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技能方向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将汽车发动机构造、维修知识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掌握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发动机维护和机械故障的诊断与修理方法,具备发动机维护和一般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1.会查阅汽车发动机技术资料;
2.能区分各类发动机,并能描述它们的工作过程;
3.能合理选择并熟练使用发动机维修工具;
4.具有对发动机各总成和零部件拆装、更换的能力;
5.熟悉发动机的拆装流程和技术要求;
6.能按正确顺序和操作规范拆装常见汽、柴油发动机;
7.具有安全环保意识,会处理废料。
三、参考学时
180学时。
四、课程学分
10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汽车气门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 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
2.灵活运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示范演示、答疑指导、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教学形式,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
中做,做中学。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仿真模拟软件等手段,把最新的汽车维修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方法
1.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实行日常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重视学生平时表现,结合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试、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及发动机实物教具。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每名学生实训时的使用面积不低于6㎡,实训室楼层高度不低于4.5m,实训教学师生比在1∶15左右。
(四)教材编写
1. 以本省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本地区保有量较大的车型为例,引入职业资格和行业规范要求,紧密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岗位需求,进行内容组织,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与本省特点。
2.以适度够用、安全规范为原则,引入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增加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灵活组织教学。
3.本课程标准为基本标准,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可以将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及时适当地纳入教材,以满足汽车维修发展的实际需要。
4. 教材应做到语言简炼、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形的选用尽可能采用立体图形,实操部分多采用照片图和维修手册图形等。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1.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尽可能采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