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到渠成 /
热点,我们要追;经典,更应熟记于⼼。每周五,⽥⼼都会带⼤家学习⼀个新传经典理论,帮助⼤家打好基础、稳步前进!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众传播⾼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们的⾏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着密切的
联系:⼀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们在⾃⼰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主观现实”亦即⼈们的现实观,它是⼈们的现实⾏为的依据。在传统社会⾥,主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较为直接的反映,⽽在媒介社会,⼈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提⽰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那么,传播媒介对⼈们的现实观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的?传播媒介在提⽰“现实”之际具有什么样的倾向性?对这些问题进⾏了实证考察的是以美国学者G.格伯纳为代表的“培养”理论研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培养理论”。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各⼤⾼校针对“培养理论”这⼀考点都是如何命题的,以帮助⼤家明确复习⽅向。
真题链接
1.涵化理论(四川⼤学,2018,名词解释)
2.培养理论(中国传媒⼤学,2015,名词解释;复旦⼤学,2014,名词解释;成都理⼯⼤学,2017,名词解释)
3.简述涵化理论(中国传媒⼤学,2017,简答)
4.运⽤“培养”理论结合实际阐述电视传播的效果(成都理⼯⼤学,2015,论述)
5.运⽤“培养”理论举例说明电视剧对受众的影响(成都理⼯⼤学,2011,论述)
6.主流化效果(成都理⼯⼤学,2010,名词解释)
7.结合实际,论述“培养理论”。(西南政法⼤学,2012,论述)
……
以上仅为部分真题仅供参考
看完真题,我们开始正式学习!提醒⼤家,今天的内容可能会有点多,但理解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所以⼤家要耐⼼看完哦~只要坚持就⼀定会有所收获的!
△全⽂概览
涵化理论
理论概述
涵化理论⼜被称作“培养理论”“教化理论”“教养理论”“培养分析理论”,是⼀个著名的思考⼤众传媒影响⼒的研究范式。该理论认为,⼤量看电视的观众接触相同的消息,由此产⽣的效果教导和教养⼈们形成
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电视对社会产⽣了极其重要但不受注意的效果,涵化理论探讨的是电视提供给观众的关于社会现实观念上的累积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深度和⼴度。这种影响是通过电视提供的最常见、⼴泛的固定形象和思想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出现来实现的。“培养分析”的重要⽬的是揭⽰⼤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志向,因此⼀些学者也把它称为“美国⼟⽣⼟长的批判学派”。
起源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美国学者格伯纳为代表。当时,电视媒介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尤其是负作⽤越来越⼤,美国暴⼒和犯罪问题⼗分严重,美国政府成⽴了“暴⼒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教养理论的开发是为了解释看电视对⼈们的理念、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其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是分析电视画⾯上的凶杀和暴⼒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格伯纳认为,对⼤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涵盖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的效果,就是格伯纳等所称的“教养效果”。研究的⼀个重要结论是:电视节⽬中充斥的暴⼒内容⼤⼤增加了⼈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不安全感)的判断。
“培养分析”后来受到检验、质疑和发展,80年代初形成了“主流化”的思想,视野不断扩⼤,更多地关注媒介所建构的符号现实与社会⽂化各层⾯的观念现实,⽽不是暴⼒与恐惧之间的直接线性关系。
主要观点
涵化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样,同样关注社会现实(客观现实)、符号现实(拟态环境)、观念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现实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涵化理论的核⼼概念。
涵化理论的主要发现,即电视反映的是社会主流的⽂化和价值观念,电视观众关于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所表述的符号现实,⽽⾮客观现实,且收视时间越长,受众的这个倾向就越明显;⼤众媒介所塑造的符号现实对于⼈们理解和认识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媒体的某种倾向会造成受众⼼中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发⽣偏离,且这个过程是长期性的、潜移默化的。
