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现场》,而这也成为了我实习期间学习和实践的主要栏目。
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对广播新闻的采编播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广播新闻也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
首先,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很重要的。以
此为基础,记者必须以辩证的思维,多层面、多角度反映新闻事实,正确
人物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才能比较客观地为听众再现新闻事实。
在9月份和10月份,我分别采访了南宁罐装燃气降价情况。一般来说,燃气降价是许多市民欢迎的情况,但实际上,有一部分的市民对降价
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他们的经济状况或福利,或者是使用管道燃气的实际
情况,都让他们对罐装燃气降价没有太多的看法。相反,一些经济不太宽
裕的市民却对只降几元钱不甚满意。这多方面的意见在报道中都应该要有
所体现,而不是片面地表达一种观点,这样对听众才是负责任的态度。让
听众听到多方面的声音才能让他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其次,广播新闻要有现场感,要生动地表现新闻事件发生的氛围,才
能让听众收听时有真实感。新闻报道有现场感和视觉化效果是《新闻现场》栏目要突出的一大特。因此,都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尽可能
亲自到事件现场感受现场的氛围,并且在报道中进行描述,使听众有身临
其境之感。比如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在南宁市一些社区举办
了绿城歌台的表演活动,这一类型的报道,一定要让听众感受到现场的热
闹气氛,记者也要对现场表演的节目、观察到的细节、演员的情况、观众
的情况等等进行生动地描述。如此一来,听众才能从只有声音的广播报道
中了解到表演现场的一些具体情况和细节,报道也才会好听。
第三,新闻要贴近民生,关注民生。当前,民生新闻在许多新闻栏目
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平民化视角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到
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根据大众的喜好和需求,采用大
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对新闻进行编辑和报道,将“硬新闻”进行“软
处理”,把“播新闻”变成“说新闻”,增强媒体的亲和力。《新闻现场》栏目是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这要求报道不仅是大众关心的、与他们的切
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而且报道方式要能够引起他们收听的兴趣。
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后,我去埌东客运站采访了南宁开往
越南的旅游快班的运营情况。在编辑过程中,我从对客运站相关负责人进
行的采访中选取了听众会比较关注的信息,如旅游快班线路发车的情况、
班次有多少、到越南的语言沟通问题等等,并且在报道开头采用了对某一
位乘客的乘车经历进行讲述的方式,让听众从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
开通这趟快班所带来的出行上的变化,随后再从点切入面,带出对这趟快
班运营情况的总体介绍,这样使新闻报道体现出一种故事性,而不是简单
的“播新闻”。
在广播新闻的采编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了要顺应现在新闻报道
发展的趋势外,还要注意创新,即在符合广播传播特点的情况下,发掘新
角度、新切入点,报道要注意深度,而不是简单的叙述事实,要留与听众
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也是我在下一步实习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