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同性恋
摘 要 同性恋,是一个让我们无法回避的越来越引人关注的心理学研究课题。它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人身边,而我们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和同性恋者其本身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极其具有研究价值的心理课题。随着近年来为同性恋者立法呼声的高涨,以及形形由同性恋者造成的、或作为被害人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同性恋的社会心理问题,值得每个人去
研究和关注。本文旨在对于同性恋的应有的态度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同性恋 性取向 性倒错 同妻 社会心理
同性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有不少关于同性恋的记载。在古希腊,男同性恋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高级情趣,因为当时普世价值认为男性比女性的造物更加完美,是更加理想的爱情对象。而我国古代也有诸如“断袖”、“龙阳”等关于同性之爱的记载。时至今日的中国,同性恋更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个心理学、社会学都必须要予以关心的问题。根据卫生部2004年12月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男同性恋占处于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的2%-4%,按此数据估算,在2004年,我国就至少已经有500--
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o虽然在比例上来说同性恋者仍是社会中的少数体,但是这个绝对数字已经足够我们重视,在同性恋者越来越为人熟知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l关于同性恋的概述
同性恋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定义呢。在西方历史上,同性恋曾经被定义为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犯罪,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同性恋者慢慢的不单不再被视为一种罪恶,不再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或者心理上的疾病,渐渐地已经开始被视为只是与多数人不相同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1973年美国精神协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病体系中去除,1975年,美国心理协会正式宣布,“同性恋”不属于心理疾病。并于1984年将其纳入心理学研究体系中。在我国,根据2001年4月20日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对同性恋的定义,同性恋是指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o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同性恋也开始以一种非疾病研究课题的地位出现。
其实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当代中国人们对同性恋者看法的改变,人们对同性恋不再是完全的排斥和鄙视。而是渐渐的趋于接受,同性恋在当代青少年人中有其特定的称谓和身份定义,“同志”们由其不同的性别被划分为“gay”和“蕾丝、拉拉”。在青少年人中,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的青少年人中。同性相恋的状况再不是稀有的状况,甚至被一些还不成熟的青少年视为一种时尚而盲目的追随。这些社会现象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2同性恋的成因
弗洛依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曾把同性恋看成是“性变态”、“反常行为”、“失调”,但在晚期他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人人会有的复杂的扩散性的体验。”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o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期性心理发展时是性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自己的异性生身亲长产生强烈的依恋之情。同时伴随着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情。当儿童抑制这种性本能情节,并对其同性生身亲长认同时,这一时期宣告结束。在此阶段,双亲对儿童的性本能既不采取过分抑制,又不采取过分刺激的合理态度,儿童就会顺利通过这一阶段。回弗洛伊德认为,幼年时期,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性取向有重大的影响,懦弱的父亲,强悍的母亲,将会导致
男童对自己性别认同感的不足,这样的男性在童年时期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形象,更“有利于性倒错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也曾经对同性恋形成的后天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最初的性经历极为重要,即青春期的遭遇和经历对人们形成自己的性别角具有重大的影响。
3对同性恋者的态度
笔者向一些同性恋者咨询了他们在恋爱中选择同性而不是异性的原因。其中男同性恋大多认为自己是出于天生的主动的选择了与同性相恋而不是异性,他们大多认为,异性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他们更擅长于发掘同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性吸引力。而在咨询女同性恋者中,大多认为,她们之所以选择同性,并不意味着她们完全不可以接受异性,只是在同性和异性相比之下,她们认为在与同性的相处中能得到与异性相处更多的舒适感,她们更容易在同性中到自我认同,与男同性恋者相同的是,她们也同样认为,对她们来说,来自于同性的性吸引力要大于异性,只是不如男同性恋那么绝对。
现今许多国家都在法律制度上承认了同性婚姻的合法性,而我国的社会学家和法学家也在
不断地呼吁将同性婚姻纳入立法规制中。将同性婚姻提到法律层面上探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其在心理层面的重要研究价值。
根据2007年《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刊载的文章《男同性恋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男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常人明显偏低。他们存在较普遍的焦虑、恐怖、抑郁、强迫、精神病性症状和各种躯体不适,他们看待问题比较偏激,对人比较敌对。人际关系普遍敏感。
在现在的中国,同性恋虽然不是一个极其罕有的现象,但是在社会中,抱持着敌视、歧视同性恋的的心理态度的人为数并不少.他们认为同性恋是变态、异类,而排斥与同性恋者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对于同性恋的歧视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同性恋是对社会伦理的破坏,是道德的沦丧;(2)认为同性恋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异性婚姻制度:(3)将同性恋患者等同于某些疾病传播的原因;(4)认为同性恋者影响了社会中青少年的成长。
