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感动中国的⽀教⽼师徐本禹,曾刺痛⼤众眼睛,已任县领导2年
他⾼⾼地举着⽕把,离开繁华的都市,向⼤⼭深处艰难地跋涉。⼈们说刚刚⼤学毕业的他是泪⽔的富翁,是孩⼦们的⽀柱。明亮的⽕光刺痛了我们的眼睛,⽆私的爱感动了每⼀个⼈。他,便是在⼤⼭深处孤⾝⽀教的⽼师——徐本禹。
出⾝贫寒,⼼怀⼤爱
1982年,徐本禹出⽣在⼭东聊城⼀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的⽗亲是⼀位⼩学民办⽼师,拿着微薄的薪资养家糊⼝;母亲则在家务农。这注定了他的家中不会有太多积蓄,有时甚⾄没有钱买菜。
徐本禹从⼩就被⽗亲给予了厚望,望⼦成龙成了⽗亲最⼤的⼼愿。为了回应⽗亲的期待,同时也是为了让⽗母过上安乐的晚年,徐本禹⾃幼便勤学苦读。
终于功夫不负有⼼⼈,徐本禹以优异的成绩考⼊了华中农业⼤学。然⽽,⾼昂的学费却是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所幸的是,即使家庭⽣活拮据,还有社会上的帮助。除此之外,⾃⽴⾃强的徐本禹也靠着⾃⼰的双⼿赚取⽣活费。端盘⼦、扛书架、做家教,他全都愿意做。因此,徐本禹靠着特困⽣补助、奖学⾦和打⼯赚来的钱完成了⼤学学业。
大众怎么样但徐本禹不仅仅⽌步于此。“我⼀直告诉⾃⼰,别⼈给我⼀⼝饭,我⼀定要还别⼈⼀碗⾁!”接受过好⼼⼈资助的徐本禹⽤⾃⼰的实际⾏动告诉了⼈们什么是“爱的传递“。
⼤学四年,徐本禹毫不吝啬的⽤⾃⼰本就不充实的荷包资助了另外5名贫困学⽣。想必那些好⼼⼈若是看到徐本禹传递式的爱,也会倍感欣慰。
⼀次偶然,约定⼀⽣
徐本禹会投⾝⼤⼭⽀教,其实完全出于偶然。
在⼀次做家教的兼职中,他⽆意间看到了⼀篇对贵州“岩洞⼩学”的报道。在报道中,
岩洞⼩学坐落在贵州省⼤⽅县茅草镇,那⾥没有⽔电,仅靠着⼀条⼩路维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即使到今天也仍旧稍显落后。1999年春天,⼀位云南的志愿兵⽆私地⽤⾃⼰的津贴在⼀个岩洞⾥⾯搭起了学堂,以供全村地孩⼦免费读书。这位志愿兵地的举动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徐本禹,更让他对⼤⼭⾥的世界⼗分好奇。
于是在2002年的暑假,仍旧⾝为⼀名⼤三学⽣的徐本禹与⼏位同学来到了岩洞⼩学。
到达那⾥的第⼀天,徐本禹就震惊了——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差的地⽅。姑且不论没有⽔电,甚⾄连卫⽣条件都⼗分恶劣。饭⾥有苍蝇⾍⼦已经屡见不鲜,晚上睡觉⾝上爬满跳蚤更是司空见惯。
但最让徐本禹深受震撼的是孩⼦们的眼神。
第⼀天上课的时候,全校146位学⽣对徐本禹⼀⾏⼈充满了好奇。孩⼦们在知晓他们是“从城⾥来的⼤学⽣”后,便渴求着他们能多说说外⾯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在常⼈眼⾥,获得新知识的⽅式是看书,见到新世界的途径不过是⼀张车票或者飞机票;但对这些孩⼦们来说,获得新知识的⽅式是等待他⼈捐赠⽽来的书籍,见到新世界的途径是⾛出⼤⼭。
令⼈惋惜的是,⼜有多少⼈能够⾛出⼤⼭,⼜有多少⼈能过上城⾥普通⽔平的⽣活呢?想到这⾥,徐本禹不禁潸然泪下。
当地的⽼师告诉徐本禹,孩⼦们要喝⽔就得去远处挑⽔,到了冬天孩⼦们还会饱受寒冷的折磨。但艰
难的环境,没有剥夺⼈性的美丽。徐本禹告诉记者,⼀位学⽣的妈妈曾瞒着徐本禹⼀⾏⼈向邻居借了五⼗个鸡蛋来送给他们。
然⽽,语⾔上的障碍不能阻碍爱的⽣长。23天的课程,已经⾜够让徐本禹与孩⼦们建⽴起了深厚的感情。五⼈离开的那天,学⽣们拿着⾃⼰做的⼩红旗来送他们,⼀直⾛到三公⾥以外的⽺场坝才依依不舍地真正告别。
可以说,这⼀个⽉不到的相处令徐本禹坚定了以后⽀教的决⼼,他与六年级的孩⼦们做了约定:“等我考上研究⽣以后,我⼀定还会回来,⼀定还教你们。”从此以后,⼩⼩的根已经扎⼊贫困⼭区。
忤逆⽗亲,拥抱⼤⼭
2003年四⽉,徐本禹即将⼤学本科毕业。接下来地他有两条路可⾛:⼀是凭借372分的优异成绩公费读研,另⼀条是投⾝⽀教。
