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近年来,《南京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民生新闻节目迅速蹿红,综观其大众化的运作模式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大众化报刊有许多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对美国大众报刊产生的原因、影响的分析与中国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进行对比,从而为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标签:大众化报刊;大众文化;民生新闻
一、西方大众化报刊
(一)大众化报刊的兴起及其原因
大众化报刊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读者对象较政党报刊更大众化且售价低廉而得名,其主要特点是大批量发行和大规模读者。这种报刊兴起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使新闻事业彻底告别了传统,走向现代。
大众化报刊产生的原因:
1.西方各国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本国政权为大众化报刊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到19世纪末,西方许多国家都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的改革带来了日渐开放、宽松的“民主自由”新气象。诸如英国知识税的废除、法国新闻法的颁布等,都是这种新气象在新闻事业领域的体现。
政治民主化、舆论自由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原则,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各种事关社会民主的事物及其信息也越来越关注,而报刊作为人们了解现实的一种便捷途径,也就顺应形势开始向大众化的方向扩展了。
2.工业革命的完成为大众化报刊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19世界下半叶,西方许多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开始起飞,贸易日趋活跃,推动新闻事业发展。一方面,全球各地日益密切的交往与政治联系,使报业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另一方面,大工业社会又为新闻事业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经济后盾。
此外,大工业生产需要劳动者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使政府以及经济巨头开始大力兴办学校不断推动教育的普及,客观上为大众报刊准备了数目可观的读者。
3.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大众化报刊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轮转印刷机和木浆纸的出现为报纸的高速印刷和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有线电报和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铺设使信息的高速、全球化传播成为可能。
4.大众文化的提出及发展为大众化报纸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
随着大众文化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读者迫切需要报刊脱离精英社会的垄断与钳制,走进大众的生活,推动了大众化报刊的出现。
(二)大众化报刊的代表——美国
廉价报纸开始的报业大众化进程,至19世界末趋于完成。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是美国的《纽约世界报》《纽约新闻报》、《纽约时报》。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均面临巨大的变革,既产生了以《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为首的“黄新闻”现象,又有《纽约时报》这样的“揭露丑闻运动”。
(三)大众化报刊的影响
A.积极意义
1.使报纸不再是精英阶级独有的奢侈品,而转变为报道大众生活,为大众服务的新闻传播工具,使报纸真正地迈进了现代化阶段。
2.客观上促进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
3.为公民监督政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客观上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4.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发展了现代新闻报道的“故事模式”,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
B.消极影响
1.黄新闻的煽情主义宣传,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准,践踏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过分追求利润,将报刊的使命、社会公正置之度外,背离了近代社会的报业传统。
2.黄报纸以、耸人听闻的宣传,转移了普通民众对切身的政治、经济斗争的注意,削弱了他们对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意志。
二、中国电视“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的内涵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
(二)典型代表
1.《南京零距离》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栏目于2002年1月1日开播,节目面向省会南京,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主要内容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孟非读报、观众热线、现场调查等构成。
2.《成都全接触》
2004年4月26日,成都电视台第五频道推出了一档大型民生新闻直播节目《成都全接触》,每
天从下午6:30开始在四个时间段与观众见面。
《成都全接触》定位为民生新闻,口号是“记录成都每一天”。在其题材选取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刑事治安案件、天灾人祸、情感命运、纠纷投诉、奇闻逸事。
(三)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与大众报刊出现的原因类似)
1.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
2. 技术的改进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有效传播提供了现实条件。
3. 企业化运营的媒介运作模式、受众中心的运营理念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提供了指导。
4. 大众文化概念的传播、受众自身素质的提升为民生新闻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
(四)民生新闻的现状
然而,伴随着激烈的电视媒介竞争,民生新闻也出现了与大众化报纸类似的问题,即在收视率的驱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娱乐化、碎片化、边缘化趋势使得节目沉沦于非主流的内容和过分关注负面新闻,缺乏电视媒介应有的尊严和体面。
《成都全接触》更是成为处理邻里纠纷、夫妻矛盾等低俗问题的和事佬。而《南京零距离》的情况大家从以下摘录的几个节目主题中就不难看出其内容庸俗的本质:
A. 南京“灭门案”续:凶手对罪行供认不讳
B.将牢友打成骨折 南京雨花一“狱霸”被公判
C.妻子在丈夫电脑发现小三裸照 小三称怀孕
D.南京女子宫外孕被误诊 或将丧失生育能力
(五)民生新闻的改进措施
借鉴西方大中华报刊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自身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特点,为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 优点的保持
(1)节目理念更好地贯彻实行。
民生新闻因其“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的节目理念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未来的发展应该继续坚持这一理念不动摇,以平民视角报道民生内容,增强节目的亲和力与服务性,真正成为观众生活中的好朋友。
(2)节目手法继续保持与完善。
民生新闻首创了“说新闻”的新闻报道方式,以轻松生动的语言,人文化的叙事手法,使电视新闻更易于接受与理解。今后应不断创新,形成灵活多样的“说新闻”的手法,不断地增强其可看性。
成都大众2. 缺点的改正
(1)服务百姓,构建健康理性的新闻理念。从庸俗化、娱乐化、边缘化的报道方向上回归到主流报道领域中来,注重新闻的指导性与可读性。
(2)参与社会,增加民生报道的力度和厚度。
(3)坚守原则,不能丢失新闻的权威和风骨,不能一味地满足观众的低级趣味。
无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众化报纸还是当今中国盛行的民生新闻,他们都是新闻传媒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大众新闻的典型代表,希望二者都能从歪曲的轨道中恢复正常,更好地实践他们创办的初衷,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不断地推动新闻报道的良性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