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车牌
生产厂商
进入美国市场时间与销量(辆)
1986
1985
1984
现代
韩国现代公司
168882
——
——
尤口
南斯拉夫
35959
3895
——
雪佛来斯普林
日本铃木
60983
31267
10927

案例研究:三家外国企业打入美国汽车市场的进入战略比较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轿车市场,小轿车保有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以上,更重要的是,
它是世界上利润最高的小轿车市场,据分析,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于美国市
场。不难想象,世界各国的汽车商都想打入美国市场。在 80 年代中期,日本的铃木,韩国
的现代和南斯拉夫的尤口(Yugo)家汽车商相继进入美国市场,但只有韩国的现代取得了
显著成功(见表 1)在美国市场站住了脚。比较这三家公司的美国市场进入战略,对志在
跨国经营的企业有相当启发。

资料来源:《汽车新闻数据年鉴》。
1)韩国现代的进入市场时机
80 年代中期,贸易保护主义在发达国家重新抬头,美国也不例外,以种种关税和非关
税形式对汽车进口加以限制。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不平衡,对于一个国家筑起的贸易
壁垒,可能成为另一个国家打入市场的战略窗口”。
80 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战后历时最长的经济萧条,高失业、高通货膨胀使汽车销量
骤减,在 1982 年降到年销售 720 万辆的水平。 1983 年之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扩张,
汽车销量从 1983 年起开始回升,到 1986 年,新车销售量达到 1100 万辆,创造了美国新车
年销量的最高水平。
但是,当时对美出口汽车的主要国家日本,却因受所谓自愿出口限制配额的影响,
每年允许增加的进口日本车仅为 10 万辆,这就造成了对进口车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
一个日本本田汽车的美国经销商说,我可毫不费力地一个月内卖出 60 辆本田车;但我却
只能拿到 25 辆。”
由于日本车对美出口量受到配额限制,而日元对美元的比价又从 1985 年开始大幅升值,
日本汽车商纷纷采取了向高档车转移的方针。据统计,在郭国“现代车打入美国的 1986
韩国现代汽车年,日本产的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平均售价上涨达 7%。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三大汽车商对低价车也不感兴趣。从自身利益出发,美国三大
厂商觉得与其多生产价低利薄的基本型轿车,不如趁日本汽车涨价的时机,相应提高美国
车的售价。当年,美国同类汽车的售价上涨了 63%。克莱斯勒总裁艾科卡认为,低档车
(售价 5400 美元以下)的市场至多不过 10 万辆,低于最低经济批量 50 万辆的水平。艾科
卡说:等低价车市场超过 10 万辆,我再考虑。但不是现在。”
总之,由于日本车的向高档升级,和底特律对低价车市场的无动于衷,给韩国及其他
汽车生产国创造了一个打入美国市场的战略窗口。据美国汽车销售商联合会估计,当时
5000 美元以下的低档普通车的市场每年至少在 200 万辆。
2)打入美国市场的产品战略
韩国现代公司早就瞄准了美国市场,在 1980 年,当现代车在韩国本国的销量只有
10 万辆时,现代就建造了设计规模为 60 万辆的现代化生产厂,准备伺机进入美国市场。
1986 年时机成熟,韩国现代的定价为 4995 美元的现代卓越牌汽车也已准备就绪。
当然,上一节所述的战略窗口,对于日本铃木和南斯拉夫的尤口车来说,同样是
敞开的。韩国的成功,与其选择的产品策略是分不开的。

基本售价
品质评价
质量
驾驶性能
质价比
韩国现代卓越
4995
B+
B
A
南斯拉夫尤口
3995
C
C+
B-
雪佛来斯普林
5380
A
A
A
现代”公司知道,与日本汽车业相比,韩国的优势是在低工资。当时,日本汽车行
业工人的平均每小时工资为 13 美元,而在韩国汽车业仅为 2 美元。对于汽车市场的低价位
市场来说,劳工成本的差异是很重要的。但是,韩国极为小心地保持了成本和质量间的合
理平衡,没有因为计划定价太低而损害产品质量。与此相比,南斯拉夫的“尤口汽车则
过分强调价格战术,在质量方面作出的妥协”大多。当时同类日本车的基本售价为 6000
美元。下表列出了日、韩、南斯拉夫这三家企业的产品价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