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由来
    秦为胜
天府:天生的仓库;: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天府之国,古称"天府之国"乃是因为天府原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形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后来也指京师或天子的府库。而天府之国多指在被称为天府之地建立过政权或设为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范围较天府更大一些,如关中地区为周秦汉唐都城所在地,成都七次为帝王都。中国历史上曾有八个地区被称为天府天府之国
一、关中平原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
关中平原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金城千里"指渭河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长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形,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地势西高东低,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习称渭河地堑,经渭河、泾河、洛河肥
沃泥沙冲积形成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盛产小麦、棉花,有西安、咸阳、渭南等大中城市。
二、明清时期、成都平原成为名副其实“天府之国”
成都大众
虽然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天府之国都比关中要晚,但自从都江堰修成以后,此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五代以后,关中地区元气大伤,成都平原后来居上。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不少百姓迁到成都平原,改变了四川地广人稀的状况,对发展当地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故成都平原日益富庶,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天府之国的美誉一直流传至今。《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四川盆地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东部及重庆市西部,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
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四川盆地四周山环抱,易守难攻。而成都平原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介于东经103°~104°42′,北纬29°31′~31°50′之间,西北起自灌县附近的神仙桥,东至金堂附近的龙泉山,南至新津县城附近的熊坡山。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80公里,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巨厚,地势平坦,平均坡度仅3%10%,地表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下。平原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多雾,四季分明,热量充足,但日照少,又有自古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富饶,人口稠密,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甘蔗、蚕丝、油菜籽产区,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平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地区。从古至今,这片热土不知荟萃了多少英才,哺育了多少先驱。但是,很久以来,人们一直相信成都平原文明的开端,是公元前316秦国张仪灭掉古代蜀国后,将其划为秦国的蜀郡,然后大量输入华夏文明,这样蒙昧的成都平原才进入了文明时代。战国时代秦国郡守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随着历史发展,"天府之国"一词逐渐在大众层面上用以专门指代四川盆
地尤其成都平原,并成为了共识和常识沿用至今,约定俗成。
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富甲天下且易守难攻。李白诗《蜀道难》就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四川盆地为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所包围,这大幅抵消了外敌进犯的力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特别看好成都平原的地理形势,认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立都于成都退可东据汉中、西扼剑阁,确保自存;进可由汉中北上陇西以进长安。值得注意是,在蜀地重庆和成都之间,川东重庆的战略位置亦不可小觑,它是从四川东出的桥头堡。控制重庆其退可固守。蒙古入蜀成败的经验值得注意。蒙军数次入蜀的目的是从西面打通东出三峡并与荆湖地区的蒙军汇合,而实现这一计划的关键是拿下重庆。然而恰恰在这关键点上,蒙军均遭失败。公元12398月,蒙军再度入蜀并夺成都,但在重庆受阻且被迫撤军。公元1258年,蒙哥挟西征欧亚凯旋的威势,兵分三路再次伐南宋,入蜀蒙军轻取成都后随即困于重庆,久攻不克并致使蒙军统帅蒙哥陨命于合川城东5公里的钓鱼城,蒙军因此再度被迫北撤,忽必烈将攻南宋重点转移至襄阳方向,攻克襄阳,导致南宋防线全线崩溃而取得成功。重庆万州地区濒临长江三峡,扼川江咽喉,有川东门户之称,水路上距重庆市区327公里,下距湖北省宜昌市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境内山峦起伏,由此出三峡可直取宜昌并进逼荆州,取荆州北可进
南阳盆地进逼洛阳,东可进武汉直逼南京。与成都相比,重庆依险为固,易守难攻,为久攻而难见其利的天险之地。鉴于这些历史经验,20世纪初,四川军阀经营四川时亦将省政府和兵器重心放在重庆而不是成都,1937年底蒋介石国民政府为了持久抗日决定从南京迁都四川,但陪都的地址并没有象诸葛亮那样选在成都而是放在重庆,并使重庆成为后方兵器工业中心,重庆成为抗日战争的战时首都。
三、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
1、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2、成都平原(唐代至今);3、华北北部(明清时期);4、江淮以南地区(北宋时期);5、太原附近(五代时期);6、闽中(明代);7、东北盛京(清代);8、汉中地区(汉代);
四、十大新天府
1、成都平原;2、台湾嘉南平原;3、伊犁河谷;4、山东半岛;5、闽南丘陵平原;6、三江平原;7、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8、呼伦贝尔;9、苏北平原;10、宁夏平原;
总之,天府之国多指农业经济发达、人民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地区,充分展示
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生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能和谐相处;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人民拥有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