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和帝组
2001-9-28
进入90年代,当我们还在“闭门造车”,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向外资开启了久闭的大门试图 实现“闭门造车”的目标时,国际汽车产业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入WTO在即,中国汽 车工业即将直面国际竞争,这才发现这一变化是如此深刻,足以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筋骨”和其 发展模式。于是,政府、产业界和学界对未来模式的探讨和争论变得异常激烈。但无论未来的 发展模式如何,却再也不能无视国际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律和未来走向,也就是说,准确把握国 际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应是我们考虑和设计未来发展模式的基本前提。
一、国际汽车产业的两大变化:全球化和跨国界賈组
本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极为显著而又相互关联的变化,一是汽车产 业的全球化,二是跨越国界的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此两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实 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对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发展模式的全球化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特征真实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汽车产业的全球化 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当前汽车产业的国家发展战略从过去依赖本国的能力、知识、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国内市场特征和顾客偏好,转向了物理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而 采取了开放型竞争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因为,仅仅依靠一个国家内部的资源同时在多个功能 领域、多个文化环境、多个行政管理地域内开展竞争,已经不够了。
二是国际主要汽车制造公司的竞争战略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的地理边界, 在全球范国内重新配置资源,以追求最佳的配置效果。跨地域全球性的产业合理化调整现在已 经成为一个准则,产业链条中所有的活动都不是在一个国家的框架内实现的,而是基于全球平 台操作的。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实现投资、开发、生产、采购和销售的最优化,以适应各 地区不同的环境和市场偏好的需要,提高其竞争力和谋取竞争优势。例如,在过去的投资模式 中,跨国公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究和开发机构,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 资。而目前,跨国公司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的方式,也就是说不同国家 市场多样性的重要性优先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全球化带来了汽车产业的三大变化:
第一,全球化改变了汽车工业的竞争格局。一方面,产生了有限数量的建立了全球化产业 体系的跨国公司。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的国外资产已占其总资产的31%以上。大众公司德国之外 的产量由1981年的37%,增加到1999年的61% ,增长了 24个百分点(见附表1 )。另一方面曾经在本国市场非常强大而且在海外也获得了成功的汽车总装企业,已经不能再仅根据自己的 情况运营了。一些以前曾经在各自本国市场经营状况一般甚至很不错的竞争者,例如罗孚、萨 伯和沃尔沃等,已经个再具有独立的经济生存能力。对汽车制造厂商而言,如果他们仍然继续 扮演地区制造商的角,而仅在一个国家内部运作,那么在新的条件下就会面临生存的危机; 如果他们能够迅速从地区制造商的角转化为全球制造商的角,那么就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 必要条件。
第二,全球化导致了产业分工模式的重新构筑。全球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最重要的变化 之一是,抛弃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零部件工业按地理 范围的发展模式。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既不是过去垂直一体化结构中的包容关系,也 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采用分散的以合同为联系的网络型组织模式,零部件
企业专业化地 面向全球所有的顾客企业,满足整车企业零部件全球采购的需要。伴随着垂直一体化产业组织 形式的被打破,零部件工业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方面,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区域性的特点被 国际化所替代,在零部件企业总数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国际化专业性的集团公司却越来越多 (见附表2 ),零部件跨国公司在1988- 1998年的10年间从没有一家猛增到240家;另一 方面,零部件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并与大的零部件跨 国公司(主要在欧、美、日)形成层级供应关系。这些变化导致了两个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一 是零部件工业全球资源的再配置和全球范国内提供配套,极大地提高了规模经济以及由此而带 来的规模效益,显著降低了成本;其二是明显提高了零部件企业的新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 能力。这些成果的进展又使得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间的分工模式进一步演化,如整车制造公司生 产和研发的外部化(详见下文)。