正是由于部分人对同性恋所抱持的敌视态度。同性恋才被称为“躲在柜子里的人”,出于了解社会对本身性取向的排斥态度,导致勇于承认自己性取向、勇于“出柜”的同性恋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同性恋者为了不被社会主流价值所敌视,都选择将自己的真实性取向
掩盖起来。根据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刘达临教授估计,男同性恋者90%以上会选择结婚,其中80%会进入婚姻或已经在婚内。o由此可见,中国起码有1600万名以上的男性同性恋者会选择结婚,这样就导致同性恋者的配偶可能陷入一段单纯为了掩人耳目而结成的婚姻之中。对这样的男同性恋者的配偶,社会上称之为“同妻”。
2009年3月,一则新闻引人注目,首届同妻会在山东青岛召开,这一新闻表明,同性恋者借婚姻掩盖真实性向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略的社会问题。同妻们在与男同性恋者的婚姻中面对的心理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情上的不能满足。更在于对于自己生存状态的不安全、焦虑感,这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稳定,极易造成负面的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性取向上的异常状态,绝不是一种基因上的变异问题.更不是一种变态。在传统伦理中,为了繁衍后代,所以人们往往与异性结合。但并不能直接得出,喜欢异性就是正确的,而喜欢同性就必然是错误的。在历史发展中,人所以称为灵长动物,就是因为与普通的哺乳动物有许多的不同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就不只有作为人的生理本能,更应该反映其本质的具有其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特性。原始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与社会关系是极其简单的,对于他
们来说,饿了就该吃饭,困了就该睡觉,所有物平均分配。这都是最简单的行为模式,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除了生理需求以外的个人需求,不再如远古的祖先一般,有后代就一定要生下来,现代甚至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丁克家族,许多家庭不再将生儿育女作为自己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正是由于现在社会的纷繁复杂,才促使社会不停的发展,可以说,在社会的不停发展的未来中,更加多样化是必然的趋势。回到本论文的主题上来说,对于人类来说,生物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但是却在当代社会呈现着多种多样的个体性、特殊性。从生理上来说,既然人与人之间的性行为不再直接指向于繁衍,那么为什么性别就一定会成为决定自己恋爱模式的绊脚石大众怎么样?
同性恋者作为一个历史上就已经有的体,有其存在的现实性,在心理学咨询和干预中,我们不应该去强行将其作为变态心理而进行矫治,而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同性恋的心理咨询中,我们应该让同性恋者面对自己,认识自己是怎么样的,并意识到自己有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如何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性取向需求。伴随着立法届对同性恋者纳入法律规制的呼声,引导同性恋者在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对同性婚姻以及恋爱的需求.这样也有利于同性婚恋关系的稳定,减少因为同性恋者频繁更换对象而造成的疾病传播。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我们应该宣传的是一种正确的对待同性恋者的方式,我们不应该歧视同性恋者,将其孤立在异性恋的社会圈之外,恋爱性别的取向只是社会交往很小的一个方面,由于在个人取向上的异同而带来的歧视必定会导致同性恋者对于自身价值需求的怀疑和焦虑,一味的自我掩饰也只会使社会将其纳入主流价值的对立面之中,我们应该接纳同性恋者与我们的不同之处,我们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应该是友好的、平等的。
在改变社会大众对同性恋者歧视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确实应当意识到同性恋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少部分青少年人中,以同性恋为潮流而盲目跟风的问题开始产生。在大学生和中学生体中,以性取向为共同点而形成的社会团体逐渐增多。举个例子,某些同性恋者可能在某个领域有所特长或有所成就,这让许多青少年误以为其优秀是与性向有必然联系的,从而盲目的跟风。另一种情况下,部分青少年认为与同性恋爱是一种潮流,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勉强歪曲自己的性取向,盲目成为违背自己心理的同性恋者。而广大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心理其实是极其不成熟的,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盲目跟风而陷入同性恋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确实不得不正视,这样盲目的陷入同性恋爱中。一方面影响自己正确人生观和心理的成长,另一方面。必将会对其同性恋的对象和身边的青少年体价值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让青少年健康的成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其在性向上对自我需求的认识,要让他们意识到,同性恋是一种心理上对异性的需求.而非一种社会潮流。引导其摆正自己的正确的心理,对同性恋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追捧。
4结论
同性恋是一个很独特的社会现象,同性恋者也同样是一特殊的体,我们应该加强童年、青少年的性心理教育,充分利用传媒优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另外,社会应给同性恋者提供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作为同性恋体,无论在其恋爱婚姻还是日常社会交往中都有其不容忽视的独特性,针对同性恋者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心理状况,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引导社会价值观将同性恋者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个人选择,持宽容尊重的态度,积极矫正社会大众对其的错误心态,与同性恋者和谐相处,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注释
①刘华清,杨甫德同性恋的概念和临床冲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 7(2).
②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4.20
③⑤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11.
发布评论