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目标: 
此次评课采用“直接评课”的方式,对南汇区芦潮港秋萍学校陈冬花老师执教的物理课《滑轮》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方式的完善、教学评价的实施和教学效果六方面进行点评。并在评课活动结束后,给出一份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评课实录:
就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制订”的点评:
这是一节《滑轮》的新授课。陈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注意到了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侧重点,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对学生应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学会什么,及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都提出了适当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对滑轮概念的建立,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探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则“通过我国健儿夺金牌升国旗的事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探
究精神有所领悟。”教学自始至终围绕所制定的目标来设计安排,能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但是,陈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用语还不够规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点过大,过空,不够具体。比如通过刘翔夺冠,让学生联想到升国旗,由此引入滑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点牵强。完全可以从自己学校的升旗仪式入手,将物理知识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可能反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就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的点评:
  本节课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内容编排上教师处理得较好。将定、动滑轮的定义,定、动滑轮的特点,定、动滑轮的实质采用比较法教学。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两种滑轮在使用上的特点,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二是教师将本节内容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对教材的内容来说本身比较简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实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亲身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不足之处:对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提升物体用力的大小都相等、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这两个问题处理得不是很贴切,是在课结束时以思考题的形式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得出结论,没有必要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就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的点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该教师把教材中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小组合作实验,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课堂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该教师应用“比较法”教学,在师生之间,生生合作实验的互动中,学生初步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不同的工作特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合作实验的愉悦。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能注重对滑轮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指导,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刘翔奥运夺冠教师讲述五星红旗升起)。这节课采取了“问题—合作实验——交流——小结”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猜想,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合作实验,交流评价归纳出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基本达到了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
汽车点评    本节课教学引入和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视频,反映出该教师能注意教学实施和信息技术
有机整合。但在新课引入过程中,只放刘翔比赛的镜头,没有播放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更有利于情感教育和引出滑轮这一课题)多少有点遗憾。实验探究中教师准备了自已设计好的工作纸,意义不大,不妨让学生自行设计更能达到实验的连贯性。教师没有讲清楚怎样才算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也没有指出动滑轮支点是移动的。在定滑轮和动滑轮杠杆示意图中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这个垂足正好是力的作用点(圆的切点),没有与数学中圆的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而草率带过,说明了该教师没有注意到数学知识在很多方面对物理的辅助作用,其实这种作用是很明显的。由此也反映了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某些环节是比较粗放的,而我们应培养学生严谨的精细化的实验探究过程,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课末内容安排拓展性知识难度较高,不注意分层次,对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意义不大。
    总体来说,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是积极的、努力的,能渗透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能积极培养学生带着教材走向生活的学习习惯。
就本节课“学习方式的完善”的点评:
整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线,让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问题开展讨论和探究,通过
主动参与不同的实践体验,尝试自主建构知识概念,主动参与交流,在尊重同伴意见的同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需求、角分工和成果共享等基本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
本课的情景引入与问题的提出虽然有点生搬硬套,但一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得出滑轮的概念,尝试了自主建构知识概念的过程。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有几种方法可把重物提起”开展讨论和实践,引出滑轮的种类,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滑轮特点的探究”埋下伏笔。在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虽然语言不够精练,有表演的成分,探究活动不是很自主,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地提出猜想,主动参与交流,能体验合作需求,角分工和成果共享等基本过程。
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好象不大熟练,课件对滑轮组的引出效果不大,是否可以直接问学生问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用已给的器材做实验探究得到答案。
就本节课“教学评价的实施”的点评:
从评价的多元化、多边化与以人为本而言。本节课第一阶段在课的启动中,评价内容是滑
轮与普通汽车轮子的区别,重点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一阶段该教师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二阶段阶段探究中,评价内容是探究定、动滑轮的特点,采用了对比法,重点是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概括能力。在这一阶段阶段中该教师虽及时肯定了学生但评价语言单一,评价的覆盖面也不是很广,对于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与肯定,以增强其信心。学生处于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渴望他人的承认,若该教师在评价时能多给予学生期望与鼓励,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努力得到承认,他们将充满信心继续学习。第三阶段是小结,重点评价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这一阶段该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过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自我反思,对学生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较少。
整节课评价实施中的主体也较单一,主要由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而学生对自己、他人的评价几乎没有。
就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整体点评:
教学目标的制订:本节课教学目标了较为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地有机整合与一起。充分体
现课堂教学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要求。但我认为在用词方面值得商榷,首先在“知识与技能”这块,她写了“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与课程标准中“知道(A)、理解(B)、掌握(C)”三个层次有区别。另外,在“过程能力与方法”这里,显得空、大、虚,还是那种套路“通过什么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什么能力”显得抽象,不具体。
教学内容的处理:本节课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是很成功的,她把一期教材的内容经过适当的处理,这样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性更强,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了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另外,她还选取了一些社会的热点知识来充实教材的内容,是生活和课堂很好地联系起来。提高了课堂的鲜活度。
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她按照情景---问题---探究---结论---应用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学民主、和谐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但在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练,显得繁冗罗嗦。
学习方式的完善:本节课上,学生能在教师的情景引导下,自主完成探究实验。但体验性
的学习不够,例如在探究动滑轮省力时,能否让学生先自己用手拉,再用动滑轮拉,让学生亲身感受一次,再用实验来探究,就更能让学生在体验掌握知识。
教学评价切合实际,不夸大,不空虚。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性明显,师生活动、生生活动充分,教学效果较佳。
评课观察:
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和手段。目的是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或推广某一教改成果或是优秀教师给其他教师示范,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
评课的出发点是理念:
物理课要体现物理课的特点,让学生经历如下过程:
情景——体验(探究)——应用
评课主要看是否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了使百分之百的
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达到了合格要求。
评课的重点是目标:
看三维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用语是否体现物理学科特点,是否规范。
评课的视点是学生:
主要是看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是否充分,是否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精神。
评课的归宿是效果:
主要看⑴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否有成效;⑵学生答问和练习的正确率高不高;⑶师生的情感体验是否愉悦、欢畅。⑷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适当。主要看在当时当地条件下,是否充分运用了能够运用的教学手段,效果是否尽可能最好。
综观整个评课过程,各位老师都积极参与,真正体现五实“切实、扎实、充实、平实、真实”,各有所侧重。但评课的视点都集中在老师身上,对教学课堂的主体——学生,关注较少,也很少提及教学效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