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China-South Korea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Challenges and Paths
疫情时代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安全合作
挑战与路径①
文/曹雪城
制造业是中韩两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年来两国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在零部件供应、人员物资往来及产业投资等方面对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安全造成重大冲击。面对疫情的冲击和疫后疫情影响常态化、国际供应链重构、产业结构再平衡等诸多挑战,两国需站在“东亚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加以重视和应对,全面加强在制造业供应链畅通、安全信息协调、制造业升级乃至区域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保障中韩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造成严
重冲击。作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韩两国凭借积极的应对态度和科学的防控举措,均较
好地克服了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世界其他主要
经济体的经济大幅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但在疫情背景
下,紧密联系的中韩经贸关系也难免出现波动,中韩
间制造业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受到不小的挑战。中韩制
造业供应链的稳定不仅关乎两国重要产业的持续健康
发展,也对助力世界实体经济的疫后复苏具有重要意
义。在后疫情时代,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合作将面临哪
些挑战,又该如何更好地推动中韩间制造业供应链安
全的合作,不论从经济安全还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
度看,这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中韩制造业合作的现状
中韩同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
业产值在两国经济和就业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受到两国政府的重视。2019年,制造业增加
值分别占到中韩两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6.8%
和25.3%,远高于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而按现
价美元计算,两国2019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总和超过
4.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制造业总增加值的31%。中国
是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而韩国则在半导体、
汽车、造船、化工等领域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
此,不论是在制造业的规模、产业门类上,还是在综
合竞争力上,中韩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都拥有举足
轻重的影响力。
此外,两国间的制造业还具有异常紧密的联系,
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分工合作体系。相对于
中国,韩国工业化进程完成较早,尤其注重对中高端
制造业的培育和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韩国也因此在中
韩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地位,中国也是其多年来主要
的投资目的地之一。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韩国不
断加大对华投资规模。截至2019年三季度,韩国累计
在华投资存量约697亿美元,而其中的79.4%都集中在
制造业领域。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化工产品
等又是韩国对华投资的主要制造业行业。因而,中国
①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双一流”建设“新冠疫情”应急研究专项项目“后疫情时代的中日韩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项目编号:SYL2020ZX013)。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June 2021 国际融资
长期以来都是三星电子、现代汽车、LG等韩国知名制造业企业的出口目的地以及在海外的最大生产基地,产品不仅供应中韩两国国内市场,也大量出口海外,这是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合作的显著特征之一。仅以三星为例,在2019年中国外贸企业200强榜单中,三星旗下多家在华子公司上榜,进出口总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且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中国市场对韩国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中韩的制造业供应链合作上,韩国长期以来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提供方,而中国主要负责供给基础设施、生产制造和终端产品,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基础上的高度协同。与此同时,中韩间产业
供应链的协同、稳定与安全不仅关乎本国利益,也对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和制造业产品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部分中国及韩国在华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但大多保留了核心制造部门和增设研发及服务机构,这是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合作展现出的新趋势。
新冠疫情对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安全的冲击
2019年底突然暴发并一直蔓延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韩制造业供应链造成明显影响。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暴跌至35.7%的罕见低位,而韩国的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BSI)则在4月降至45%,接近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低点。为了尽快控制住疫情,两国都被迫采取了包括限制社交距离、工厂开工和地区及跨境人员往来等在内的严格的防疫措施,对尽快遏制疫情起到了良好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对中韩制造业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冲击。
零部件制造与供应停滞
受疫情影响,中国许多工厂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2、3月份长期停工,直接导致中国产零部件大量断供,波及众多中韩制造业企业,其中又以所需零部件数量较多的汽车行业最为显著。韩国现代位于韩国的大部分工厂曾在2月上旬完全停产,旗下多个子品牌的汽车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其直接原因就是当时中国产零部件的短缺,现代也因此成为首家因疫情而在中国以外地区停产的跨国车企。韩国汽车工
