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2)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
去年上半年没有一个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销量超过1万辆,而美国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5844辆,其中日产聆风电动车在美国销量就超过1.27万辆。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达6万元的财政补贴以及出台的一系列利好刺激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谓不高,但仍收效甚微,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遇阻市场容量较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因素分析
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汽油机的替代产品,虽已受到政府部门与生产企业的认可与重视。但由于处在市场发展初期,产品技术尚不成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化进程。
1、产品售价较高,难以带动需求释放。由于市场规模较小,生产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技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汽车售价普遍偏高。以比亚迪e6为例,其官方售价为36.98万元,除去政府补贴的10.8万元,实际售价仍约为26万元。北汽e150ev价格为24.98万元,除去政府补贴价格也接近15万元。即使享受中央及地方政府高达1
0万元的财政补贴,一款普通的新能源汽车售价仍相当于传统汽车中高档产品价格水平,过高的售价使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更多的选择观望。
2、电池续航里程不高,给远途出行带来较多不便。目前国内多数新能源汽车产品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上下,仅能满足日常上下班这类基本用途的需要,由于充电设施的稀少与不便,给路途稍远的`跨省、跨市出行带来较多不便,使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优势难以体现。
3、产品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还存在碰撞易导致电池燃烧的隐患。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门槛严格,短期生产投入成本较高,企业面临很大经营压力,在提高安全性方面的研发投入不足,致使产品性能、安全质量提升缓慢。
汽车摇号结果(二)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分析
1、应用环节配套体系不健全,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全国一线城市看,充电桩、站设施普遍严重不足,成为困扰消费者观望的主要原因。以新能源推广城市深圳、北京为例,已建成充电设施远不能满足私家车主的充电需求。深圳市原计划2012年底建成3万个充电桩,但截止目前仅建成近1万个投入使用。北京市现有5000个充电桩,
即使全部投入使用,也仅能满足出租车运营,若要保障私家车主与社会需求,缺口至少在2000个以上。而北京市有关新能源汽车摇号政策规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者必须具有充电条件资质,否则不可购买。目前看,个人消费者短期内想实现拥有自用充电设备难度较大,消费者正面临着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却无处寻觅充电站的窘迫局面。
2、消费者与社会体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不高,推广普及工作有待提高。由于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相关推广普及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使部分城镇居民担心因此影响生活用电,对在居民社区建设充电桩还存有抵触情绪。而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相关信息获取不足,导致认知度不高不愿或不敢购买;厂家因市场容量太小怕入不敷出不愿投入;电网集团不愿建设充电桩、站担心投入大量资金无法使用造成设备闲置,在很大程度上也掣肘了新能源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三、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尽管新能源汽车发展在这几年遇到诸多困难与问题,但仍然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与导向性。我国汽车行业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但由于消费缺乏有效引导,仍呈现出排量大、使用密度高等特征。因此,在注重提高传统能源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基础上,应以节能
减排作为推动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新常态下平稳有序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低碳环保的行业优势,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消费的政策引导与监管。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不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再多的政策利好,企业再大的投入也很难换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可急功近利,要先夯实基础环节,创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条件。
(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合理规划充电桩、站的建设与布局。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与投入并力争做到设施适度超前,真正为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因此,应以政策扶持为契机,加大加快大中城市充电桩、站的建设,逐步推广北京市“路灯+充电桩”的改造设计方案,力争扭转新能源汽车市场使用环节配套体系薄弱的局面,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敦促汽车生产企业科技创新,倡导企业研发生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扶持对于新兴行业的发展与推广至关重要。在市场起步阶段,为减轻企业经营风险,可先从资金与政策上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倾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研究和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技术,努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当市场初具规模,即使逐步取消财政补贴,车企也会因广阔的市场需求,而争相涌入。
《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