由于未曾有过先例,他保留两年学籍先去⽀教、后回来读研的希望落空。这意味着当时的徐本禹必须选择⼀条道路并⾛下去。
在没有见识到岩洞⼩学的孩⼦们之前,公费读研⼀直是徐本禹的愿望,同时也是家⼈的⼼愿。但岩洞⼩学的孩⼦们的笑容,⽇⽇夜夜地吸引着徐本禹。
深思熟虑后,决定去⽀教地徐本禹给家⼈写信,希望得到家⼈的⽀持。结果信还没寄到,⽗亲的电话便打来了。然⽽,对不富裕的家庭⽽⾔,徐本禹的选择毫⽆疑问,是及其不负责任的。果不其然,⽗亲⽣⽓地挂断了电话。
但这并没有阻⽌徐本禹的脚步。2003年7⽉,徐本禹和7位同学再度回到了岩洞⼩学。但徐本禹没想到的是,真正的困难才刚开始。
⾸先是语⾔不通,害羞的孩⼦们根本难以理解徐本禹的普通话。即使徐本禹讲⼆⼗遍,他们还是⼀脸茫然。因此⽽感到焦躁的徐本徐常常扔下书本出门透⽓,冷静后再回到教室耐⼼地⼀遍遍教导孩⼦们。
再者是难以忍受的孤独。仅仅半个⽉,叫⼈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驱使着⼀个⼜⼀个的同伴乘上了回家的车,最后徒留徐本禹⼀⼈独⾝⽀教。
但最令⼈苦恼的便是巨⼤的经济困难。原来,徐本禹的⽀教⾏为完全出于个⼈,国家并不知情。这就意味着他没有补助⾦,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学四年,他资助了贫困学⽣和孤⼉,⾝上上上下下只剩下2700元⽤于长达两年的⽀教⽣活。
2004年春节,他接到家⾥叫他回家过年的电话,歉疚的情绪霎时如破堤般涌来。他知道,毕业后的他没能回应家⾥的期待,⾝⽆分⽂的他更⽆法帮家⾥做些什么。
但同时,他却为岩洞⼩学的孩⼦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与希望。在那⾥⽀教⼋个⽉后,徐本禹听闻⼤⽯⼩学的办学条件更加恶劣,不假思索地来到了⼤⽯⼩学,开始书写新的华章。
感动中国,传递⼤爱
终于,在2004年7⽉,得益于⼀篇讲述徐本禹⽀教的帖⼦《两所乡村⼩学和⼀个⽀教者》,徐本禹的努⼒与艰⾟终于展⽰在了世⼈⾯前。徐本禹也因此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物,实⾄名归。
此后,徐本禹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掀起了⼀阵投⾝⽀教的风潮。⽐如14位华中农业⼤学的学⽣重⾛徐本禹⽀教路,传递着⼤爱与⽆私。
⽽此时的徐本益已经离开⽀教前线,转⽽投⾝更加远⼤的事业——扶贫攻坚。现任湖北省秭归县委副书记的徐本禹已扎根贫困地区,为⼈们的更加美好的⽣活继续奋⽃着。
在⼀次接受采访时,徐本禹说道:“我母亲,经常说⼀件事,就说我们家⼩时候没有钱买菜,是我邻居借了两块钱买的菜,我妈现在经常提这件事,我妈提这件事让我明⽩⼀个道理,就是当别⼈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的⼿或者你所提供的帮助对⾃⼰来说是微不⾜道的。
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来说,就是和⾝上⾐和⼝中⾷那种不可或缺,特别是后来在⼤学⾥⾯,在我价值观和⼈⽣观慢慢趋于成熟的时候,⼜有那么多的好⼼⼈来帮助我,就影响我了⾃⼰,就希望我⾃⼰做⼀个感恩的⼈,⽤⾃⼰的⾏动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对得起那些曾经帮助过的⼈,对得起⾃⼰。”
母亲温柔的教导,给了徐本禹⼀颗柔软的⼼。虽不知⼈的本性如何,但在⼀个⼈的成长过程中,原⽣家庭⽆疑起着⾄关重要的作⽤。如果每个⽗母都交给孩⼦⽆私与⼤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将美好。
同时,徐本禹的出现,很好的诠释了“传递式的爱”有着多么巨⼤的能量。我们常说:“爱是相互的。“让爱来回流动,让爱向下
传递,源源不断的暖流将充斥⼈间。⼈性的美好将不再只留在书⾥,⽽就在我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