作为⼀种效果理论,涵化理论还指出了电视及其他⼤众媒介所扮演的社会控制的⾓⾊,因⽽其本⾝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格伯纳认为,⼤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盾和冲突的“熔炉”。社会作为⼀个整体要存在和发展下去,需要社会成员对社会有⼀种共识,⽽⼤众媒介就提供了这种共识: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记录和传达,⼤众媒介取代了多样化的社会因素,使⼈们共享同质的“社会真实”。在西⽅社会,⼤众媒介是⼀个由精英(统治集团)主导的⽂化⽣产体制,涵化效果在⼀定程度上解释了⼤众媒体以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受众接受统治者定义的世
界,受众的媒介接触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认同媒介构建的符号现实,从⽽做出有利于统治集团的⾏为选择。
发展和修正
1.两级信念
涵化的基本假设提出后,学界也提出了⼀些修正。在后续研究中,格伯纳在1986年提出了两级信念,他把涵化效果分为两种类型,以说明涵化效果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第⼀层的信念是指⼈们通过收看电视形成对社会观的⼀种浅层的甚⾄表⾯的认识,即初步的认识。
第⼆层的信念是对社会现实的全⾯、深刻的认识。
这两种信念可能是相互关联的,第⼆层信念可能来⾃对第⼀层信念的推断,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明显。两层信念的效果也说明涵化效果是存在差异的。
2.主流化研究和共鸣假说
(1)主流化
针对其他研究者对涵化理论研究的质疑,格伯纳等⼈在1980年提出“主流化”的修正概念,他们认为,⼤众媒介的涵化效果主要表现为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它可以承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泛“培养”⼈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格伯纳还提出,重度观众⽐轻度观众更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电视中的符号世界始终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化价值。因此,尽管社会上每个⼈的信念和价值观都呈现多元化倾向,但因为看电视⽽变得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价值接近。
(2)共鸣
共鸣假说的提出是针对不同社会团体收看电视的⾏为会导致不同结果这⼀现实问题的。格伯纳等⼈认为,电视上有关暴⼒的信息可能是⾼度叠合的,并且与那些⽣活在⾼犯罪地区每天的真实情况发⽣共鸣,受众从电视中看到的状况与⾃⾝感受的社会环境相吻合,这种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双重作⽤可以增强涵化效果,也就是说,共鸣发⽣于某些特定体,同时涵化效果特别突出。
评价
传统的效果研究关⼼短期的效果,这是刺激—反应理论或⽪下注射论、魔弹论的范式,⽽涵化分析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在改变受众,⽽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涵化理论所关注的是电视对观众产⽣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给社会各阶级的⼈⼀套同质化的“隐藏课程”,提供⼀个环境,并且对不同的⼈提供⼀套对⽣活、⽣命的解释。它的效果不在于使受众产⽣变化,⽽是要使⼈不发⽣变化。
理论上讲,涵化理论的⼀些结论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英国⽂化研究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电视媒介影响受众意识形态的观点,是对符号理论、意义理论和模式化理论的合理继承与发展。
⽬前,涵化理论受到许多批评,批评者的主要论点是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涵化效果是不合理的。据此,⼀些涵化理论的研究者也指出,涵化理论可能不⽀持作为整体的电视内容,但可能适⽤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
新媒体时代的涵化理论
⽹络中是否存在涵化理论?
在现代社会,符号现实即所谓的媒介现实对我们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媒介化的社会信息⽆处不在,⼈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中间媒介去和他⼈接触甚⾄和世界接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络和移动新媒体的“依赖症”在较⼤程度上普遍存在,使他们成了新媒介环境下的“重度观众”,因⽽,涵化的过程在新媒体条件下可能更为明显和突出。可以说,涵化研究在现代发达的、新的媒介环境下有着更加深刻的含义。
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
早期的涵化理论的线性模式具有以下基本内涵:⼀是受众的涵化效果与他们观看电视的数量呈正相关,观看数量越多,涵化效果越明显;⼆是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定的涵化作⽤;三是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与观众认知之间是单向的、整体的。