业协会曾于当月估算,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停产,或导致现代汽车损失近6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而在其他行业,三星、LG等企业在韩国本土的工厂也曾于3月因员工确诊
感染新冠而几度停产,三星甚至不得不将一部分产能
转移至位于越南的工厂,以保证正常的生产进度。
人员往来受限,物流费效比上升
由于疫情期间对人员出入境的严格限制和强制隔
离措施,除了主流的旅游、留学等人员受到影响外,
中韩间制造业供应链合作日常所需的商务、技术人士
的交流也大量减少。2020年全年,韩国出境本国人和
入国人人数均同比暴跌85.1%,中韩间许多技术
合作和项目投资也因此而延期或搁置。此外,由于两
国间通航航班频次大幅减少,航空运力资源紧张,导
致航空运费大幅上涨,甚至出现了单位运价几个小时
上涨一次的“奇观”。不仅物流和生产效率降低,也
迅速抬高了一些高度依赖航空渠道运送精密零部件的
电子、汽车等企业的物流成本,而这些隐性成本最终
都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制造业投资下滑明显
工厂的生产不稳定和人员、物流往来的受阻,
直接导致韩国对华制造业投资大幅下降。2020年,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41.9亿美元,同比下跌27.9%。其中对制造业投资为36.7亿美元,占到其对
华直接投资总额的87.6%,同比大跌32.4%,超过对
其他行业投资的跌幅。在韩国对华制造业投资的前
五大类产业中,除投资额较小的橡胶及塑料制品外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又以对电子产品制造
的投资跌幅最为显著。不过,由于抗疫工作取得阶
段性胜利以及当前疫苗接种的大范围铺开,中国经
济已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强化未来韩国企
业对华制造业投资的信心。
疫后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
疫情后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
疫情期间,许多发达国家发现其市场需求和制造
业对中韩的依赖程度很高,纷纷出台措施,吸引海外
制造业回归。有的甚至屡屡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力图
实现重要供应商的本土化或多元化,全球供应链也将
因此发生重要变化。2020年4月,美国白宫国家经济
委员会主席库德洛就借疫情之机公开呼吁所有在华美
17
18国企业返回美国或迁往其他东南亚国家,并由美国政
府承担相关迁移成本。同月,日本政府推出疫情应对
经济刺激方案,其中计划出资23亿美元用于“供应链
改革”,帮助企业将生产转回日本,以及“实现生产
基地多元化”。尽管部分发达国家在疫情前就已开始
实施相关“制造业回流”战略,但新冠肺炎疫情无疑
加速了当前全球供应链转移和“逆全球化”的进程。
中韩作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必将受到
不同程度的冲击。
“技术民族主义”威胁核心产品供应
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美国对华制裁强度日
益加大,拜登新政府上台后依然未看到缓和迹象。除
华为外,美国的对华制裁范围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高
技术制造业领域。而美国凭借其在工业软件、高端芯
片及专利上的强势地位,先后出台了包括《出口管制
改革法》《国防授权法》等在内的歧视性法案及其所
谓的“长臂管辖”原则,粗暴限制了美国企业对华科
技产品的正常出口,也导致大量日韩供应商无法向
中国科技企业供货。这不仅直接侵害了中国的合法权
益,也波及到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中韩制造业
合作,对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造成
了严重破坏。在中美贸易摩擦最尖锐的2019年,韩
国对华出口总额同比下跌了16%,跌幅为近十年来之
最。可见,部分西方国家“情绪”裹挟下的“技
术民族主义”对包括中韩在内的东亚制造业供应链安
全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产地多元化需求与供应链整合集聚之争
冷战结束后,生产要素在资本和竞争的驱使下不
断向中国这样产业链及基础设施完备、劳动力丰富且
素质高的地区集聚,因而制造业产业链在东亚的整合
和生产的集中化恰恰是自由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结
果。但产业空心化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
一些长期以服务业为支柱的发达经济体的担忧。对供
应链安全乃至经济安全的关注正在取代传统的对低成
韩国现代汽车本的追求,产地多元化及核心产业本土化已逐渐成为
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共识,疫情期间法国推出“千
亿振兴计划”推动汽车等制造业回流就是典型的证
明。多年来形成的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东亚
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将不得不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再平
衡思潮的考验。
推动疫后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安全合作的现实
路径
面对疫情对中韩制造业供应链安全的冲击和上
述诸多挑战,中韩两国需从战略高度对两国在制造
业供应链安全上的合作加以重视,并在政策层面给
予积极回应。这不仅有助于两国加快疫后经济复
苏,也对中韩制造业竞争力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从具体路径上看,可以确立近中远期三大合
作路径。近期来看,面对近期内疫情依然存续的
现实,双方要推广疫情期间包括“商务绿通
道”“健康码互认”等在内的合作新尝试。以切实
保障制造业供应链畅通为目标,加强双方在跨境运
输、物流、通关、检验检疫、商务与技术人员入
境等方面的协作。还要积极促进彼此防疫标准的对
接,探索零接触式运输、存储及配送,提升物流安
全性和效率。中期来看,双方要对处在关键供应环
节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一视同仁,提供有针对性的援
助和政策支持。同时,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应
用,强化中韩在制造业供应链安全信息方面的沟通
与协调,甚至建立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将包括风险
评估、风险预警、应急预案管理等在内的共享与联
动纳入其中。远期来看,则要进一步优化两国营商
环境,着重提升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融资便利
度。还要加快推动中韩制造业共同向高端迈进,大
力发展数字贸易,提升两国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弹
性。此外,在区域合作层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域内
主导国家应全力推进包括RCEP等在内的多边贸易协
定的早日落实,为区域自由贸易和产业合作提供长
久、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并联合其他国家旗帜鲜明
地反对当前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此次疫情危机进一步凸显出中韩在制造业供应链
安全及区域治理等议题上合作的必要性。尽管双方共
同面临着疫情影响常态化、疫后国际供应链重构、产
业结构再平衡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但中韩在制造业领
域的共同利益和协同优势还将长期保持。疫情既是推
动双方重新反思既有合作成果的窗口,也是探索多边
产业安全战略合作的新机遇。这些探索将为下一阶段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和“东亚命运共同体”的
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