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供给创造需求下的
电动车消费崛起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供给创造需求下的电动车消费崛起
01国内:结构剖析,ToC与非限购驱动
为什么2020Q4以来国内产销预期连续调升。2020年底市场预期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在180-200万辆,不过21Q1国内即实现了53万辆的产量,4-5月维持在21.6、21.7万辆,在1
月数据发布后,市场修正2021年预期到230-250万辆,4-5月数据发布后,市场预期进一步上修至260-280万辆。2021年产销超预期的核心原因是国内进入ToC端驱动的消费崛起阶段(2021
年1-5月ToC端占比达到77%),行业的季节性大幅弱化,因而2020年9月以来的新车周期,切实提升了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水平,且伴随新车型的陆续发布,渗透率呈现持续抬升趋势。
分终端:
限购渗透率二次抬升,非限购逼近拐点。从分城市ToC端的新能源渗透率来看,限购城市在2020H1的稳
态渗透率在12-13%左右,2020Q4起在上海政策带动下冲高至20%,不过上海政策在2021年已经逐步弱化,而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渗透率仍维持20%
2017年9月汽车销量以上。在非限购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在2020年有质变突破,从2-3%的渗透率翻倍增长至7%左右,已经临近渗透率变革的拐点。其中柳州、洛阳、温州、驻马店、济宁、海口、南宁、菏泽、宁波等城市的ToC端新能源渗透率较高。
非限购B/C级高增,限购非牌照需求启动。在非限购城市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不可否认A00级车型的贡献,但也需要注意到,B、C级车在2020年非限购城市实现186%、145%的同比增长,增速甚至高于A00级。同时在限购城市中,牌照需求或也并非唯一,消费者认可新能源车产品,使用存量牌照购买新能源车的比例提升。
分车型:
MINI、M3引领,更多是百花齐放。特斯拉、宏光MINI及其他A00、新造车占到2020年9月以来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增长的一半以上,不过其他车型也是重要贡献,百花齐放。
02国内:增量需求创造与存量需求替代
一是增量需求创造,二是存量需求替代。依据车型均价(考虑折扣、购置税),我们对国内乘用车整
体、新能源车进行价格区间的划分、市场容量及渗透率测算,可以发现:1)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速度最快的是售价小于5万、售价在20-40万的细分区间;2)15万以上的细分市场,整体容量在继续扩容,尤其是15-20万价格区间燃油车增长较快,新能源车在25-40万市场增长较快,尤其是拉动了25-30万的整体需求增长;3)在5万以
下的价格区间,2020年新能源车实现了349%的同比增长,而燃油车则下滑了34%,属于存量油车市场的替代需求。
需求创造:
国内16万以上的乘用车为增量市场。国内乘用车的消费升级在逐步演绎,售价在16万以上价格区间的车型从2017年的27%,提升到2021年1-4月的39%;其中售价25万以上的车型占比从2017年的7%,提高到2021年1-4月的15%;对比美国乘用车的售价分布来看,16万以上的车型在美国占到60%,其中25万以上占比为12%,美国16-25万的车型占比要明显高于国内,叠加美国经济型车型的售价低于国内,我们认为国内乘用车的消费升级仍在演绎。
25-30万轿车供给匮乏,SUV需求向好。本轮新能源车放量的第一个增长点是20-30万的轿车和30万以上的SUV,我们针对其竞品的燃油车市场进行分析。国内高端轿车呈现出20-25万、30-40万两端发力的特征,25-30万价格区间反而为空白市场,供给匮乏;高端SUV则整体上保持增长趋势,同时供给端
相对丰富,且具备明显的爆款效应,少数几款车型占到细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需求替代:
续航与成本的矛盾导致5-15万难放量。在20万以上的市场,已经见证了新能源车凭借产品力实现突破,未来的消费升级有望延续至15-20万的价格区间。然而目前国内的主销车型位于5-15
万的价格区间,新能源车在该细分市场的渗透率提升仍步履维艰。
核心的原因是在于续航里程和电池成本的矛盾:1)对于5
万以下的新能源车,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要求不高(主要用于代步),故低带电量下电池成本与发动机接近;2)对于5-15万的车型,燃油版本的发动机成本低廉,定价较低,同时消费者又要求新能源车具备至少400km的续航里程,导致EV的售价差距较燃油车在5万左右;不过PHEV的成本、售价差距相对较小。
A00级井喷并大幅压缩燃油车销量。5万以下的新能源车,单车带电量较小、电池成本低,对于车企而言推动放量的成本压力不大;且面向的消费者对于使用经济性高度敏感,新能源车
能源成本具备明显的优势,因而能够实现快速放量;最典型的是宏光MINI的成功,此外欧拉R1、奇瑞
eQ1、奔奔等也在推动放量。5万以下的小微型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在纯电动车井喷下,五菱宏光、宝骏510、远景X3等车型均出现销量下滑。考
虑到部分购买纯电动小微型车的消费者是城市代步需求,未来也存在着A00级创造增量市场的可能。
展望
需求创造与需求替代共振,冲击400万辆。结合2021-22年的新车发布判断,5万以下、20万以上的供给将极大丰富,判断渗透率将延续上行(20万以上总量市场也在高增长);同时5-15万可以期待比亚迪DMi、欧拉、广汽等车企的放量;15-20万可以期待小鹏P5、Model2的放量,渗透率也有望提升。
03海外:仍是政策主导,期待消费发力
欧洲:
欧洲市场目前仍是政策为主、车型为辅。欧洲市场在
2020-2021年实现了高速增长,欧系车企也加大了纯电动平台新车型的投放力度。我们认为欧洲市场的核心驱动逻辑是政策,其次才是车型。因为无论是碳排放政策的负激励,还是补贴的正激励,都对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终端经济性对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22年补贴退坡,碳排放政策约束弱化。不过欧洲市场的
政策逻辑在2022年会有所弱化,一是补贴政策开始进入退坡期,退坡节奏相对平缓;二是碳排放政策在2020-2021年约束力最强,2022年边际的政策变化相对较小。不过2021年欧洲整体车市相对较弱(较2019年下滑15-20%),2022年整体车市的恢复有望支持欧洲销量。
纯电动平台新车提速,期待迈向消费崛起。2022年的欧洲
市场类似于2020年的中国,政策逻辑逐步弱化的同时,消费端驱动力将逐步承接,从2020年以来的销量结构看,新车型的占比在持续提升。更重要的是,欧洲车企的纯电动平台新车型在
加速落地,产品力和数量有望快速优化。
美国:
2020年以前特斯拉主导,传统车企低迷。美国新能源车市
场在2016-18年保持可观增长,2019-20年增长停滞,21Q1重回高增速;特斯拉是美国绝对的主导,2020年占到美国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