新的媒体形态改变了传统电视以时间为标准的传播特性,如数字电视、⽹络视频等。由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强、受众参与度⾼、及时传播、双向反馈等特点,从⽽改变了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播等对受众影响的单向性、整体性和线性涵化等特点。观众对电视的反涵化作⽤可以通过调查观众后续的情感表达、认知态度和⾃主活动等表现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社会因素的不⾃觉介⼊彻底改变了传统涵化模式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数据环境下⽹络涵化理论的重构
⼤数据时代,媒介的信息⽣产取决于受众的个性与特点,媒介信息⽣产进⼊“利基”时代,即对每个不同的⽤户进⾏不同的信息⽣产。这样,以“⽤户为中⼼”的受众决定论其实决定了媒介的信息⽣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媒介涵化受众”,⽽是“受众涵化媒介”。被涵化的媒介再推送与受众原有观点相符的信息,造成受众原有认知模式的强化和进⼀步“涵化”。
1.媒介互动性与受众个性的融合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双向涵化、互相影响的⼀个过程。传统的涵化理论认为,只有媒介涵化受众的理论。但是在⼤数据时代,由于⽹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受众可以亲⾃参与到⽹络虚拟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内容和展现⽅式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反馈⽽进⾏调整,所以在⼀定程度上,⼤数据时代是“受众决定媒介”。
例如,受众在使⽤淘宝时的物品推送,就是淘宝后台计算机根据受众平时的购买情况和浏览情况进⾏的按需推送,⼀⽅⾯满⾜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另⼀⽅⾯也增加了成交的可能性。
2.由虚拟⽹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实现了多时空、多维度、多⽅⾯和实时性推送的精准涵化。⼤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能帮助受众把注意⼒从线上转移到线下。
⽐如,⽹络监测到你是爱车⼀族,就会给你推送各种各样的圈⼦、各种车友会的联系⽅式,你可以通过线上加⼊的⽅式发展成为线下交流。⽹络媒介极⼤地满⾜了受众不同时空的个性与需求。
3.媒介破坏性与结构性并存
“媒介涵化受众”具有破坏性、结构性涵化的特点,由于⽹络的便捷性与⼤数据时代推送的精确性和瞄准性,受众容易在线上投⼊过多的时间,或与⽹络中的好友更多接触⽽忽略了与⾝边的朋友和亲⼈的交
流,破坏了⼈们之间的现实亲密关系。
4.⾃我涵化的循环过程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个不断循环、互相影响的⾃我涵化过程。⼤数据时代,⽹络媒介可以通过精准分析⼤众的需求⽽进⾏推送,这是对受众的涵化过程,但同时受众也可重新建构⽹络内容。⼤数据时代整个涵化过程就是受众本⾝以⾃我为中⼼点不断进⾏被媒介涵化以及⾃我涵化的过程。
⼤数据背景下不同体⽹络涵化认知模式的分析
如果把⼈分成两类:⼉童与成⼈,“受众涵化媒介”与“媒介涵化受众”的互动过程也可分成两类来讨论。
1.对于⼉童来说,⼈⽣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受⽹媒和传统媒介的单向线性影响较⼤,以“媒介涵化⼉童”为主
(1)⼉童的⼈⽣观和价值观尚没有完全形成,知识体系也不全⾯,涵化理论对⼉童的线性和单向涵化影响更多。
(2)主动赋予和主动推送信息的“主动性涵化”提⾼了⼉童的社会存在感,增加了他们的权⼒,提⾼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3)⼤数据的推送信息是对⼉童传统认知模式的破坏性涵化。
成都大众2.“成⼈⾃我涵化”:“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的双向涵化
⼤数据时代,⽤户信息搜索模式是“兴趣、搜索、选择、共享”,⽤户信息推送模式是“追踪 (track) 、分享 (share) 、个性推送”。利⽤⼤数据分析消费者的⾏为和需求,可以获知⽤户认知模式、消费图谱,也可将⽤户隐性的那部分信息需求挖掘出来,使每⼀个成⼈消费者的需求都得到满⾜。
⼤数据背景下,由于对⽤户的跟踪定位、数据分析统计等技术,媒介可勾勒完整的⽤户使⽤与认知模式。媒介与⽤户的双向交互决定了⼈们在⽹络中具有“对原有认知模式的巩固和延续性”,也就是说,⽆论是“受众涵化媒介”还是“媒介涵化受众”,都是⽤户原有认知模式的⾃我涵化。
⽥⼼说
坚持读到这⾥的⼩伙伴们,⼩⽥⼼⼀定要狠狠地夸你们!你们太棒棒啦!学习本就是⼀个不断坚持、不断积累的过程,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坚持到最后,并且有所收获!
你还想听⼩⽥⼼对什么「经典理论」进⾏归纳讲解?可以通过「写留⾔」的⽅式告诉我们哟~下周五,我们继续轻松搞定新传经典理论~ 不见不散✌
参考⽂献
[1]⼤众传播学通论
[2]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3]传播学教程
[4]传播学概论
[5]“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数据环境下⽹络涵化模式的重构
[6]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
祝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