的掀背式设计相提并论。
此外,甲壳虫采用的是波尔舍老爷子以及他的保时捷惯用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制作起来远比直列4缸麻烦;甲壳虫发动机的散热是风冷式,在战场和战后初期的恶劣路况下有耐用性优势,但效率远不如水冷。还有一点就是甲壳虫的车身有大量曲面,虽然很漂亮但生产起来很麻烦不说,内部空间也会因此减小。
台州交警网违章查询
▲甲壳虫动力单元示意图,空气从后部吸入发动机和冷却系统
也正因为如此,到1970年代初,甲壳虫的销售已经是强弩之末,这让大众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并且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甲壳虫缺点的新设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Mini,前置前驱的Mini尽管当时还不是掀背式设计,但在空间利用以及平台通用性上已经展现出远大于甲壳虫的潜力。
▲1968年版Mini Mk3,当时还不是后来的掀背或者后开门设计
车辆购置税怎么算2020新算法的所以1970年代初大众就希望能研制一款新的经济型轿车平台来取代甲壳虫的地位。围绕着降低成本与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这个平台应该具备前置前驱、水冷直列四缸、尽可能用平面取代曲面、掀背式车尾等设计特点;同时这一平台应该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耐用性,可以轻易改装成敞篷车、三厢车、旅行车、微型货车甚至越野车,并像甲壳虫一样结实耐用。
而高尔夫,就是负责设计的乔治亚罗公司给出的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高尔夫这个名字其实和高尔夫球没有直接联系。Golf其实是德语Golfstrom的简写,意思是经常引起飓风的那个墨西哥湾暖流。这也是大众命名车型传统的一部分——帕萨特意思是信风、捷达意思是盛行西风、宝来意思是布拉风,甚至连Polo也并非取自马球,而是极地风。当然高尔夫和Polo是不是双关语,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历程 7代,41年
你可能觉得现在帕萨特和高尔夫非常神似,其实两者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一体两面。73年
大众推出了三门或五门的旅行车帕萨特Mk1(初代帕萨特只有旅行车版,轿车版则是奥迪80),紧接着1974年大众就推出了同样由乔治亚罗设计的高尔夫。虽然初代高尔夫看起来就是截短的帕萨特,但就像我前文所提到的,继承甲壳虫市场地位的重任使得高尔夫的重要性反而大于帕萨特。
拉古娜
▲初代帕萨特三门版(上)和高尔夫(下)
74版高尔夫可以说完全实现了大众的设计要求:紧凑、耐用、经济,而且通用性非常强。实际上许多高尔夫的变种是伴随着第一代高尔夫就已经出现的,比如1976年的GTI和柴油
油电混动汽车高尔夫、79年的捷达和80年的开迪。这些变种加上原版在十年的生产周期中实现了约670万的销量——这还不算八十年代一些授权生产到本世纪的版本。如此优秀的成绩和本田思域一道宣告了两厢掀背车时代的来临,也让大众得以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起死回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