第三,全球分工导致了汽车产品的全球性特征。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 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的国际化产品。在日、美、欧 等国家和地区,人们甚至很难说清楚在这里制造的汽车属于哪个“国籍”,例如车身在德国制造, 但发动机、变速箱或其他部件就可能从其他国家(地区)进口。罗孚汽车
(二)跨国界产业重组与联合
全球化推动了跨国公司之间的联合兼并以及战略联盟的形成。当前国际汽车产业的重组具 有两大特点:一是跨国界、跨地区的重组与联合,特别是汽车工业先进国家之间的重组。例如, 西欧企业与美国企业的重组,西欧与日本企业、美国与日本企业的重组等。
二是集中在具有庞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之间的重组,重组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案例。例 如,80年代法国的雷诺曾经购买了美国的第四大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德国宝马公司购买了 英国唯一的民族汽车企业罗浮公司,1989年福特购买了英国生产豪华轿车的美洲虎公司。但是这些兼并案涉及的公司,其年产量几乎都在30万辆以内。而戴姆勒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 是历史上第一次涉及两个产量在120万辆和300万辆的巨型企业之间的合并,随后出现的案例 涉及企业的产量都在百万或数百万辆。
1998年世界汽车工业就发生了 618件兼并收购案,交易金额总计达806亿美元,其中戴 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涉及金额495亿美元(见附表3 o零部件工业的兼并重组也十分 活跃,1999年美国国内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企业TRW通过激烈竞争,以70亿美元并购了英国 的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卢卡斯,使其能够与德尔福、博世相媲美,成为世界“三大”零部件跨国公 司。
1964-2000年的26年间,轿车和旅行车整车制造企业的数目从52家骤减到10家,减少 74/5多,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其中仅有不足1 / 5的企业能够保持经济的独立性(见附表 4 ) o载重卡车企业,西欧国家由1965年的40家减少到1999年的14家(不全部是独立存在的 载货卡车制造企业,例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既生产轿车、客车、也生产卡车,而沃尔沃公 司将轿车业务出售后,仅是商用车(客车、卡车制造企业。)(见附表5 )o在制造厂商数量 大幅减少的同时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产量却增长迅速,1980年和1999年的年产量分别为3880 万辆和5550万辆,后者是前者的1.43倍。
当我们还在争论400万辆俱乐部是否存在并长期苦于15万辆或20万辆经济规模难以达 到时,事实上,跨国公司之间通过兼并、控股、参股等方式,已初步形成了六大跨国集团,即 通用一菲亚特一铃木一富士重工一五十铃集团,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集团, 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集团,丰田——大发——日野集团,大众——斯堪尼亚集团,雷诺一 一日产——三星集团。这六大集团的年产量均在400万辆以上,1999年他们的产量之和为4629 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84.6% ,其中通用集团的产量就占了 24.6% ,福特占16.5% (见附表6)。 全球汽车工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已经形成,并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国际上经常讨论并形成的主 流性结论是全球将仅存56家整车制造跨国公司也就是所谓的40
0万辆俱乐部其他的非 俱乐部成员将不能独立生存。
最近业内人士还预言,不久,全球仅存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货商其销售额至少在70 亿美元以上。这些公司将在动力、底盘、车身和内饰这四大领域进行生产。销售额为7.5 - 20 亿美元的零部件公司,只能成为全球供货商的地区性战略协作伙伴,负责开发和生产子系统。
除此之外,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意义十分重大。创新的目标是重点解决三个 方面的问题:一是节能,按照美国政府岀面组织的PNGV计划目标,到2004年,中级轿车(6 每加仑的汽车当量行使80英里,折合每百公里油耗2.94升,也就是说同1994年相比实现 3倍燃料效率;欧洲到2005年普及型轿车百公里油耗3升(柴油、汽油);日本的目标大体与 此相当。二是排放,将实行低排放和超低排放,有些污染物已到了现有仪器无法测量的程度。 三是2004 - 2005年将实行更加严格的标准。
为此,各大汽车厂商全力开展竞争性研发,并确定了可能实现上述目标的四大技术:小型 直喷增压中冷柴油机、混合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燃料电池(含储能电池)、轻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